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期來還就學貸款的方法 - 投資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2-09T10:56
at 2010-02-09T10:5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saacwu974 (天空元帥)》之銘言:
: 標題: Re: [討論] 以分期來還就學貸款的方法
: 時間: Mon Feb 8 13:39:35 2010
:
: ※ 引述《dedefish (鯨)》之銘言:
: : 其實你這種看法也不錯。我的銀行同仁也跟我算過,如果景氣不錯,甚至還可以小賺呢!!
: : 畢竟沒有貸款的利息始終都那麼低,普通一點的基金回饋率可能就高過3%。
: 因為去借2%利息,放在每年獲利7.2%的工具上,存在每年5%左右的套利空間。
:
: 月配息2400*12/400,000,這大約是7.2%的年報酬率,
:
:
: 哪種人會在未來更富有?
:
: 是將40萬借款償還回去,以期不要付2%利息的人,
:
: 還是去借40萬,將其投入在7.2%報酬率的工具上,並支付2%利息的人?
:
:
: 我們可以簡單地想,利息就是借款的成本,學貸4500*12*8=43萬2,八年總利息3萬2,
:
: 配息就是借款多產生的收入,這檔基金每月支付你2400配息,八年總配息23萬多,
:
: 你看看做這筆生意,收入是成本的幾倍?
:
這裡的比較就大有問題了。 如果要這樣算 前方案增加的成本不止是3萬2 還要加上
每個月再多支出2100元的時間價值。
說真的要比較兩者最算單的算法直接 拿(7.2%-2%) *8 *400000 就可以了。總之
不會是你算出來的差8倍就是了。 7.2%比 2% 就是3倍多不會變8倍。
: 我說得坦白點:不借的人是笨蛋! 提前還回去的人是傻瓜!
:
: 不但不應該還,還應該盡量延,延越久你賺越大。
:
:
: 考慮過配息,我們來考慮基金淨值。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不減:
:
: 贖回價值仍是40萬+23萬多配息,扣除學貸40萬+利息3萬2,結算8年來獲利20萬左右。
: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下跌:
:
: 投資時你不能不考慮虧損時你要怎麼辦,但是即使基金淨值由40萬跌到20萬,腰斬50%,
:
: 你仍然可以用上面那20萬獲利彌補掉淨值下跌,8年後仍是個學貸繳清,不賺不賠的局。
:
: 「就跟你八年前選擇一次繳清的結果一樣」
:
: 也就是這筆投資你的安全邊際高達50%,跌到50%以下才會開始賠錢,不到50%仍有賺,
:
: 根據歷史記錄,即使是08年的金融海嘯,這檔淨值下跌也才約30%~40%,
:
: 從走勢看,除非遇到大事件,不然畢竟是債券型基金,這檔歷年淨值走勢還蠻平穩的,
:
: 也就是要比08年那個百年一見海嘯更嚴重,而且要出現在未來8年內才會「有可能」賠錢,
:
: 在全球新興國家市場景氣開始復甦的現在,這個機會在未來8年出現的機率有多大?
