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總體經濟和債市的角度來看市場 - 股票

By Mary
at 2019-02-22T11:26
at 2019-02-22T11:26
Table of Contents
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判斷經濟是否會反轉普遍認為有個簡單的三種方式
1.實際數據
2.金融利差
3.PMI
實際數據的部分我採用觀察 就業跟通膨 兩種而已
其他例如工業產出等等因為東西太多我就略過
(1)就業
由於近20年菲利浦斯曲線越來越失效﹐跟通膨的相關係數越來越低﹐
對於整體經濟影響力來說也越來越小﹐而其中存在的可能性的風險在於﹐
不管是聯準or經濟學家or市場分析師﹐仍然把就業影響通膨的預測計算到模型中﹐
就會可能發生高估未來通膨的狀況﹐所以當就業市場越好時﹐市場反而會有錯估的可能
不過這是題外話﹐首先觀察一下美國的就業市場現況為何
非農就業數據我直接跳過﹐因為除非要套模型不然直接單看其實沒啥太多意義
從整個就業結構來看:
圖1:https://i.imgur.com/aZhmucz.png
可以觀察到美國其實正在老化中
圖2:https://i.imgur.com/VE4Efgn.png
自己離職跟被裁員的比例也中在轉變中
圖3:https://i.imgur.com/pQakuPa.png
失業的期間也在不段縮減中
從圖1.2.3中 就可觀察出 美國的就業市場處於相當好的狀態中
不過因為她跟菲利浦斯曲越來越無關 所以就這樣啦
(2)通膨
通膨的部分我是採取直接看 信貸是否會膨脹這樣就好
因為這是通膨的最快方式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整體信貸還有消費者的狀態
圖4:https://i.imgur.com/cldnTGJ.png
圖4是整體消費者信貸的結構 可以很清楚觀察到
美國信貸結構是由政府還有存款機構這兩大宗組成
不過消費者信貸中有區分成循環信貸以及非循環信貸如圖5
圖5:https://i.imgur.com/i6Fw3li.png
可以從2008後成長最快的為非循環信貸 因此我們必須了他是什麼架構
圖6:https://i.imgur.com/a5iFDdW.png
清楚看到了非循環信貸主要是由聯邦政府所架構
圖7:https://i.imgur.com/0c064Bm.png
從百分比圖可以看到聯邦政府的比例是在減緩中的 這也可能跟Fed縮表有關
為了確定是否是縮表造成 因此觀察M0 M1 M2貨幣
但為了方便觀察 我直接把M0 M1 M2都直接拆解成各項款項
圖8:https://i.imgur.com/IwnhcLN.png
可以看到基礎貨幣是在減少中 但其中有一個比較讓人振奮的狀況是
活期存款開始大幅上揚 這對未來的消費力有極大的幫助
但我們還是無法清楚消費者的心態為何
因此我們試著用凱因斯的理論 邊際消費傾向(MPC)來判斷消費者的狀態
圖9:https://i.imgur.com/Dn3L6NJ.png
也可以觀察到MPC也處於上揚的狀態
因此合理的推估 在未來消費者是有可能推動通膨的可能性
不過這樣的假設仍然稍嫌薄弱
因為信貸的膨脹最重要的推手還是銀行
所以我們必須回頭觀察銀行的狀態
圖10:https://i.imgur.com/EAcmJd7.png
可以很清楚看到銀行的信貸仍然還低於2008的水準
這也跟FED嚴格管制銀行有關 讓銀行大量持有現金
那麼銀行是否會開始對死老百姓擴張信貸
我們可以從利率觀察
圖11:https://i.imgur.com/GDpXYQK.png
由於FED快速拉升基本利率 在存款利率反應較慢的狀態下 而貸款利率較快反應時
這也代表者 銀行若開始對死老百姓放款 就會有比較好的收益
那麼銀行是否對死老百姓的有在放貸 從淨利差就可以看出
圖12:https://i.imgur.com/hO2LHa5.png
可以看到銀行的淨利差是呈現翻揚的狀態 也代表銀行的整體結構
是屬於放貸這塊 而不是偏重於長期固定資產這塊
總結就是 在Fed縮表的狀態下 導致整個信貸下降
不過這是一種平衡關係 縮表減少的是否能透過民間信貸來補足
從上面整體來看 是有能力可以補足的
但前提是縮表的速度必須跟民間擴張的信貸處於平衡的關係
而從這樣觀察 就可以清楚FED的縮表應該要開始減緩 等待民間的信貸擴張才可以
第二部分 金融利差
簡單的說就是例如10Y-2Y公債 或是泰德利差等
這些都代表市場的資金吃緊的程度
10Y-2Y公債 可以直接看成 長期固定資產利率-短期負債利率
而會導致利差縮小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 對未來通膨預期降低 短期目標利率快速上升
因此當利差縮小時 很容易造成大型銀行的獲利模式出現虧損
不過從圖12觀察 就可以知道大型銀行基本上都避開了 不然淨息差應該是下降的
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10Y-2Y公債這個工具了
那麼泰德利差也差不多是相同道理 就是短期負債利率的問題而已
那麼我們可以觀察所有金融指標
圖13:https://i.imgur.com/IFDoqbK.png
幾乎都沒有異常的趨勢發生
第三部分PMI
首先觀察前50大GDP國家 的PMI來衡量全球整體的經濟
圖14:https://i.imgur.com/cs71U5O.png
可以明顯觀察到 除了亞洲的國家都掉到接近衰退的狀態下
其他多數的國家 基本上都在擴張的範圍內
圖15:https://i.imgur.com/m1H9Fjd.png
再觀察美國的PMI 幾乎都維持在53之上
在前月份比較明顯的下降後 幾乎都有止跌的跡象 且在下月的預測中普遍持平
而我們觀察PMI長期與短期的數據
從1988~現今 臨界值大約在49.5左右 跟一般認知50代表製造業的分水嶺沒太大差異
圖15:https://i.imgur.com/4S9BoTO.png
從2008~現金 臨界值大月在52.5左右
圖16:https://i.imgur.com/xnOjC8c.png
我們用比較嚴苛的角度來看待PMI這個數據時
美國的所有PMI基本上都還沒跌破這個值 事實上還不存在有大幅反轉的可能性
結論:
整體數據 指標 都在暗示著美國經濟體質相當健康
而股市的部分 道瓊近期漲到接近26000 但個人觀察許多與道瓊高相關的output數據
個人認為基本面現在應該在25000~25200左右
假設整體經濟數據 指標都沒有反轉的跡象也代表output數據也會持續成長
所以合理推估美股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高 但偏離基本面的價格
勢必還是會遭到修正 至於未來個人也認為 長期固定資產的吸引力會慢慢降低
風險資產會開始慢慢盛行
寫得很亂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很多地方該說的沒說 請見諒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19-02-26T21:14
at 2019-02-26T21:14

