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賣民幣衍生性商品 7家銀行恐遭懲處 - 銀行

By Rae
at 2014-04-02T14:21
at 2014-04-02T14:21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亂賣民幣衍生性商品 7家銀行恐遭懲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40402/35739505/
蘋果日報【廖珮君、林潔禎╱台北報導】
銀行亂賣人民幣衍生性商品給中小企業,遭央行和金管會聯手盯上,
據了解,其中又以永豐銀情節最嚴重、遭客訴最多,金管會已不排除祭出重懲。
永豐銀遭客訴最多
永豐銀副總陳亭如指出,金管會TMU(Treasury Marketing Unit,金融商品行銷業務部門
)檢查是例行性金檢,對於金檢後結果會在金管會指示、監督下配合調整與改正。
因客訴頻繁,金管會在3月大舉金檢7家銷售外匯衍生性商品業務量大的銀行,這7家包括
永豐銀、台北富邦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玉山銀和大眾銀。官員說,這7家
都有可能列入懲處名單。
據了解,這7家銀行主要缺失是,TMU對中小企業主銷售外匯衍生性商品時,多是替中小企
業主「套利」,等於鼓勵中小企業主去「對賭」人民幣匯率。
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就說,若企業主1年只有做500萬元生意,但卻做了1000萬元的外匯套
利「明顯不合理」,要了解是否銀行為了衝刺獲利,卻沒有了解客戶風險承擔能力。
據了解,銷售對象的中小企業主,雖符合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投資人條件,但銀行局
也討論,用「資產」定義是否合理,例如公司若去借錢,就可以膨脹資產。
據透露,這波客訴起因是,企業戶做套利賠錢後,想提前解約,但銀行對如何出場、處理
等和客戶權利義務有關事項,沒有約定清楚。
第2則是企業戶認為是被銀行誘導人民幣「鐵升、穩賺不賠」,才做選擇權交易,但賺錢
只有1倍價差、賠錢卻是雙倍,有被騙的感覺。
【新聞】 某大民營銀TMU業務 恐遭禁
2014-04-01 01:17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金管會聯手盯上銀行TMU(金融商品行銷)業務,金管會啟動TMU金檢後,央行
也針對TMU展開專案金檢,且在昨(31)日的金融聯繫會議指銀行TMU有非避險比重過高、
合約出現對投資者不利的不公平現象。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已鎖定一民營銀行,若情節嚴重,不排除停止該銀行TMU業務
。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就有兩家金控下銀行TMU客訴率不斷攀高,目前金管會初步完成
金檢,發現某一銀行有誘導中小企業客戶「賭外匯」,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明顯有利銀
行、不利消費者的情況,已要求銀行說明。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不少銀行TMU獲利占獲利的近兩成或更高,若銀行被禁止辦理TMU業
務,可能嚴重影響該銀行獲利。昨天傳出可能被央行和金管會盯上的銀行包括永豐銀和富
邦銀等TMU業務量較大的銀行,但主管機關不願證實,相關銀行也未回應。
金管會舉行與央行、農金局、存保等單位的金融聯繫會議,央行提出主動金檢TMU的情
況,要求金管會應強化銀行對消費者保障;金管會檢查局去年也已啟動一般金檢時的TMU
檢查,目前正在對七大TMU業務成長率高的銀行專案金檢。
金管會業務會報時,銀行局等也建議是否更緊縮銀行承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業務,但曾
銘宗表示,目前金融業務正在檢討鬆綁,又去限縮銀行發展空間,未必合適,主張只要抓
到銀行違反規定,就以銀行法61條重罰,即最重可能停止或暫停其業務,用個案檢視及處
理的方式取代通案限縮。
金管會初步鎖定一家中大型民營銀行,其TMU業務被發現有誘導中小企業客戶進行「賭
外匯」的傾向,即中小企業客戶不是實質上有外匯避險需求,且合約金額也與客戶營收、
外幣需求有明顯落差,沒有落實客戶風險分級。
第二即是這些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合約,被發現銀行「穩賺不賠」,但客戶風險極大
的情況,未盡消費者保護的責任,不符合「公平互惠」。
曾銘宗認為,只有守法、守紀律的銀行才能享有更多的金融開放,銀行只要有違反法規
、不保障消費者的地方,一旦被金管會抓到,就是重罰,停業務、暫停擴點等,好的銀行
才能繼續擴張業務及據點。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40401000119&cid=1209
--
【反黑箱!台灣2013年最大的守護台灣公民活動】
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4&key=4094
http://ppt.cc/jbyx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40402/35739505/
蘋果日報【廖珮君、林潔禎╱台北報導】
銀行亂賣人民幣衍生性商品給中小企業,遭央行和金管會聯手盯上,
