保險業退場將啟動 衝擊50萬保戶 - 保險
By Gilbert
at 2013-07-15T17:57
at 2013-07-15T17:57
Table of Contents
保險業退場將啟動 衝擊50萬保戶
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金管會擬建立保險業退場標準,有意仿照美國,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低於70%就強制
接管;且未來對問題保險公司將不再全賠。由於目前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就有2家,勢
將衝擊全台逾50萬保戶的權益。
國華案榨乾保安基金
國華人壽退場一案,去年底由保險安定基金賠付883.68億元天價,由全球人壽承接,保戶
權益不變;但因賠款全民買單、榨乾安定基金,一度引發抨擊。
立院今年5月要求金管會在3個月內提案修法,檢討未來接管問題保險公司後保單是否全賠
。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日前表示,未來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時將不再全額理賠,可能調漲保
費或理賠打折,7月底前完成草案。
除問題保險公司不再全賠外,金管會擬建立一個保險業退場標準,有意參考美國作法,對
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強制接管。
RBC不到70%有2家
從國內29家壽險公司的公開資訊來看,有5家保險公司的RBC不足法定標準200%,包括
國寶、幸福、朝陽、宏泰及遠雄;其中RBC不到70%者,就有2家;至於淨值為負數者,則
有國寶、幸福及朝陽3家。
依金管會標準,國內2家RBC不足70%的保險公司,總計超過50萬的保戶權益,勢必受衝擊
;屆時不是保費變貴、就是理賠打折。
一名後段班保險的保戶擔憂地說,「當初是透過當保險經紀人的朋友,幫全家大小買保單
,誰知道買到的是財務體質較差的公司!聽說以後不全賠了,現在該怎麼辦?」也有保戶
說:「保險公司財務狀況不佳,難道國家沒有監督不周的責任?」
「台灣保險業一直以來沒有一個明確的退場標準,現在金管會希望比照銀行、建立退場標
準。」政大風管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強調,其實一方面安定基金也賠不起了,另一
方面也防止保險公司不好好經營,把風險轉嫁給安定基金。
彭金隆說,保險公司的退場機制建立起來後,台灣的保險市場才完整,但他建議要有台式
做法,不一定要仿效美國。再者,建立保險公司退場機制的關鍵,還是在於現有這幾家體
質較差的公司該怎麼處理。
不快處理問題更大
彭金隆也說明,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淨值為負數,代表資產已不足以賠付其負債,但因保
險公司經營特性,還有拖的本錢,但這件事情若不處理,後續恐引發更大的問題。
一家後段班壽險公司高層則表示,金管會有意比照美國做法,對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強
制接管,但有沒有考慮到保戶權益該怎麼辦?尤其RBC是後來才有的,很多客戶在有RBC之
前就買了,當時公司的淨值也很漂亮啊!對這些客戶來說,情何以堪?
不過也有壽險公司主管認為,問題保險公司保單不全額理賠的理論合理,除可杜絕市場不
公平情形,也提醒保戶未來買保單要更注意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
出處連結:
http://ppt.cc/qRFG
想法評論:
RBC(Risk-Based Capital)風險資本適足率
財政部 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常見問答
http://www.mof.gov.tw/fp.asp?xItem=13687&ctNode=86
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淨額÷風險性資產總額,該項比率係依銀行法第四十四條及「銀行
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所計算之比率。
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外國銀行在台分行及信用合作社係指自有資本占風險性資產之比率
(外國銀行在台分行採總行比率);農、漁會信用部係指淨值占放款總額之比率。 「資
本適足率」之風險分級分為「資本良好」、「資本適足」及「資本不足」三級。
搜尋之前的新聞消息
RBC不足200%的公司一直都存在
有沒有網頁公布各家壽險RBC的呢?