:
: 那就跌到-60%吧! 也只是賠10%,賠4萬,相比獲利機會我想還是值得一搏。
: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上漲:
:
: 於是你賺得更多了,無需煩惱。
:
:
: --
: → leo1123:並非人們是股神...買2412都不一定保證賺了 02/08 20:30
: → isaacwu974:原PO購買的那隻基金,是採固定配息政策,所以假設配息 02/09 01:29
: → isaacwu974:不變去看淨值變動,我想才是正確的。 02/09 01:30
: → isaacwu974:當然可以確定能拿多少配息,那是在購買前就確定了。 02/09 01:37
: → isaacwu974:我也有買和原po相同的基金,我取得的配息每年約9%, 02/09 01:40
: → isaacwu974:獲利更好,風險更低,而我和PO購買的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02/09 01:42
: → isaacwu974:比有風險更重要:你在什麼價位買進,安全邊際有多少? 02/09 01:44
: → isaacwu974:那可以決定你是在將一項原本「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 02/09 01:46
: → isaacwu974:推向「低風險、高報酬」還是「高風險、低報酬」 02/09 01:47
這裡就不討論 自行投資能超過7.2%的部分,純粹就 你提出的 買聯博全球高收益債
還錢的部分。
買基金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去看裡面的標的是什麼,裡面的報酬是怎麼來的。而不是
光看配息看過去績效。
而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 ,主動基金的配息配多少跟這支基金的風險、報酬相關性
是很低的。
而持固定配息,而非按債券實際配息來配息的基金更有一個特色就是 「配息率」跟
「報酬率」的相關性更低於 「不固定配息」(債券配多少就配多少) 的基金。
這個我以前就寫過了。詳細可見http://ffaarr.pixnet.net/blog/post/23722026
簡單地說,配息既然固定了,實際市場差違約率高債券配息太少怎麼辦,那就賣債券
來配息啊。(典型的殺低) 賣債券繼續降淨值,加上萬一經理人選錯債券被倒一堆債,
淨值不就一直下降,配息率就自然提高了啊。 這樣就是代表買點了?安全邊際就變高
了?真是這樣嗎?
至於這種殺雞取卵式的配息有什麼意義呢? 有的,拿配息的人覺得
很高興(我還看到網上有人評論說,有配息就爽),以為有固定配息就很穩,但不知
道這種配息法不但只是左手交右手,其實常常是在自己的資產上開刀。(綠角說得
好「台灣連這種打不贏指數的基金都大賣特賣還得獎」「台灣的基金投資人,特別是
債券基金投資人,已經「進化」到連指數都不會比,只要有配息就及格的境界了嗎?」
引自 http://0rz.tw/Rn5vE)
(當然不否認有些已經沒在退休,需要每個月用固定錢的人來說,固定配息有它
的作用,但顯然原po的情況不是如此)
我們就實際來看看這支基金:
實先,投資這支基金的成本如何? 它的年費用是1.97% ,也就是即使先忽略手續費,
你只要不先還學貸而買這支基金差不多就等於多負擔一次學貸的成本。
40萬元 8年下來 大概被吃掉 6萬7千元。
有人說內扣不重要 整績效好就好,那它整體績效如何? http://0rz.tw/Rn5vE
1998年-2009年3月 10年間 含配息(或是直接看不配息類別)一共才賺23%
輸給對應的指數的 97% (如果算2月底就更慘了,連20%都不到,安全邊際真的有
用?放十年都可以輸定存了,十年前利息可沒這麼低)
當然去年3月到現在 終於扳回一些顏面 共上漲了56%,大概贏指數20%左右。但總之
長期下來狂輸指數 (指數是聯博自己訂的, 3種指數各1/3) 而且原po投資
8年,是不是會不小心錯過像去年那種狂漲勢,在買之前都很難說。
-----
績效其實還是其次,實際上去看 它到底買些什麼? 它選的指數是1/3的美國高收益
債指數。 1/3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 1/3的全球政府含新興市場債券 指數。
但從實際的選債來看,偏於 積極,波動風險大於指數。目前有4成的美國高收益
債 3成多新興市場債, 其他公司債、資產抵押債及現金3成。
平均債信BB 其中ccc以下的23% (平均債信低於指數)
存續期間4.31 (算一般中期長度)
幣別分布 91%是美金。 剩下是其他新興市場。(匯率風險普通)
如同其吸引投資人的策略,把 「配息率」 寫得很清楚。但買債券基金
最最最最 重要的 債券殖利率 卻是不寫。債券 到期殖利率代表現在手上的債
券到期可以提供的總報酬率,不僅是估計長期報酬率最重要的數字(當然高收益
債還要把違約率考慮進去) 以公司債而言同樣的債信之下,相較於同天期公債 愈
高的殖利率(愈高的利差)代表現在該債券的價格 愈低, 也愈是適合的買點,
這才是真正能反映 債券市場的狀況的資訊。 真要講i大說的 「安全邊際」
觀察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債券基金就算沒提供 最重要的到期殖利率,起碼還有「當期殖利率」,也
就是當下基金手上的債券配息的比例,雖然意義不及到期殖利率那麼精確(
同樣的當期殖利率,但債券價格比票面高或低會造成未來報酬不同)
,但起碼還提供個參考。聯博的債基其他的資訊還算完善,但沒殖利率這點
卻狂堆 沒意義的「配息率」這點 ,只能說就行銷來說很聰明,
這樣大家就不知道到到底它固定配息是那來的,有殺雞取卵的事情也沒人知道了。
--------
買這種基金真的安全嗎?收那麼多費用,承受比相關指數更高的風險,報酬不見得多,
廣告倒是打得很兇。
就算要如i大所說,努力研究去抓到好的價位,提高報酬,減低風險
但它竟然連最重要 提供我們估算債券未來報酬、風險的 殖利率都不提供
(看基金淨值配息率找買點根本是瞎子摸象。不是說一定猜不出是象,但誤解猜
錯的機會不小)
-----
這真的是「套利」嗎?我想套利絕不是這樣用的。 這是「安全邊際」嗎?
