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0050與選擇權的對沖策略 - 期貨

By Ula
at 2012-05-01T11:48
at 2012-05-01T11:48
Table of Contents
策略精神:
本策略的精神在於利用選擇權的時間價值的特性,進行低風險的套利行為
可能虧損:
本策略並非零風險的套利行為,當0050理論價與實際價格偏差過大時,
有可能有未實現虧損的情況發生
策略步驟:
當基差小於負20點時(也就是正價差超過20點時),執行進場
買進8000股(*註1)的台灣五十(0050),
同時以市價賣出一口價平買權,並買進一口價外四檔的賣權
當大盤指數往上漲時,理論上Sell Call的損失可以由8000股0050的上漲彌補
最終結算時,Sell Call的時間價值將會全部歸零,全數轉為內涵價值(Intrinsic value)
而Buy Put,由於買進的是價外四檔的Put,理論上時間價值會比價平的Call來的低
所以最後吃歸零膏,整體部位仍是賺到了部分的時間價值
當大盤指數往下跌時,Call的時間價值與內涵價值大幅跌落,Put的時間價值上升
當下跌200~300點時,Call從價內變成價外兩檔或三檔,Put變成價外一檔或兩檔
這時候,賣出價平的Call,買進(平倉)價外的Call,可以多偷一些時間價值
同時,賣出(平倉)價外一檔的Put,買進更價外的Put,可以多偷一些時間價值
最後,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三,結算日
-若指數比當初進場時還高,參與結算,並於13:25重新賣Call買Put(下個月的契約)
-若指數比當初進場時還低,禮拜二就將近月Option全部平倉,轉倉到下個月
理論範例:
(由於四月期已經結算,我手上沒有四月期的資料,故以五月期的資料作為範例)
在3月23日,以0050收盤價55.4買進8張0050,並以263點賣出一口8000Call,
以91點買進一口7700Put
在4月5日,大盤已經跌了300點,故進行移動操作
-平倉8000Call & 平倉7700Put,實現獲利11650元
-Sell 7700Call & Buy 7400 Put,希望能偷到更多時間價值
-此時0050從成本55.4跌到54.25,帳面上賠了9200元
歷史回測:
我花了很多時間作回測,有時候會虧損,有時候會獲利,跟0050的股數有關係
在現階段我設定是8000股,還在fine tune中
理論上,每個月可以賺2500元~10000元
操作成本:
買進台灣五十8000股以後,這個部位會維持一年,因此只需付出買進手續費
若手續費是1.7折~6折,其實可以忽略,而且0050的證交稅是千分之一,不是千分之三
一年以後,0050的進出操作成本大約是一千多元而已
選擇權的部分,手續費加期交稅,每口單邊大約是25~45元,假設一個月最慘,跌900點
最嚴重的情況需要進行3~4次的部位移動,不過這是極端,
理論上每個月平均大約付出100~300元的交易成本,先假設一年粗估3600元
所需本金:
台灣五十8000股需本金約41萬
Sell Call在損益圖上是屬於無限風險,所以需準備1500點(75,000元)的波動準備金
加上保證金大約兩萬到三萬,準備個11萬,Sell一口Call,並且有現貨保護,很安全
共計本金52萬元
年化報酬率:
假設每個月交易賺2500~10000元,一年獲利介於三萬~十二萬
並扣除交易成本(手續費、期交稅、證交稅)算五千
淨利介於25,000 ~ 115,000元
本金52萬元,年化報酬率4.8% ~ 22%
潛在問題:
Q1: 少騙人了!年化報酬率4.8% ~ 22%,那你怎麼不壓身家?
答:沒錯,這個數字都只是理論數字而已,我在做歷史回測時,就發現了一些問題,
會造成虧損,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公開這個策略的原因,不然我就壓身家了,還辛苦打字?
Q2: 為什麼這麼麻煩,何不乾脆買進八張0050,並放空一口小台?
答:在研究過程中,我也一併評估了這個策略,但是實際效果並不好,
主要原因是每次交易結束後,必須將小台平倉,並出清0050,交易成本大幅侵蝕獲利
而且虧損時,單月虧損高達好幾千元,
另,Sell期貨=Sell價平Call + Buy價平Put,這樣根本賺不到時間價值
註1:使用8000股是在回測歷史資料時,我研究出來的一個粗略的數字,實際操作上,
可能使用7500~9000股,仍須更精細的研究
後記:
我還在研究這個交易策略,如果歷史回測沒問題的話
我打算拿一個閒置的證券帳戶跟期貨帳戶,實際拿52萬操作看看
我不知道會不會貼對帳單,因為真的賺錢的話,當然要自己賺,幹嘛公開?
--
本策略的精神在於利用選擇權的時間價值的特性,進行低風險的套利行為
可能虧損:
本策略並非零風險的套利行為,當0050理論價與實際價格偏差過大時,
有可能有未實現虧損的情況發生
策略步驟:
當基差小於負20點時(也就是正價差超過20點時),執行進場
買進8000股(*註1)的台灣五十(0050),
同時以市價賣出一口價平買權,並買進一口價外四檔的賣權
當大盤指數往上漲時,理論上Sell Call的損失可以由8000股0050的上漲彌補
最終結算時,Sell Call的時間價值將會全部歸零,全數轉為內涵價值(Intrinsic value)
而Buy Put,由於買進的是價外四檔的Put,理論上時間價值會比價平的Call來的低
所以最後吃歸零膏,整體部位仍是賺到了部分的時間價值
當大盤指數往下跌時,Call的時間價值與內涵價值大幅跌落,Put的時間價值上升
當下跌200~300點時,Call從價內變成價外兩檔或三檔,Put變成價外一檔或兩檔
這時候,賣出價平的Call,買進(平倉)價外的Call,可以多偷一些時間價值
同時,賣出(平倉)價外一檔的Put,買進更價外的Put,可以多偷一些時間價值
最後,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三,結算日
-若指數比當初進場時還高,參與結算,並於13:25重新賣Call買Put(下個月的契約)
-若指數比當初進場時還低,禮拜二就將近月Option全部平倉,轉倉到下個月
理論範例:
(由於四月期已經結算,我手上沒有四月期的資料,故以五月期的資料作為範例)
在3月23日,以0050收盤價55.4買進8張0050,並以263點賣出一口8000Call,
以91點買進一口7700Put
在4月5日,大盤已經跌了300點,故進行移動操作
-平倉8000Call & 平倉7700Put,實現獲利11650元
-Sell 7700Call & Buy 7400 Put,希望能偷到更多時間價值
-此時0050從成本55.4跌到54.25,帳面上賠了9200元
歷史回測:
我花了很多時間作回測,有時候會虧損,有時候會獲利,跟0050的股數有關係
在現階段我設定是8000股,還在fine tune中
理論上,每個月可以賺2500元~10000元
操作成本:
買進台灣五十8000股以後,這個部位會維持一年,因此只需付出買進手續費
若手續費是1.7折~6折,其實可以忽略,而且0050的證交稅是千分之一,不是千分之三
一年以後,0050的進出操作成本大約是一千多元而已
選擇權的部分,手續費加期交稅,每口單邊大約是25~45元,假設一個月最慘,跌900點
最嚴重的情況需要進行3~4次的部位移動,不過這是極端,
理論上每個月平均大約付出100~300元的交易成本,先假設一年粗估3600元
所需本金:
台灣五十8000股需本金約41萬
Sell Call在損益圖上是屬於無限風險,所以需準備1500點(75,000元)的波動準備金
加上保證金大約兩萬到三萬,準備個11萬,Sell一口Call,並且有現貨保護,很安全
共計本金52萬元
年化報酬率:
假設每個月交易賺2500~10000元,一年獲利介於三萬~十二萬
並扣除交易成本(手續費、期交稅、證交稅)算五千
淨利介於25,000 ~ 115,000元
本金52萬元,年化報酬率4.8% ~ 22%
潛在問題:
Q1: 少騙人了!年化報酬率4.8% ~ 22%,那你怎麼不壓身家?
答:沒錯,這個數字都只是理論數字而已,我在做歷史回測時,就發現了一些問題,
會造成虧損,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公開這個策略的原因,不然我就壓身家了,還辛苦打字?
Q2: 為什麼這麼麻煩,何不乾脆買進八張0050,並放空一口小台?
答:在研究過程中,我也一併評估了這個策略,但是實際效果並不好,
主要原因是每次交易結束後,必須將小台平倉,並出清0050,交易成本大幅侵蝕獲利
而且虧損時,單月虧損高達好幾千元,
另,Sell期貨=Sell價平Call + Buy價平Put,這樣根本賺不到時間價值
註1:使用8000股是在回測歷史資料時,我研究出來的一個粗略的數字,實際操作上,
可能使用7500~9000股,仍須更精細的研究
後記:
我還在研究這個交易策略,如果歷史回測沒問題的話
我打算拿一個閒置的證券帳戶跟期貨帳戶,實際拿52萬操作看看
我不知道會不會貼對帳單,因為真的賺錢的話,當然要自己賺,幹嘛公開?
--
Tags:
期貨
All Comments

