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勝率 - 財經

By Enid
at 2013-05-06T15:54
at 2013-05-06T15:5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ieLandkarte (地圖)》之銘言:
: 從三月開始交易日股至今,交易次數總共也有上千次(因為我是當沖)
: 我發現從一開始到現在,勝率其實都差不了多少
: 平均勝率大約是30% 賠率是15% 平倉機率是55%
: 只是有時候賺的時候只賺1個tick
: 但賠的時候卻賠2~3個tick
: 想請教各位先進
: 大家的勝率大概都多少?
: 另外我該如何進步呢?
想要獲利,但在甚麼機率下應該賺賠多少?
這是個開放式的問題,也是管理問題。
1.以下回文都已經假設扣除成本與沒有時間相依的情況,
2.也考量交易人未來遵循假設並不參雜情緒。
3.不涉及策略對損益的影響。
想要獲利,反面來說是至少在甚麼機率下,盈虧比多少可以剛剛好不賠錢。
定義一下我底下的說明
1.勝率=獲利次數/總交易次數
2.盈虧比=平均獲利/平均虧損
3.平均獲利=總獲利/總獲利次數
4.平均虧損=總虧損/總虧損次數
5.日涉險值=2*日波動標準差
如果在勝率50%下,盈虧比多少剛剛好會不虧也不賺。
答案似乎是1,也就是平均下來賺的虧的一樣多,在公平的銅板下,平均報酬為0
但由於每個人所參予的部位不同,因此即便是勝率50%,在每一段時間內
每個人所可能得到的累積報酬會不同,
有可能是+10%,也有可能是-20%。
因為對模擬而言無論多久都會有終點。
用亂數打出來的累積損益,就像波形一樣上上下下。
而真正進入市場,即便你的策略掌握市場的分配,然你不會清楚你是在up trend還是
down trend。
為何要提這個,因為若你所宣稱的勝率愈高,你脫離虧損的時間與程度愈短愈少。
反之則愈痛苦。
或者說當你的能力在勝率50%時,且盈虧比低於1,
長期而言你只是在替你的營業員打工。
因此在各個勝率下,平均損益為零的可能狀況如下:
勝率 獲利 敗率 虧損 盈虧比 平均損益
65.0% 3.50 35% 6.50 0.54 -
60.0% 4.00 40% 6.00 0.67 -
55.0% 4.50 45% 5.50 0.82 -
50.0% 5.00 50% 5.00 1.00 -
45.0% 5.50 55% 4.50 1.22 -
40.0% 6.00 60% 4.00 1.50 -
35.0% 6.50 65% 3.50 1.86 -
30.0% 7.00 70% 3.00 2.33 -
25.0% 7.50 75% 2.50 3.00 -
20.0% 8.00 80% 2.00 4.00 -
15.0% 8.50 85% 1.50 5.67 -
所以若交易勝率為30%,則長期不虧的情況,盈虧比要設在2.33。
換言之平均獲利若為233元,則平均虧損至少為100元,不能再多了。
從上面的表,有心人就可以發展利用亂數產生器與涉險值所產生的模擬損益
次數模擬,還不太難。
前面提到的管理課題是這樣的:
面對形形色色的交易方式與交易員,最終老闆搞不清楚那些高深的交易
所以畫下一道關卡。經過數值模擬後,上面那表可以達到管理目標
老闆每月每年檢討。
網路上討論很多盈虧比與勝率的關係,在此加上每日(次)涉險值,這三者的
影響會形成有趣的累積損益情況。
這也可以解釋稍高的勝率(我認為45%以上)與低的交易損益波動,累積損益比較漂亮。
而低勝率則要求高打擊效果,也就是揮大棒,如可以揮大棒則是好的,
否則累積損益會很快的破底爆炸。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161% -0.501%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15,028 34,972
勝率 30.1%
盈虧比 2.32
年平均報酬 -0.42%
年化標準差 13.96%
報酬風險比 -0.03
以上是跑一次5萬次的模擬樣本,如要真跑則1000個五萬次也不為過。
年化標準差14%大約是在不開槓桿的情況下,此數字愈高,對勝率的要求愈高。
若盈虧比提高到2.66,則可能情況如下:(某一次模擬)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326% -0.500%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15,118 34,882
勝率 30.2%
盈虧比 2.66
年化報酬 13.23%
年化標準差 15.39%
報酬風險比 0.86
是不是好一點,所以對於交易的管理來說是一個簡單有效的管理矩陣表
一般自營交易期望勝率45%以上,除了老闆不喜歡看到常常賠外,
交易員盈虧比的壓力會小一點。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0.750% -0.500%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22,608 27,392
勝率 45.2%
盈虧比 1.50
年化報酬 16.36%
年化標準差 11.42%
報酬風險比 1.43
以下要破解常常聽到的 "我這個策略勝率七成,盈虧比2"的說法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006% -0.501%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34,994 15,006
勝率 70.0%
盈虧比 2.01
年化報酬% 139.50%
年化標準差 13.63%
報酬風險比 10.24
其中年化報酬約140%,因上述計算採對數報酬,因此100*exp(139.5%)=403.5
一年的報酬率可以高達(403-100)/100=303.5%
我不否認很多做期貨的宣稱一年保證金報酬率N倍的,但請用合約市值算。
因此在絕大部分很高很高的機率下,勝率七成,盈虧比2是吹牛的。
再來討論高勝率可能的盈虧比,若我們猜想HFT是高勝率,就算是七成
在報酬風險比要求3倍以上的情況下大約是: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0.350% -0.502%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34,872 15,128
勝率 69.7%
盈虧比 0.70
年化報酬% 23.33%
年化標準差 7.22%
報酬風險比 3.23
因此若每賺300元,則必須虧損在210以下,且勝率要在70%。
這樣的設定牽涉到技術能力的要求評估,與風險控管。
因此HFT有人可以做高勝率,但低盈虧比。
也有HFT做在勝率55%左右的,但盈虧比若是0.7,則會虧損,若是大於1則會賺錢。
盈虧比需要愈大則等待時間愈長,可能的風險也愈高。
因此無論如何勝率的提高優先於盈虧比。
上面的數據對於非常機械的交易意義比較大。
對於天縱英才式的交易者來說,我的經驗是很飄。
如果常常獲利真的甚麼數據都不用管,這些東西僅供參考就好
因為坦白說,離開市場有兩種:
