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該定期定額 - 股票
By Dinah
at 2020-04-21T17:51
at 2020-04-21T17:51
Table of Contents
我是覺得不必互戰,現實是定期定額、定期定值、直接All in,又或原po說的買低法
全都僅是各有利弊,適合不同人執行,甚至完全可以搭配執行
定期定額適合工作中,固定現金流,心理素質會害怕的人,銀行設定好就忘記它
定期定值或買低法適合想要多賺一點,並且相對本金也足夠的人
直接all in適合有大筆資金,並且有足夠抗風險能力的人
引用分別在美國 英國 澳洲,直至2015的研究數據,比起定期定額,all in勝率約是70%
不過平均報酬也只不過比定期定額高1.95%就是
https://reurl.cc/exDoER
自己認為太多人把投資方式當信仰了,好像絕對不能質疑,有人質疑便要跳腳
像是幾天前,漫步華爾街作者表示自己也逢低加買那篇,底下就一堆人同樣酸這不就擇時
可如果你真的把這本書打開來看,書內雖然大抵反對擇時
但內容明確有寫到在大跌,眾人恐慌時,他認為會是一個好的買點,因為投資者很容易因
恐慌超賣
他的作法和他自己的書本就並無違背
本質上,這問題就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哪個好一樣,你要走到極端,都很容易出問題
制度也僅是制度,更關鍵還是誰執行,並且是否能適合,從來都並不存在完美作法
包括主動還被動投資好都是,如果真的世界上全部人都改用被動投資
那市場還會有效率嗎? 被動投資的立論基礎也很有可能被改變
可以說被動投資,也是一種搭主動投資者順風車的概念
用最簡單的方式,持續穩定取得主動投資者中頂尖的效果
已經是佔人家便宜了,還要酸別人蠢,我是覺得不大厚道啦
回過來到策略問題
以美國1990到2015年間的報酬來看
「長期下來,在分散的投資配置中,選標的(Security selection)以及擇時進出(
market timing)對總報酬率的影響只占8.9%,而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
對總報酬率的影響占了91.1%。」
https://pgfinnote.com/marketing-timing/
只要策略確實執行,有在一定時間內將錢打到市場上,最後得到的報酬都不會差太多
比起煩惱使用哪一策略,決定性關鍵還是在正確的資產配置,持續再平衡,與無論如何你
要能抱住
那麼以過去百年來看,哪怕你買在2000、2008甚至1929都不用怕
不過,仍然不是零風險
假設台灣垮了、美國掰了、這套資本制度終於崩潰,虧損可能性絕對依舊存在
大多人的再平衡,也就是持續將股票隨年紀往債券擺,最高評等債券就美國國債,那不就
是命運跟美國綁?
且新修的《漫步華爾街10條投資金律》中也有提到,現在隨著世界化趨勢,各國都緊密相
依
分散世界能取得的分散風險效果已經不若以往,因此他建議財產中等的人,買美國就夠了
我們拉過去十年看,股票年報酬將近能到10%,這是資本要求的報酬
可請問科技、產出、成長這些有到10%嗎?
如果沒有,那持續便是吹泡泡,即便每次都有人說這次不一樣,泡泡從來就沒有不破的一
天
https://reurl.cc/X6EbYM
可看下綠角所寫的這篇,當中寫到投資人正處在一個龐大的生存者誤差中,很多人都整天
拿美國過去10%來估股預期報酬
但若真的拉長,這種報酬是非常少見的,甚至有些市場還是負的
根據經濟學家估計,美國從1820到2000年的經濟實質成長是3.66%,這還是美國作為地表
最強國的狀況
那請問即便將成長全部換成股市報酬,你要期待你能拿到多少?
樂觀一點估全球有5%,保守一點估3%,中間估4%,這恐怕才現實
回到現實吧,對於99%人而言,投資都無法改變人生,能改變人生的是你自己
只是很多人討厭自己人生,覺得工作枯燥,而相對投資的刺激,所以喜歡投資而已
但夢終究都是要醒的,能靠投資賺到能改變人生錢財的,恐是和研究運彩、賭馬賺大錢的
也不會差太多
隨意選一個相對適合自己的方式,買進最優質的標的,考量自身個性配置對應低風險資產
,然後堅持
這樣投資無法改變人生,但在制度能維持前提下,它能讓你獲取合理報酬
讓你比起完全不投資的人有高機率過得更好,晚年更安心
忘記它,好好生活,讓你當下的每一天都有價值
這才是對於我們這些小韭菜來說的唯一解
--
全都僅是各有利弊,適合不同人執行,甚至完全可以搭配執行
定期定額適合工作中,固定現金流,心理素質會害怕的人,銀行設定好就忘記它
定期定值或買低法適合想要多賺一點,並且相對本金也足夠的人
直接all in適合有大筆資金,並且有足夠抗風險能力的人
引用分別在美國 英國 澳洲,直至2015的研究數據,比起定期定額,all in勝率約是70%
不過平均報酬也只不過比定期定額高1.95%就是
https://reurl.cc/exDoER
自己認為太多人把投資方式當信仰了,好像絕對不能質疑,有人質疑便要跳腳
像是幾天前,漫步華爾街作者表示自己也逢低加買那篇,底下就一堆人同樣酸這不就擇時
可如果你真的把這本書打開來看,書內雖然大抵反對擇時
但內容明確有寫到在大跌,眾人恐慌時,他認為會是一個好的買點,因為投資者很容易因
恐慌超賣
他的作法和他自己的書本就並無違背
本質上,這問題就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哪個好一樣,你要走到極端,都很容易出問題
制度也僅是制度,更關鍵還是誰執行,並且是否能適合,從來都並不存在完美作法
包括主動還被動投資好都是,如果真的世界上全部人都改用被動投資
那市場還會有效率嗎? 被動投資的立論基礎也很有可能被改變
可以說被動投資,也是一種搭主動投資者順風車的概念
用最簡單的方式,持續穩定取得主動投資者中頂尖的效果
已經是佔人家便宜了,還要酸別人蠢,我是覺得不大厚道啦
回過來到策略問題
以美國1990到2015年間的報酬來看
「長期下來,在分散的投資配置中,選標的(Security selection)以及擇時進出(
market timing)對總報酬率的影響只占8.9%,而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
對總報酬率的影響占了91.1%。」
https://pgfinnote.com/marketing-timing/
只要策略確實執行,有在一定時間內將錢打到市場上,最後得到的報酬都不會差太多
比起煩惱使用哪一策略,決定性關鍵還是在正確的資產配置,持續再平衡,與無論如何你
要能抱住
那麼以過去百年來看,哪怕你買在2000、2008甚至1929都不用怕
不過,仍然不是零風險
假設台灣垮了、美國掰了、這套資本制度終於崩潰,虧損可能性絕對依舊存在
大多人的再平衡,也就是持續將股票隨年紀往債券擺,最高評等債券就美國國債,那不就
是命運跟美國綁?
