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最壞時刻恐未到「三駕馬車」死 - 股票

By Noah
at 2020-03-16T22:16
at 2020-03-16T22:16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reurl.cc/WdLV7x
2.原文內容:
【中國經濟】最壞時刻恐未到 「三駕馬車」死火或預示首季GDP衰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國經濟承受衝擊已浮現。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今年首兩月主
要經濟數據,消費、工業及投資「三駕馬車」均呈現嚴重負增長,形勢不僅差過2003年沙
士,更可能是1970年代以來最糟糕。中國今年首季GDP或已成定局,而疫情全球大爆發、
環球經濟出現驚濤駭浪,中國最差情況恐還未出現。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主要數據如下: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降20.5%(市場預期上漲2.8%)
工業增加值按年下降13.5%(市場預期上漲1.5%)
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24.5%(市場預期上漲0.8%)
只要翻查歷史紀錄,便會發現內地今年首兩月「三駕馬車」經濟數據,是官方自九十年代
初有紀錄以來最差,也就是比2003年沙士瘟疫時更差;大面積和深度的負增長,預示中國
今年首GDP有極大可能負增長。
事實上,市場普遍持守這種觀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的即時分析就
指出,一季度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大了。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則預期,中國首季
度GDP會介乎-5%至-2%不等。
分析師:中國首季度GDP恐-5%至-2%不等
儘管統計局解讀首兩月數據時,稱疫情對經濟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但事
實真的能如此樂觀?恐未必然!
關鍵的悲觀因素是,內地首兩個月的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出現逾兩成的「暴力」負增長,
主要是受國內封城防疫、建築停工影響,是內部因素使然;而工業增加值負增長幅度相對
小,即-14%左右,主因是外需市場仍在,只要工廠能開工、可延續生產及出口。
但這格局已在變化。隨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歐洲、美國及日本、乃至新興市面全面出
現瘟疫,環球經濟風高浪急,外需市場必定受嚴重打擊。顯然,中國如內需不能超乎想像
、甚至奇跡地反彈,而外需市場又深受挫傷,中國經濟豈能樂觀?
持這種觀點的,包括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他指出,內地的復工復產
之際,卻遭遇到海外疫情蔓延,這會對中國經濟帶來二次衝擊。
全球大流行 中國經濟內外需俱傷
其中體現於:原來預計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國內經濟就能夠V型反轉,但現在海外供應鏈可
能暫時還跟不上,即便國內復工了,中間品也跟不上、供應鏈跟不上,國內還是沒辦法達
到真實的生產能力。
而且今年外需整體可能會比較糟糕,跟出口相關的行業和企業可能就會有很大壓力。
這意味著就算中國經濟數據3月有反彈,也可能不是快速探底的反彈,而是低迷中的弱反
彈;二季度V型反轉預期,會有所減弱;更悲觀是中國經濟仍未見底,最壞情況尚未出現
。
一般相信,隨著美國聯儲突然降息救經濟,加上中國經濟陰霾不散,都拓寬了中國後續穩
增長的政策空間。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很慘烈的數據阿
2月份中國城鎮失業率也大增
也有些文章說前兩月GDP恐負增長13%
疫情重創之下
跌勢深不見底
--
--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reurl.cc/WdLV7x
2.原文內容:
【中國經濟】最壞時刻恐未到 「三駕馬車」死火或預示首季GDP衰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國經濟承受衝擊已浮現。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今年首兩月主
要經濟數據,消費、工業及投資「三駕馬車」均呈現嚴重負增長,形勢不僅差過2003年沙
士,更可能是1970年代以來最糟糕。中國今年首季GDP或已成定局,而疫情全球大爆發、
環球經濟出現驚濤駭浪,中國最差情況恐還未出現。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主要數據如下: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降20.5%(市場預期上漲2.8%)
工業增加值按年下降13.5%(市場預期上漲1.5%)
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24.5%(市場預期上漲0.8%)
只要翻查歷史紀錄,便會發現內地今年首兩月「三駕馬車」經濟數據,是官方自九十年代
初有紀錄以來最差,也就是比2003年沙士瘟疫時更差;大面積和深度的負增長,預示中國
今年首GDP有極大可能負增長。
事實上,市場普遍持守這種觀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的即時分析就
指出,一季度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大了。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則預期,中國首季
度GDP會介乎-5%至-2%不等。
分析師:中國首季度GDP恐-5%至-2%不等
儘管統計局解讀首兩月數據時,稱疫情對經濟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但事
實真的能如此樂觀?恐未必然!
關鍵的悲觀因素是,內地首兩個月的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出現逾兩成的「暴力」負增長,
主要是受國內封城防疫、建築停工影響,是內部因素使然;而工業增加值負增長幅度相對
小,即-14%左右,主因是外需市場仍在,只要工廠能開工、可延續生產及出口。
但這格局已在變化。隨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歐洲、美國及日本、乃至新興市面全面出
現瘟疫,環球經濟風高浪急,外需市場必定受嚴重打擊。顯然,中國如內需不能超乎想像
、甚至奇跡地反彈,而外需市場又深受挫傷,中國經濟豈能樂觀?
持這種觀點的,包括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他指出,內地的復工復產
之際,卻遭遇到海外疫情蔓延,這會對中國經濟帶來二次衝擊。
全球大流行 中國經濟內外需俱傷
其中體現於:原來預計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國內經濟就能夠V型反轉,但現在海外供應鏈可
能暫時還跟不上,即便國內復工了,中間品也跟不上、供應鏈跟不上,國內還是沒辦法達
到真實的生產能力。
而且今年外需整體可能會比較糟糕,跟出口相關的行業和企業可能就會有很大壓力。
這意味著就算中國經濟數據3月有反彈,也可能不是快速探底的反彈,而是低迷中的弱反
彈;二季度V型反轉預期,會有所減弱;更悲觀是中國經濟仍未見底,最壞情況尚未出現
。
一般相信,隨著美國聯儲突然降息救經濟,加上中國經濟陰霾不散,都拓寬了中國後續穩
增長的政策空間。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很慘烈的數據阿
2月份中國城鎮失業率也大增
也有些文章說前兩月GDP恐負增長13%
疫情重創之下
跌勢深不見底
--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20-03-17T02:00
at 2020-03-17T02:00