By Olivia
at 2019-02-27T21:02
at 2019-02-27T21:02

By Steve
at 2019-02-28T10:05
at 2019-02-28T10:05

By Kristin
at 2019-03-01T05:48
at 2019-03-01T05:48

By Jacob
at 2019-03-04T07:56
at 2019-03-04T07:56

By Brianna
at 2019-03-05T23:30
at 2019-03-05T23:30

By Ula
at 2019-03-10T06:11
at 2019-03-10T06:11

By Kama
at 2019-03-12T01:29
at 2019-03-12T01:29

By Victoria
at 2019-03-14T07:17
at 2019-03-14T07:17

By Rachel
at 2019-03-14T15:50
at 2019-03-14T15:50

By Suhail Hany
at 2019-03-17T02:13
at 2019-03-17T02:13

By Harry
at 2019-03-21T21:13
at 2019-03-21T21:13

By Ida
at 2019-03-22T01:48
at 2019-03-22T01:48

By Brianna
at 2019-03-24T12:06
at 2019-03-24T12:06

By Zanna
at 2019-03-27T14:54
at 2019-03-27T14:54

By Gilbert
at 2019-03-29T23:27
at 2019-03-29T23:27

By Oscar
at 2019-04-03T05:39
at 2019-04-03T05:39

By Oliver
at 2019-04-06T03:53
at 2019-04-06T03:53

By Ida
at 2019-04-09T10:53
at 2019-04-09T10:53

By Robert
at 2019-04-12T08:57
at 2019-04-12T08:57

By Ida
at 2019-04-15T18:20
at 2019-04-15T18:20

By Adele
at 2019-04-19T07:48
at 2019-04-19T07:4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4-23T06:29
at 2019-04-23T06:29

By Ida
at 2019-04-27T23:04
at 2019-04-27T23:04

By Linda
at 2019-05-02T09:18
at 2019-05-02T09:18

By Lucy
at 2019-05-05T08:10
at 2019-05-05T08:1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5-08T00:09
at 2019-05-08T00:09

By Sarah
at 2019-05-08T04:05
at 2019-05-08T04:05

By Elizabeth
at 2019-05-13T01:12
at 2019-05-13T01:12

By Ula
at 2019-05-16T07:48
at 2019-05-16T07:48

By Cara
at 2019-05-18T10:27
at 2019-05-18T10:27

By Poppy
at 2019-05-19T08:49
at 2019-05-19T08:49

By Sierra Rose
at 2019-05-21T22:19
at 2019-05-21T22:19
Related Posts
華為可能挺過貿易戰的難關?

By Blanche
at 2019-02-22T11:00
at 2019-02-22T11:00
5340 建榮

By Thomas
at 2019-02-22T10:10
at 2019-02-22T10:10
3580友威科 多 補上交易明細

By Regina
at 2019-02-22T10:06
at 2019-02-22T10:06
運將買了121元的鴻海 問謝金河怎麼辦

By Adele
at 2019-02-22T09:45
at 2019-02-22T09:45
1711 永光

By Andy
at 2019-02-22T09:42
at 2019-02-22T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