1.賺太多了
2.賠慘了
沒有人真正知道到上面到那兩天時自己過去真實的交易分配是如何?
賺很多的人只是錦上添花
賠慘的人,只能當墓誌銘了
以上亂入 請見諒
--
: 從三月開始交易日股至今,交易次數總共也有上千次(因為我是當沖)
: 我發現從一開始到現在,勝率其實都差不了多少
: 平均勝率大約是30% 賠率是15% 平倉機率是55%
: 只是有時候賺的時候只賺1個tick
: 但賠的時候卻賠2~3個tick
: 想請教各位先進
: 大家的勝率大概都多少?
: 另外我該如何進步呢?
想要獲利,但在甚麼機率下應該賺賠多少?
這是個開放式的問題,也是管理問題。
1.以下回文都已經假設扣除成本與沒有時間相依的情況,
2.也考量交易人未來遵循假設並不參雜情緒。
3.不涉及策略對損益的影響。
想要獲利,反面來說是至少在甚麼機率下,盈虧比多少可以剛剛好不賠錢。
定義一下我底下的說明
1.勝率=獲利次數/總交易次數
2.盈虧比=平均獲利/平均虧損
3.平均獲利=總獲利/總獲利次數
4.平均虧損=總虧損/總虧損次數
5.日涉險值=2*日波動標準差
如果在勝率50%下,盈虧比多少剛剛好會不虧也不賺。
答案似乎是1,也就是平均下來賺的虧的一樣多,在公平的銅板下,平均報酬為0
但由於每個人所參予的部位不同,因此即便是勝率50%,在每一段時間內
每個人所可能得到的累積報酬會不同,
有可能是+10%,也有可能是-20%。
因為對模擬而言無論多久都會有終點。
用亂數打出來的累積損益,就像波形一樣上上下下。
而真正進入市場,即便你的策略掌握市場的分配,然你不會清楚你是在up trend還是
down trend。
為何要提這個,因為若你所宣稱的勝率愈高,你脫離虧損的時間與程度愈短愈少。
反之則愈痛苦。
或者說當你的能力在勝率50%時,且盈虧比低於1,
長期而言你只是在替你的營業員打工。
因此在各個勝率下,平均損益為零的可能狀況如下:
勝率 獲利 敗率 虧損 盈虧比 平均損益
65.0% 3.50 35% 6.50 0.54 -
60.0% 4.00 40% 6.00 0.67 -
55.0% 4.50 45% 5.50 0.82 -
50.0% 5.00 50% 5.00 1.00 -
45.0% 5.50 55% 4.50 1.22 -
40.0% 6.00 60% 4.00 1.50 -
35.0% 6.50 65% 3.50 1.86 -
30.0% 7.00 70% 3.00 2.33 -
25.0% 7.50 75% 2.50 3.00 -
20.0% 8.00 80% 2.00 4.00 -
15.0% 8.50 85% 1.50 5.67 -
所以若交易勝率為30%,則長期不虧的情況,盈虧比要設在2.33。
換言之平均獲利若為233元,則平均虧損至少為100元,不能再多了。
從上面的表,有心人就可以發展利用亂數產生器與涉險值所產生的模擬損益
次數模擬,還不太難。
前面提到的管理課題是這樣的:
面對形形色色的交易方式與交易員,最終老闆搞不清楚那些高深的交易
所以畫下一道關卡。經過數值模擬後,上面那表可以達到管理目標
老闆每月每年檢討。
網路上討論很多盈虧比與勝率的關係,在此加上每日(次)涉險值,這三者的
影響會形成有趣的累積損益情況。
這也可以解釋稍高的勝率(我認為45%以上)與低的交易損益波動,累積損益比較漂亮。
而低勝率則要求高打擊效果,也就是揮大棒,如可以揮大棒則是好的,
否則累積損益會很快的破底爆炸。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161% -0.501%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15,028 34,972
勝率 30.1%
盈虧比 2.32
年平均報酬 -0.42%
年化標準差 13.96%
報酬風險比 -0.03
以上是跑一次5萬次的模擬樣本,如要真跑則1000個五萬次也不為過。
年化標準差14%大約是在不開槓桿的情況下,此數字愈高,對勝率的要求愈高。
若盈虧比提高到2.66,則可能情況如下:(某一次模擬)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326% -0.500%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15,118 34,882
勝率 30.2%
盈虧比 2.66
年化報酬 13.23%
年化標準差 15.39%
報酬風險比 0.86
是不是好一點,所以對於交易的管理來說是一個簡單有效的管理矩陣表
一般自營交易期望勝率45%以上,除了老闆不喜歡看到常常賠外,
交易員盈虧比的壓力會小一點。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0.750% -0.500%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22,608 27,392
勝率 45.2%
盈虧比 1.50
年化報酬 16.36%
年化標準差 11.42%
報酬風險比 1.43
以下要破解常常聽到的 "我這個策略勝率七成,盈虧比2"的說法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1.006% -0.501%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34,994 15,006
勝率 70.0%
盈虧比 2.01
年化報酬% 139.50%
年化標準差 13.63%
報酬風險比 10.24
其中年化報酬約140%,因上述計算採對數報酬,因此100*exp(139.5%)=403.5
一年的報酬率可以高達(403-100)/100=303.5%
我不否認很多做期貨的宣稱一年保證金報酬率N倍的,但請用合約市值算。
因此在絕大部分很高很高的機率下,勝率七成,盈虧比2是吹牛的。
再來討論高勝率可能的盈虧比,若我們猜想HFT是高勝率,就算是七成
在報酬風險比要求3倍以上的情況下大約是:
平均獲利 平均虧損
0.350% -0.502%
獲利次數 虧損次數
34,872 15,128
勝率 69.7%
盈虧比 0.70
年化報酬% 23.33%
年化標準差 7.22%
報酬風險比 3.23
因此若每賺300元,則必須虧損在210以下,且勝率要在70%。
這樣的設定牽涉到技術能力的要求評估,與風險控管。
因此HFT有人可以做高勝率,但低盈虧比。
也有HFT做在勝率55%左右的,但盈虧比若是0.7,則會虧損,若是大於1則會賺錢。
盈虧比需要愈大則等待時間愈長,可能的風險也愈高。
因此無論如何勝率的提高優先於盈虧比。
上面的數據對於非常機械的交易意義比較大。
對於天縱英才式的交易者來說,我的經驗是很飄。
如果常常獲利真的甚麼數據都不用管,這些東西僅供參考就好
因為坦白說,離開市場有兩種:
1.賺太多了
2.賠慘了
沒有人真正知道到上面到那兩天時自己過去真實的交易分配是如何?
賺很多的人只是錦上添花
賠慘的人,只能當墓誌銘了
以上亂入 請見諒
--
Tags:
財經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3-05-11T03:52
at 2013-05-11T03:52