且新修的《漫步華爾街10條投資金律》中也有提到,現在隨著世界化趨勢,各國都緊密相
依
分散世界能取得的分散風險效果已經不若以往,因此他建議財產中等的人,買美國就夠了
我們拉過去十年看,股票年報酬將近能到10%,這是資本要求的報酬
可請問科技、產出、成長這些有到10%嗎?
如果沒有,那持續便是吹泡泡,即便每次都有人說這次不一樣,泡泡從來就沒有不破的一
天
https://reurl.cc/X6EbYM
可看下綠角所寫的這篇,當中寫到投資人正處在一個龐大的生存者誤差中,很多人都整天
拿美國過去10%來估股預期報酬
但若真的拉長,這種報酬是非常少見的,甚至有些市場還是負的
根據經濟學家估計,美國從1820到2000年的經濟實質成長是3.66%,這還是美國作為地表
最強國的狀況
那請問即便將成長全部換成股市報酬,你要期待你能拿到多少?
樂觀一點估全球有5%,保守一點估3%,中間估4%,這恐怕才現實
回到現實吧,對於99%人而言,投資都無法改變人生,能改變人生的是你自己
只是很多人討厭自己人生,覺得工作枯燥,而相對投資的刺激,所以喜歡投資而已
但夢終究都是要醒的,能靠投資賺到能改變人生錢財的,恐是和研究運彩、賭馬賺大錢的
也不會差太多
隨意選一個相對適合自己的方式,買進最優質的標的,考量自身個性配置對應低風險資產
,然後堅持
這樣投資無法改變人生,但在制度能維持前提下,它能讓你獲取合理報酬
讓你比起完全不投資的人有高機率過得更好,晚年更安心
忘記它,好好生活,讓你當下的每一天都有價值
這才是對於我們這些小韭菜來說的唯一解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20-04-25T08:50
at 2020-04-25T08:50
By Eartha
at 2020-04-27T03:14
at 2020-04-27T03:14
By Zora
at 2020-04-29T06:16
at 2020-04-29T06:16
By Agnes
at 2020-04-29T19:38
at 2020-04-29T19:38
By Sarah
at 2020-05-03T15:49
at 2020-05-03T15:49
By Lily
at 2020-05-05T11:25
at 2020-05-05T11:25
By Andy
at 2020-05-05T22:02
at 2020-05-05T22:02
By Edwina
at 2020-05-06T03:52
at 2020-05-06T03:52
By Tom
at 2020-05-06T12:03
at 2020-05-06T12:03
By Michael
at 2020-05-09T20:22
at 2020-05-09T20:22
By Elvira
at 2020-05-12T13:33
at 2020-05-12T13:33
By Caitlin
at 2020-05-13T10:49
at 2020-05-13T10:49
By Faithe
at 2020-05-16T04:48
at 2020-05-16T04:48
By Ina
at 2020-05-16T16:03
at 2020-05-16T16:03
By Kumar
at 2020-05-20T23:05
at 2020-05-20T23:05
By Michael
at 2020-05-25T09:02
at 2020-05-25T09:02
By Michael
at 2020-05-29T17:56
at 2020-05-29T17:56
By George
at 2020-06-01T06:47
at 2020-06-01T06:47
By Mia
at 2020-06-01T20:03
at 2020-06-01T20:03
Related Posts
長期投資如何決定獲利了結時機點
By Queena
at 2020-04-21T17:49
at 2020-04-21T17:49
暴跌不止!WTI原油6月期貨合約大跌40%
By Rachel
at 2020-04-21T17:42
at 2020-04-21T17:42
政府只花7億護盤 台股卻強彈2千點 老謝揭
By Sierra Rose
at 2020-04-21T17:41
at 2020-04-21T17:41
ETF如果淨值為負的,該如何處理?
By Hazel
at 2020-04-21T17:40
at 2020-04-21T17:40
華新科CB轉換價訂240元 約當溢價25%
By Olivia
at 2020-04-21T17:34
at 2020-04-21T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