安全邊際是真正能深入了解投資標的內在價值,因此能夠確定自己買入的價位
低於它內在價值,因此風險很小。那麼這個資訊這麼少,還要每年吃掉2%價值的東
西,光看配息率就能知道它的內在價值?聯博有跟你保證每年都一直配下去? 不可能
因操作不當沒息可配?完全無法確定。公開說明書從未保證這點。廣告上倒是一直
強調配息很穩。
(至於基金清算我覺得大概暫時機會不大,只要大家都還相信 配息穩定等 報酬穩定
,這隻永遠是聯博 的金雞母,他們怎麼捨得殺呢)
--
: 標題: Re: [討論] 以分期來還就學貸款的方法
: 時間: Mon Feb 8 13:39:35 2010
:
: ※ 引述《dedefish (鯨)》之銘言:
: : 其實你這種看法也不錯。我的銀行同仁也跟我算過,如果景氣不錯,甚至還可以小賺呢!!
: : 畢竟沒有貸款的利息始終都那麼低,普通一點的基金回饋率可能就高過3%。
: 因為去借2%利息,放在每年獲利7.2%的工具上,存在每年5%左右的套利空間。
:
: 月配息2400*12/400,000,這大約是7.2%的年報酬率,
:
:
: 哪種人會在未來更富有?
:
: 是將40萬借款償還回去,以期不要付2%利息的人,
:
: 還是去借40萬,將其投入在7.2%報酬率的工具上,並支付2%利息的人?
:
:
: 我們可以簡單地想,利息就是借款的成本,學貸4500*12*8=43萬2,八年總利息3萬2,
:
: 配息就是借款多產生的收入,這檔基金每月支付你2400配息,八年總配息23萬多,
:
: 你看看做這筆生意,收入是成本的幾倍?
:
這裡的比較就大有問題了。 如果要這樣算 前方案增加的成本不止是3萬2 還要加上
每個月再多支出2100元的時間價值。
說真的要比較兩者最算單的算法直接 拿(7.2%-2%) *8 *400000 就可以了。總之
不會是你算出來的差8倍就是了。 7.2%比 2% 就是3倍多不會變8倍。
: 我說得坦白點:不借的人是笨蛋! 提前還回去的人是傻瓜!
