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經濟大戰及我們的防衛之道 - 美元

By Jack
at 2009-05-04T11:51
at 2009-05-04T11:51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轉載自2009/4/13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23316357
羽匯軒(s大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
中美的經濟大戰及我們的防衛之道
最近中國一直在收購澳洲的礦業公司,昨天似乎又插手哈薩克的石油,證實中國其實準備
在跟美國打一場通膨大戰。美國主要的策略是「順水推舟的通膨策略」,就是利用這次衰
退的時機順理成章加大流動性,幾年之後製造出通膨泡沫,泡沫爆裂之後又造成像去年下
半年通貨緊縮(或者至少「去通膨」),利用這招的三溫暖策略三年後搞垮中國。不過中國
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但由於中國目前外匯儲備大部分綁死在美國國債,要是賣美國國債
轉換成其他資產的話,會造成手上剩餘的美國國債狂貶,要是不賣只能眼睜睜看著伯南客
這個大鬍子大搞美元貶值策略,因此中國等於說已經被逼到牆角,目前的應變策略只有以
下幾招:
1.收購原物料產業以及囤積原物料,建立低價儲備及控制這些原物料的部分定價權
2.建立黃金儲備,幾年之後利用黃金穩定物價和幣值
(事後回顧,其實中國再偷偷進行這招!)
3.自行戳破房地產泡沫,再利用國家力量打消銀行體系呆帳,徹底浴火重生
目前看來中國第二招和第三招的時機點都過了,但目前中國正在第一招鴨子划水,可惜
的是離中國最近的原物料大國—澳洲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一定會盡力抗拒中國收購其國內
資產,之前中國收購澳洲OZ Minerals Ltd.就被以國防理由否決,但中國最近的確在市場
上收購了一堆原物料儲備,包括銅及石油等等,這場通膨大戰雖然剛在起步,但之後想必
會很慘烈。
以上新聞請見:
中國插手哈薩克的石油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UOIM8lpvLrM
中國三月的石油進口暴增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xXWdWwRkaOM
關於我們如何在這場通膨大戰中不要受傷,策略請見這篇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23365518。
--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23316357
羽匯軒(s大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
中美的經濟大戰及我們的防衛之道
最近中國一直在收購澳洲的礦業公司,昨天似乎又插手哈薩克的石油,證實中國其實準備
在跟美國打一場通膨大戰。美國主要的策略是「順水推舟的通膨策略」,就是利用這次衰
退的時機順理成章加大流動性,幾年之後製造出通膨泡沫,泡沫爆裂之後又造成像去年下
半年通貨緊縮(或者至少「去通膨」),利用這招的三溫暖策略三年後搞垮中國。不過中國
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但由於中國目前外匯儲備大部分綁死在美國國債,要是賣美國國債
轉換成其他資產的話,會造成手上剩餘的美國國債狂貶,要是不賣只能眼睜睜看著伯南客
這個大鬍子大搞美元貶值策略,因此中國等於說已經被逼到牆角,目前的應變策略只有以
下幾招:
1.收購原物料產業以及囤積原物料,建立低價儲備及控制這些原物料的部分定價權
2.建立黃金儲備,幾年之後利用黃金穩定物價和幣值
(事後回顧,其實中國再偷偷進行這招!)
3.自行戳破房地產泡沫,再利用國家力量打消銀行體系呆帳,徹底浴火重生
目前看來中國第二招和第三招的時機點都過了,但目前中國正在第一招鴨子划水,可惜
的是離中國最近的原物料大國—澳洲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一定會盡力抗拒中國收購其國內
資產,之前中國收購澳洲OZ Minerals Ltd.就被以國防理由否決,但中國最近的確在市場
上收購了一堆原物料儲備,包括銅及石油等等,這場通膨大戰雖然剛在起步,但之後想必
會很慘烈。
以上新聞請見:
中國插手哈薩克的石油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UOIM8lpvLrM
中國三月的石油進口暴增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xXWdWwRkaOM
關於我們如何在這場通膨大戰中不要受傷,策略請見這篇
http://blog.xuite.net/sandpiper/FX/23365518。
--
All Comments

By Edwina
at 2009-05-05T05:22
at 2009-05-05T05:22

By Thomas
at 2009-05-07T18:05
at 2009-05-07T18:05

By Candice
at 2009-05-08T18:40
at 2009-05-08T18:40

By Valerie
at 2009-05-12T11:39
at 2009-05-12T11:39

By Susan
at 2009-05-12T18:12
at 2009-05-12T18:12

By Brianna
at 2009-05-15T23:19
at 2009-05-15T23:19

By Barb Cronin
at 2009-05-16T13:28
at 2009-05-16T13:28

By Callum
at 2009-05-17T00:44
at 2009-05-17T00:44

By Margaret
at 2009-05-20T20:57
at 2009-05-20T20:57

By Jacky
at 2009-05-21T18:26
at 2009-05-21T18:26

By Rosalind
at 2009-05-25T00:53
at 2009-05-25T00:53

By Caroline
at 2009-05-25T22:24
at 2009-05-25T22:24

By Elizabeth
at 2009-05-26T06:38
at 2009-05-26T06:38

By Poppy
at 2009-05-27T00:25
at 2009-05-27T00:25

By Ophelia
at 2009-05-30T14:11
at 2009-05-30T14:11

By Doris
at 2009-06-03T18:16
at 2009-06-03T18:16
Related Posts
關於外匯交易平台的"雜訊"

By Connor
at 2009-05-04T10:10
at 2009-05-04T10:10
可以請有經驗的大大提供交易經濟商嗎

By Frederic
at 2009-05-03T22:43
at 2009-05-03T22:43
關於外匯交易平台的"雜訊"

By Edward Lewis
at 2009-05-03T17:55
at 2009-05-03T17:55
美國財政部下周將標售公債710億美元 金額創新高

By Gilbert
at 2009-04-30T12:39
at 2009-04-30T12:39
請問有人在cmsfx下單嗎? 謝謝!

By Hazel
at 2009-04-30T10:18
at 2009-04-30T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