By Jacky
at 2020-03-20T07:21
at 2020-03-20T07:21

By Ursula
at 2020-03-20T13:34
at 2020-03-20T13:34

By Connor
at 2020-03-25T05:12
at 2020-03-25T05:12

By Leila
at 2020-03-26T19:19
at 2020-03-26T19:19

By Madame
at 2020-03-30T17:50
at 2020-03-30T17:50

By Madame
at 2020-04-02T08:32
at 2020-04-02T08:32

By Audriana
at 2020-04-03T00:20
at 2020-04-03T00:20

By Frederic
at 2020-04-04T08:59
at 2020-04-04T08:59

By Emily
at 2020-04-08T11:07
at 2020-04-08T11:07

By Charlie
at 2020-04-08T19:51
at 2020-04-08T19:51

By Liam
at 2020-04-09T04:03
at 2020-04-09T04:03

By Ina
at 2020-04-11T23:20
at 2020-04-11T23:20

By Vanessa
at 2020-04-12T17:39
at 2020-04-12T17:39

By Ophelia
at 2020-04-15T15:56
at 2020-04-15T15:56

By Enid
at 2020-04-17T17:02
at 2020-04-17T17:02

By Eden
at 2020-04-18T11:44
at 2020-04-18T11:44

By Damian
at 2020-04-18T14:32
at 2020-04-18T14:32

By Olive
at 2020-04-22T10:49
at 2020-04-22T10:49

By Cara
at 2020-04-25T16:59
at 2020-04-25T16:59

By Jake
at 2020-04-26T18:18
at 2020-04-26T18:18

By Brianna
at 2020-05-01T01:04
at 2020-05-01T01:04

By Emma
at 2020-05-04T02:54
at 2020-05-04T02:54
Related Posts
問一個非常非常菜的問題

By Charlotte
at 2020-03-16T22:10
at 2020-03-16T22:10
大家不消費,熱錢到處跑,會怎樣?

By Victoria
at 2020-03-16T22:10
at 2020-03-16T22:10
聯準會降息救市美股不領情 道瓊開盤崩跌2

By Necoo
at 2020-03-16T22:07
at 2020-03-16T22:07
台積電 多

By Jessica
at 2020-03-16T22:02
at 2020-03-16T22:02
聯準會降息救市美股不領情 道瓊開盤崩跌2

By David
at 2020-03-16T22:00
at 2020-03-16T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