By Elizabeth
at 2013-05-15T12:32
at 2013-05-15T12:32

By James
at 2013-05-20T01:18
at 2013-05-20T01:18

By Emily
at 2013-05-22T21:45
at 2013-05-22T21:45

By Delia
at 2013-05-27T09:29
at 2013-05-27T09:29

By Freda
at 2013-05-30T23:26
at 2013-05-30T23:26

By Steve
at 2013-05-31T16:20
at 2013-05-31T16:20

By Liam
at 2013-06-01T04:09
at 2013-06-01T04:09

By Dinah
at 2013-06-01T11:57
at 2013-06-01T11:57

By Caroline
at 2013-06-02T01:54
at 2013-06-02T01:54

By Blanche
at 2013-06-02T22:01
at 2013-06-02T22:01
Related Posts
交易的勝率

By Lily
at 2013-05-06T12:08
at 2013-05-06T12:08
你相信MC的回測分析嗎?

By Ingrid
at 2013-05-03T11:17
at 2013-05-03T11:17
程式交易的平台?

By Tristan Cohan
at 2013-05-01T22:06
at 2013-05-01T22:06
股票長天數分鐘線資料?

By Franklin
at 2013-05-01T22:00
at 2013-05-01T22:00
程式交易的平台?

By Yedda
at 2013-05-01T20:46
at 2013-05-01T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