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個8~12%的投資 - 投資
By Zenobia
at 2010-03-04T21:04
at 2010-03-04T21:04
Table of Contents
得了吧
我認識的親友就有人被這樣的產品騙去
還有一個很很炫的名詞,叫作"滾動投資法"
推銷員還是擁有高學歷的大學和碩士畢業生
結果我詳細去問包括交易模式,交易對象,保管銀行,主管機關,提前贖回...等等內容
就開始給我一問三不知
錢是給誰?不知道, 我推測就是傻傻交給這個什麼背景都不知道的投資機構
交易模式?只說是套利,可是只用唬外行人的說法來鬼扯,把投機講成套
前一篇所講的買低賣高根本不是套利,不過就是投機.
不同幣別利息不同,所以借日圓買澳幣,這叫利差交易,承擔的風險就是澳幣兌日圓
的匯率風險很高.就像當年借日圓買美金,可是金融風暴一發生,美元大貶,日圓狂升
作利差交易的人賺到利率,可是賠了匯差,拼命解約,才使金融風暴像滾雪球一樣
越來越嚴重,別把投機當套利,這根本是鬼扯
此外,現在外匯交易根本已經很少受到國境限制
因為經過路透社報價,可以隨時看到價格,因此台灣作任何大筆的交易(例如美元兌日圓
,澳幣兌美金,英鎊兌歐元...etc),報價幾乎是立即會反映在全球所有螢幕上
我以前替客戶賣兩億美金,接到成交通知的一瞬間,全球價格就已經改變
不管是東京,倫敦,上海,紐約,只要眼前有螢幕的人都看到同樣的價格
請問你的所謂套利要從哪裡賺錢? 東京買,紐約賣? 拜託,價格幾乎是全球同時反映
此外,既然稱為套利,就是要同時建立多空部位,一個買,一個賣
問題是只要同時建立多空部位,就會出現多空部位價格不如預期發展的情況
可能看多的部位沒有漲,看空的部位卻漲了
不要以為這個機率很低,外匯市場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生這種逆轉的變化
你以為一秒鐘成交結束多空部位就沒有風險,就叫作套利?
鬼扯,你知道外匯價格變化快的時候,可以不到半秒就跳掉,而且還有可能出現
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狀況,多頭部位還沒成交,空頭部位已經成交,這時候,你就是放空
就是投機,就是賭單邊方向,絕對不是套利
為什麼各家銀行的交易員都會自己建立一定的手頭部位?
除了要賭方向賺錢以外,如果sales已經答應客人成交,可是價格已經跑掉的話,交易員
可以用手頭的部位來墊一下,換言之,是以交易員的個人風險去達成sales的交易
照理說,sales接單進來也是無風險啊,可是為什麼交易員要幫忙,因為sales接單可能
出現市場流動性不足,或市場價格跑掉的問題,這時候就出現風險了
外匯交易和股票交易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現象經常發生
只要是正常的大型股,很少出現買不到或拋不掉的問題,因為是集中競價搓合,市場的
連續性高,買賣單很容易看到,所以可以作程式交易而且一檔股票通常在一個交易所
交易,隨時可以觀察成交價量和未成交買賣單
可是外匯交易是詢價搓合,市場流動性高低很難預測,有時候一秒鐘成交幾百億美元
,下一秒鐘卻成交幾億美元,可是在當下你絕對不會知道流動性到底好好到什麼程度
或爛到什麼程度,因為你們不是唯一的外匯經紀商,你們只是眾多經紀商的其中一間
如果你看到美元價格很便宜,進場買的瞬間,其它外匯經紀商出現很大的美元買單,
美元價格就會瞬間跳上去,你的部位就無法建立. 假如全球只有你一間外匯經紀商
,你所說的模式就是可行的,可是事實不是如此. 更何況許多銀行交易根本不透過
外匯經紀商,而是直接銀行對銀行交易,那麼你怎麼知道什麼價格便宜,什麼價格叫貴
所以說穿了,你所謂的程式交易只是噱頭
這種外匯經紀商只是要藉由吸收客戶資金作外匯交易,衝大自己的業務量賺手續費
或者是非法吸金,然後準備捲款落跑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麼好的商品 8%報酬率, 賣給保險公司絕對是賣到嚇嚇叫
尤其保險公司現在只要是有3-4%的商品就買
8%,實在是太美好的商品了,為何不去賣給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一次可以買的量就是一兩千萬美金,你光是抽佣金就賺翻了
為何不敢賣? 你自己難道沒想過這個原因嗎?
--
我認識的親友就有人被這樣的產品騙去
還有一個很很炫的名詞,叫作"滾動投資法"
推銷員還是擁有高學歷的大學和碩士畢業生
結果我詳細去問包括交易模式,交易對象,保管銀行,主管機關,提前贖回...等等內容
就開始給我一問三不知
錢是給誰?不知道, 我推測就是傻傻交給這個什麼背景都不知道的投資機構
交易模式?只說是套利,可是只用唬外行人的說法來鬼扯,把投機講成套
前一篇所講的買低賣高根本不是套利,不過就是投機.