:
: 不但不應該還,還應該盡量延,延越久你賺越大。
:
:
: 考慮過配息,我們來考慮基金淨值。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不減:
:
: 贖回價值仍是40萬+23萬多配息,扣除學貸40萬+利息3萬2,結算8年來獲利20萬左右。
: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下跌:
:
: 投資時你不能不考慮虧損時你要怎麼辦,但是即使基金淨值由40萬跌到20萬,腰斬50%,
:
: 你仍然可以用上面那20萬獲利彌補掉淨值下跌,8年後仍是個學貸繳清,不賺不賠的局。
:
: 「就跟你八年前選擇一次繳清的結果一樣」
:
: 也就是這筆投資你的安全邊際高達50%,跌到50%以下才會開始賠錢,不到50%仍有賺,
:
: 根據歷史記錄,即使是08年的金融海嘯,這檔淨值下跌也才約30%~40%,
:
: 從走勢看,除非遇到大事件,不然畢竟是債券型基金,這檔歷年淨值走勢還蠻平穩的,
:
: 也就是要比08年那個百年一見海嘯更嚴重,而且要出現在未來8年內才會「有可能」賠錢,
:
: 在全球新興國家市場景氣開始復甦的現在,這個機會在未來8年出現的機率有多大?
:
: 那就跌到-60%吧! 也只是賠10%,賠4萬,相比獲利機會我想還是值得一搏。
:
:
: 假如八年後基金淨值上漲:
:
: 於是你賺得更多了,無需煩惱。
:
:
: --
: → leo1123:並非人們是股神...買2412都不一定保證賺了 02/08 20:30
: → isaacwu974:原PO購買的那隻基金,是採固定配息政策,所以假設配息 02/09 01:29
: → isaacwu974:不變去看淨值變動,我想才是正確的。 02/09 01:30
: → isaacwu974:當然可以確定能拿多少配息,那是在購買前就確定了。 02/09 01:37
: → isaacwu974:我也有買和原po相同的基金,我取得的配息每年約9%, 02/09 01:40
: → isaacwu974:獲利更好,風險更低,而我和PO購買的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02/09 01:42
: → isaacwu974:比有風險更重要:你在什麼價位買進,安全邊際有多少? 02/09 01:44
: → isaacwu974:那可以決定你是在將一項原本「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 02/09 01:46
: → isaacwu974:推向「低風險、高報酬」還是「高風險、低報酬」 02/09 01:47
這裡就不討論 自行投資能超過7.2%的部分,純粹就 你提出的 買聯博全球高收益債
還錢的部分。
買基金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去看裡面的標的是什麼,裡面的報酬是怎麼來的。而不是
光看配息看過去績效。
而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 ,主動基金的配息配多少跟這支基金的風險、報酬相關性
是很低的。
而持固定配息,而非按債券實際配息來配息的基金更有一個特色就是 「配息率」跟
「報酬率」的相關性更低於 「不固定配息」(債券配多少就配多少) 的基金。
這個我以前就寫過了。詳細可見http://ffaarr.pixnet.net/blog/post/23722026
簡單地說,配息既然固定了,實際市場差違約率高債券配息太少怎麼辦,那就賣債券
來配息啊。(典型的殺低) 賣債券繼續降淨值,加上萬一經理人選錯債券被倒一堆債,
淨值不就一直下降,配息率就自然提高了啊。 這樣就是代表買點了?安全邊際就變高
了?真是這樣嗎?