據了解,其中又以永豐銀情節最嚴重、遭客訴最多,金管會已不排除祭出重懲。
永豐銀遭客訴最多
永豐銀副總陳亭如指出,金管會TMU(Treasury Marketing Unit,金融商品行銷業務部門
)檢查是例行性金檢,對於金檢後結果會在金管會指示、監督下配合調整與改正。
因客訴頻繁,金管會在3月大舉金檢7家銷售外匯衍生性商品業務量大的銀行,這7家包括
永豐銀、台北富邦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玉山銀和大眾銀。官員說,這7家
都有可能列入懲處名單。
據了解,這7家銀行主要缺失是,TMU對中小企業主銷售外匯衍生性商品時,多是替中小企
業主「套利」,等於鼓勵中小企業主去「對賭」人民幣匯率。
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就說,若企業主1年只有做500萬元生意,但卻做了1000萬元的外匯套
利「明顯不合理」,要了解是否銀行為了衝刺獲利,卻沒有了解客戶風險承擔能力。
據了解,銷售對象的中小企業主,雖符合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投資人條件,但銀行局
也討論,用「資產」定義是否合理,例如公司若去借錢,就可以膨脹資產。
據透露,這波客訴起因是,企業戶做套利賠錢後,想提前解約,但銀行對如何出場、處理
等和客戶權利義務有關事項,沒有約定清楚。
第2則是企業戶認為是被銀行誘導人民幣「鐵升、穩賺不賠」,才做選擇權交易,但賺錢
只有1倍價差、賠錢卻是雙倍,有被騙的感覺。
【新聞】 某大民營銀TMU業務 恐遭禁
2014-04-01 01:17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金管會聯手盯上銀行TMU(金融商品行銷)業務,金管會啟動TMU金檢後,央行
也針對TMU展開專案金檢,且在昨(31)日的金融聯繫會議指銀行TMU有非避險比重過高、
合約出現對投資者不利的不公平現象。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已鎖定一民營銀行,若情節嚴重,不排除停止該銀行TMU業務
。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就有兩家金控下銀行TMU客訴率不斷攀高,目前金管會初步完成
金檢,發現某一銀行有誘導中小企業客戶「賭外匯」,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明顯有利銀
行、不利消費者的情況,已要求銀行說明。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不少銀行TMU獲利占獲利的近兩成或更高,若銀行被禁止辦理TMU業
務,可能嚴重影響該銀行獲利。昨天傳出可能被央行和金管會盯上的銀行包括永豐銀和富
邦銀等TMU業務量較大的銀行,但主管機關不願證實,相關銀行也未回應。
金管會舉行與央行、農金局、存保等單位的金融聯繫會議,央行提出主動金檢TMU的情
況,要求金管會應強化銀行對消費者保障;金管會檢查局去年也已啟動一般金檢時的TMU
檢查,目前正在對七大TMU業務成長率高的銀行專案金檢。
金管會業務會報時,銀行局等也建議是否更緊縮銀行承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業務,但曾
銘宗表示,目前金融業務正在檢討鬆綁,又去限縮銀行發展空間,未必合適,主張只要抓
到銀行違反規定,就以銀行法61條重罰,即最重可能停止或暫停其業務,用個案檢視及處
理的方式取代通案限縮。
金管會初步鎖定一家中大型民營銀行,其TMU業務被發現有誘導中小企業客戶進行「賭
外匯」的傾向,即中小企業客戶不是實質上有外匯避險需求,且合約金額也與客戶營收、
外幣需求有明顯落差,沒有落實客戶風險分級。
第二即是這些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合約,被發現銀行「穩賺不賠」,但客戶風險極大
的情況,未盡消費者保護的責任,不符合「公平互惠」。
曾銘宗認為,只有守法、守紀律的銀行才能享有更多的金融開放,銀行只要有違反法規
、不保障消費者的地方,一旦被金管會抓到,就是重罰,停業務、暫停擴點等,好的銀行
才能繼續擴張業務及據點。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40401000119&cid=1209
--
【反黑箱!台灣2013年最大的守護台灣公民活動】
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4&key=4094
http://ppt.cc/jbyx
--
Tags:
銀行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靜止戶似乎被開通了!

By Rachel
at 2014-04-02T10:35
at 2014-04-02T10:35
HSBC Direct將整合走入歷史

By Susan
at 2014-04-01T22:33
at 2014-04-01T22:33
HSBC Direct將整合走入歷史

By Adele
at 2014-04-01T14:24
at 2014-04-01T14:24
台新網銀又有payeasy序號50元

By Zora
at 2014-04-01T09:23
at 2014-04-01T09:23
HSBC Direct將整合走入歷史

By Olive
at 2014-04-01T06:12
at 2014-04-01T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