By Enid
at 2012-05-05T04:38
at 2012-05-05T04:38

By Olivia
at 2012-05-05T11:48
at 2012-05-05T11:4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5-08T15:45
at 2012-05-08T15:45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5-12T08:53
at 2012-05-12T08:53

By Charlie
at 2012-05-15T13:16
at 2012-05-15T13:16

By Frederic
at 2012-05-18T22:42
at 2012-05-18T22:42

By Bennie
at 2012-05-21T23:20
at 2012-05-21T23:20

By Emma
at 2012-05-25T21:44
at 2012-05-25T21:44

By Isabella
at 2012-05-29T22:40
at 2012-05-29T22:4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6-01T12:37
at 2012-06-01T12:37

By Blanche
at 2012-06-04T06:04
at 2012-06-04T06:04

By Brianna
at 2012-06-08T02:39
at 2012-06-08T02:39
Related Posts
政院出面 期交稅率要降了

By Margaret
at 2012-05-01T10:28
at 2012-05-01T10:28
海外期貨看盤 指標速度...

By Jacky
at 2012-05-01T02:21
at 2012-05-01T02:21
海外期貨看盤 指標速度...

By David
at 2012-04-30T21:03
at 2012-04-30T21:03
2012.04.29~2012.05.05 股市行事曆

By Brianna
at 2012-04-30T17:10
at 2012-04-30T17:10
101年04月30日 選擇權簡表

By Olivia
at 2012-04-30T16:23
at 2012-04-30T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