不同幣別利息不同,所以借日圓買澳幣,這叫利差交易,承擔的風險就是澳幣兌日圓
的匯率風險很高.就像當年借日圓買美金,可是金融風暴一發生,美元大貶,日圓狂升
作利差交易的人賺到利率,可是賠了匯差,拼命解約,才使金融風暴像滾雪球一樣
越來越嚴重,別把投機當套利,這根本是鬼扯
此外,現在外匯交易根本已經很少受到國境限制
因為經過路透社報價,可以隨時看到價格,因此台灣作任何大筆的交易(例如美元兌日圓
,澳幣兌美金,英鎊兌歐元...etc),報價幾乎是立即會反映在全球所有螢幕上
我以前替客戶賣兩億美金,接到成交通知的一瞬間,全球價格就已經改變
不管是東京,倫敦,上海,紐約,只要眼前有螢幕的人都看到同樣的價格
請問你的所謂套利要從哪裡賺錢? 東京買,紐約賣? 拜託,價格幾乎是全球同時反映
此外,既然稱為套利,就是要同時建立多空部位,一個買,一個賣
問題是只要同時建立多空部位,就會出現多空部位價格不如預期發展的情況
可能看多的部位沒有漲,看空的部位卻漲了
不要以為這個機率很低,外匯市場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生這種逆轉的變化
你以為一秒鐘成交結束多空部位就沒有風險,就叫作套利?
鬼扯,你知道外匯價格變化快的時候,可以不到半秒就跳掉,而且還有可能出現
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狀況,多頭部位還沒成交,空頭部位已經成交,這時候,你就是放空
就是投機,就是賭單邊方向,絕對不是套利
為什麼各家銀行的交易員都會自己建立一定的手頭部位?
除了要賭方向賺錢以外,如果sales已經答應客人成交,可是價格已經跑掉的話,交易員
可以用手頭的部位來墊一下,換言之,是以交易員的個人風險去達成sales的交易
照理說,sales接單進來也是無風險啊,可是為什麼交易員要幫忙,因為sales接單可能
出現市場流動性不足,或市場價格跑掉的問題,這時候就出現風險了
外匯交易和股票交易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現象經常發生
只要是正常的大型股,很少出現買不到或拋不掉的問題,因為是集中競價搓合,市場的
連續性高,買賣單很容易看到,所以可以作程式交易而且一檔股票通常在一個交易所
交易,隨時可以觀察成交價量和未成交買賣單
可是外匯交易是詢價搓合,市場流動性高低很難預測,有時候一秒鐘成交幾百億美元
,下一秒鐘卻成交幾億美元,可是在當下你絕對不會知道流動性到底好好到什麼程度
或爛到什麼程度,因為你們不是唯一的外匯經紀商,你們只是眾多經紀商的其中一間
如果你看到美元價格很便宜,進場買的瞬間,其它外匯經紀商出現很大的美元買單,
美元價格就會瞬間跳上去,你的部位就無法建立. 假如全球只有你一間外匯經紀商
,你所說的模式就是可行的,可是事實不是如此. 更何況許多銀行交易根本不透過
外匯經紀商,而是直接銀行對銀行交易,那麼你怎麼知道什麼價格便宜,什麼價格叫貴
所以說穿了,你所謂的程式交易只是噱頭
這種外匯經紀商只是要藉由吸收客戶資金作外匯交易,衝大自己的業務量賺手續費
或者是非法吸金,然後準備捲款落跑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麼好的商品 8%報酬率, 賣給保險公司絕對是賣到嚇嚇叫
尤其保險公司現在只要是有3-4%的商品就買
8%,實在是太美好的商品了,為何不去賣給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一次可以買的量就是一兩千萬美金,你光是抽佣金就賺翻了
為何不敢賣? 你自己難道沒想過這個原因嗎?
--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0-03-07T10:13
at 2010-03-07T10:13
By Christine
at 2010-03-10T07:05
at 2010-03-10T07:05
By Yedda
at 2010-03-11T20:46
at 2010-03-11T20:46
By Vanessa
at 2010-03-16T01:52
at 2010-03-16T01:52
By Edwina
at 2010-03-17T09:22
at 2010-03-17T09:22
By Rosalind
at 2010-03-22T05:19
at 2010-03-22T05:19
By Carol
at 2010-03-24T03:46
at 2010-03-24T03:46
By Olivia
at 2010-03-24T12:36
at 2010-03-24T12:36
By Emma
at 2010-03-28T05:51
at 2010-03-28T05:51
By Harry
at 2010-03-28T15:17
at 2010-03-28T15:17
By Donna
at 2010-03-29T19:27
at 2010-03-29T19:27
By Callum
at 2010-03-30T15:28
at 2010-03-30T15:28
By Eartha
at 2010-04-01T00:59
at 2010-04-01T00:59
By Donna
at 2010-04-04T10:34
at 2010-04-04T10:34
By John
at 2010-04-07T05:13
at 2010-04-07T05:13
By Tom
at 2010-04-09T11:17
at 2010-04-09T11:17
By Andrew
at 2010-04-12T06:59
at 2010-04-12T06:59
By Mason
at 2010-04-14T04:16
at 2010-04-14T04:16
By Valerie
at 2010-04-17T03:46
at 2010-04-17T03:46
By Necoo
at 2010-04-21T10:52
at 2010-04-21T10:52
By Megan
at 2010-04-22T16:34
at 2010-04-22T16:34
By Lydia
at 2010-04-26T19:58
at 2010-04-26T19:58
By Kama
at 2010-04-29T14:13
at 2010-04-29T14:13
By Gary
at 2010-04-29T19:37
at 2010-04-29T19:37
By Andrew
at 2010-05-02T12:28
at 2010-05-02T12:28
Related Posts
壽險及意外險的問題
By Jack
at 2010-03-04T18:45
at 2010-03-04T18:45
我該把終身醫療解約嗎??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3-04T00:40
at 2010-03-04T00:40
如何規劃理財
By Thomas
at 2010-03-03T21:05
at 2010-03-03T21:05
介紹一個8~12%的投資
By Regina
at 2010-03-03T19:30
at 2010-03-03T19:30
介紹一個8~12%的投資
By Dora
at 2010-03-03T16:39
at 2010-03-03T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