--
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金管會擬建立保險業退場標準,有意仿照美國,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低於70%就強制
接管;且未來對問題保險公司將不再全賠。由於目前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就有2家,勢
將衝擊全台逾50萬保戶的權益。
國華案榨乾保安基金
國華人壽退場一案,去年底由保險安定基金賠付883.68億元天價,由全球人壽承接,保戶
權益不變;但因賠款全民買單、榨乾安定基金,一度引發抨擊。
立院今年5月要求金管會在3個月內提案修法,檢討未來接管問題保險公司後保單是否全賠
。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日前表示,未來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時將不再全額理賠,可能調漲保
費或理賠打折,7月底前完成草案。
除問題保險公司不再全賠外,金管會擬建立一個保險業退場標準,有意參考美國作法,對
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強制接管。
RBC不到70%有2家
從國內29家壽險公司的公開資訊來看,有5家保險公司的RBC不足法定標準200%,包括
國寶、幸福、朝陽、宏泰及遠雄;其中RBC不到70%者,就有2家;至於淨值為負數者,則
有國寶、幸福及朝陽3家。
依金管會標準,國內2家RBC不足70%的保險公司,總計超過50萬的保戶權益,勢必受衝擊
;屆時不是保費變貴、就是理賠打折。
一名後段班保險的保戶擔憂地說,「當初是透過當保險經紀人的朋友,幫全家大小買保單
,誰知道買到的是財務體質較差的公司!聽說以後不全賠了,現在該怎麼辦?」也有保戶
說:「保險公司財務狀況不佳,難道國家沒有監督不周的責任?」
「台灣保險業一直以來沒有一個明確的退場標準,現在金管會希望比照銀行、建立退場標
準。」政大風管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強調,其實一方面安定基金也賠不起了,另一
方面也防止保險公司不好好經營,把風險轉嫁給安定基金。
彭金隆說,保險公司的退場機制建立起來後,台灣的保險市場才完整,但他建議要有台式
做法,不一定要仿效美國。再者,建立保險公司退場機制的關鍵,還是在於現有這幾家體
質較差的公司該怎麼處理。
不快處理問題更大
彭金隆也說明,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淨值為負數,代表資產已不足以賠付其負債,但因保
險公司經營特性,還有拖的本錢,但這件事情若不處理,後續恐引發更大的問題。
一家後段班壽險公司高層則表示,金管會有意比照美國做法,對RBC低於70%的保險公司強
制接管,但有沒有考慮到保戶權益該怎麼辦?尤其RBC是後來才有的,很多客戶在有RBC之
前就買了,當時公司的淨值也很漂亮啊!對這些客戶來說,情何以堪?
不過也有壽險公司主管認為,問題保險公司保單不全額理賠的理論合理,除可杜絕市場不
公平情形,也提醒保戶未來買保單要更注意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
出處連結:
http://ppt.cc/qRFG
想法評論:
RBC(Risk-Based Capital)風險資本適足率
財政部 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常見問答
http://www.mof.gov.tw/fp.asp?xItem=13687&ctNode=86
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淨額÷風險性資產總額,該項比率係依銀行法第四十四條及「銀行
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所計算之比率。
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外國銀行在台分行及信用合作社係指自有資本占風險性資產之比率
(外國銀行在台分行採總行比率);農、漁會信用部係指淨值占放款總額之比率。 「資
本適足率」之風險分級分為「資本良好」、「資本適足」及「資本不足」三級。
搜尋之前的新聞消息
RBC不足200%的公司一直都存在
有沒有網頁公布各家壽險RBC的呢?
--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3-07-19T15:31
at 2013-07-19T15:31
By Edwina
at 2013-07-20T06:31
at 2013-07-20T06:31
By Quintina
at 2013-07-24T13:59
at 2013-07-24T13:59
By Sarah
at 2013-07-27T04:30
at 2013-07-27T04:30
By Charlie
at 2013-08-01T04:06
at 2013-08-01T04:06
By Ophelia
at 2013-08-03T05:37
at 2013-08-03T05:37
By Callum
at 2013-08-04T16:02
at 2013-08-04T16:02
By Jacob
at 2013-08-07T20:56
at 2013-08-07T20:56
By Franklin
at 2013-08-08T08:09
at 2013-08-08T08:09
Related Posts
26歲女保單檢視
By Queena
at 2013-07-15T16:49
at 2013-07-15T16:49
覺得新光的金萬利真的可以玩
By Tracy
at 2013-07-15T16:30
at 2013-07-15T16:30
第二家實支實付&意外險&重大疾病險選擇
By Hazel
at 2013-07-15T11:28
at 2013-07-15T11:28
想找可以幫忙報考產險的人
By Christine
at 2013-07-15T00:54
at 2013-07-15T00:54
覺得新光的金萬利真的可以玩
By Sierra Rose
at 2013-07-14T23:31
at 2013-07-14T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