至於這種殺雞取卵式的配息有什麼意義呢? 有的,拿配息的人覺得
很高興(我還看到網上有人評論說,有配息就爽),以為有固定配息就很穩,但不知
道這種配息法不但只是左手交右手,其實常常是在自己的資產上開刀。(綠角說得
好「台灣連這種打不贏指數的基金都大賣特賣還得獎」「台灣的基金投資人,特別是
債券基金投資人,已經「進化」到連指數都不會比,只要有配息就及格的境界了嗎?」
引自 http://0rz.tw/Rn5vE)
(當然不否認有些已經沒在退休,需要每個月用固定錢的人來說,固定配息有它
的作用,但顯然原po的情況不是如此)
我們就實際來看看這支基金:
實先,投資這支基金的成本如何? 它的年費用是1.97% ,也就是即使先忽略手續費,
你只要不先還學貸而買這支基金差不多就等於多負擔一次學貸的成本。
40萬元 8年下來 大概被吃掉 6萬7千元。
有人說內扣不重要 整績效好就好,那它整體績效如何? http://0rz.tw/Rn5vE
1998年-2009年3月 10年間 含配息(或是直接看不配息類別)一共才賺23%
輸給對應的指數的 97% (如果算2月底就更慘了,連20%都不到,安全邊際真的有
用?放十年都可以輸定存了,十年前利息可沒這麼低)
當然去年3月到現在 終於扳回一些顏面 共上漲了56%,大概贏指數20%左右。但總之
長期下來狂輸指數 (指數是聯博自己訂的, 3種指數各1/3) 而且原po投資
8年,是不是會不小心錯過像去年那種狂漲勢,在買之前都很難說。
-----
績效其實還是其次,實際上去看 它到底買些什麼? 它選的指數是1/3的美國高收益
債指數。 1/3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 1/3的全球政府含新興市場債券 指數。
但從實際的選債來看,偏於 積極,波動風險大於指數。目前有4成的美國高收益
債 3成多新興市場債, 其他公司債、資產抵押債及現金3成。
平均債信BB 其中ccc以下的23% (平均債信低於指數)
存續期間4.31 (算一般中期長度)
幣別分布 91%是美金。 剩下是其他新興市場。(匯率風險普通)
如同其吸引投資人的策略,把 「配息率」 寫得很清楚。但買債券基金
最最最最 重要的 債券殖利率 卻是不寫。債券 到期殖利率代表現在手上的債
券到期可以提供的總報酬率,不僅是估計長期報酬率最重要的數字(當然高收益
債還要把違約率考慮進去) 以公司債而言同樣的債信之下,相較於同天期公債 愈
高的殖利率(愈高的利差)代表現在該債券的價格 愈低, 也愈是適合的買點,
這才是真正能反映 債券市場的狀況的資訊。 真要講i大說的 「安全邊際」
觀察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債券基金就算沒提供 最重要的到期殖利率,起碼還有「當期殖利率」,也
就是當下基金手上的債券配息的比例,雖然意義不及到期殖利率那麼精確(
同樣的當期殖利率,但債券價格比票面高或低會造成未來報酬不同)
,但起碼還提供個參考。聯博的債基其他的資訊還算完善,但沒殖利率這點
卻狂堆 沒意義的「配息率」這點 ,只能說就行銷來說很聰明,
這樣大家就不知道到到底它固定配息是那來的,有殺雞取卵的事情也沒人知道了。
--------
買這種基金真的安全嗎?收那麼多費用,承受比相關指數更高的風險,報酬不見得多,
廣告倒是打得很兇。
就算要如i大所說,努力研究去抓到好的價位,提高報酬,減低風險
但它竟然連最重要 提供我們估算債券未來報酬、風險的 殖利率都不提供
(看基金淨值配息率找買點根本是瞎子摸象。不是說一定猜不出是象,但誤解猜
錯的機會不小)
-----
這真的是「套利」嗎?我想套利絕不是這樣用的。 這是「安全邊際」嗎?
安全邊際是真正能深入了解投資標的內在價值,因此能夠確定自己買入的價位
低於它內在價值,因此風險很小。那麼這個資訊這麼少,還要每年吃掉2%價值的東
西,光看配息率就能知道它的內在價值?聯博有跟你保證每年都一直配下去? 不可能
因操作不當沒息可配?完全無法確定。公開說明書從未保證這點。廣告上倒是一直
強調配息很穩。
(至於基金清算我覺得大概暫時機會不大,只要大家都還相信 配息穩定等 報酬穩定
,這隻永遠是聯博 的金雞母,他們怎麼捨得殺呢)
--
Tags:
投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股價是哪一個啊??
By Frederic
at 2010-02-08T22:16
at 2010-02-08T22:16
22歲大學生的理財投資
By Andy
at 2010-02-08T21:28
at 2010-02-08T21:28
到底該賺多少錢才夠?
By Ina
at 2010-02-07T18:48
at 2010-02-07T18:48
急需幫忙(急)
By Ivy
at 2010-02-07T14:08
at 2010-02-07T14:08
即將出社會 賺錢 該如何理財
By Freda
at 2010-02-07T12:37
at 2010-02-07T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