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全力反制美國? - 股票
By Dora
at 2020-08-24T23:58
at 2020-08-24T23:58
Table of Contents
說真的你是不是搞不懂
什麼是gdp
什麼是薪水
gdp漲幅原則上跟薪水漲幅很接近
但是意義差很多
gdp有點類似企業的財務報表
要做出美好的營業額很簡單
但是要賺錢就要靠真本事
還有你的數據真的很有問題
中國什麼時候人均gdp有1萬5美金了
連1萬都沒有
台灣目前是2萬3-4左右
今年不知道
也許會降一點
原則就是不要把中國說得那麼神
也不要把中國當做吳下阿蒙
有些台灣人真的很神經病
世界那麼大
幹嘛整天圍著中國轉
好像中國吃香蕉皮你就會吃人嵾一樣
※ 引述《alanwon (SiuyoFabierre)》之銘言:
: 習一開始可能真的想中美爭霸
: 正如他ㄧ開始想搞人民幣國際化
: 想搞一帶一路
: 想搞雄安新區
: 想搞足球霸權
: 想搞全面小康..
: 現在我覺得更多的是
: 想穩固政權
: 人民仇美 什麼都美國的錯
: 產業沒升級 打壓華為
: 人民薪資停滯 美國打壓
: 製造業外流 貿易戰
: 物價暴漲 美國QE
: 事實上 中國根本問題在自以爲計畫經濟
: 首先 中國gdp絕對造假
: 你中國大概6億農民 人均三千鎂就不錯
: 你城市人口要人均1.5萬鎂以上才捕的齊
: 北上廣深才7000萬人 而且又不是每個都華為工程師
: 他們基本薪資一萬出頭 服務業多半低薪
: 一線都不一定人均1.5萬鎂了
: 三線以下到18線小縣城最好有人均1.5萬鎂
: 其實他們商界 官員都公開吐槽他們統計局了
: 城市人均一萬鎂可能真的 carry農村還有一萬鎂
: 打個7、8折比較合理
: 再來 gdp的問題 其實是資源的錯配
: 比如獨山縣1600億 你水泥鋼筋等等有讓廠商賺
: 但你產出誰用到?
: 過程等於紀錄1600億gdp送錢給鋼筋水泥廠
: 但這是無效的需求 最後廠商拿到錢擴廠又形成浪費 因為本來就沒這需求
: 同時社會流通的貨幣變多 造成通膨 只是灌到房產沒有都顯示在數據上
: 越蓋基建發的貨幣越多人民越窮
: 中國的gdp很大建築在做虛工
: 人民實際很窮 消費佔gdp39% 低於普遍6成左右
: 外國人對中國消費力的崇拜 只是因為中國人最瞧不起中國貨 讓外資賺到怕而已
: 美國市值超過一兆的 大概有200家 同期德國大概20家
: 這兩百家 主要是 藥業 軟體 金融投資 再來半導體 接著才是工業 零售等等
: 至於自動化機器 目前日本領先
: 美日佔據了未來趨勢產業
: 中國騰訊阿里 大概一半是服務業只是用平台當媒介
: 剩下的多半國企 金融 地產 基建 能源 原物料等
: 出了個抖音華為就很自豪
: 先不說半導體技術被美國掐手上
: 中國有的 人家是一片海
: 而且早就提前佈局
: 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 大概是家電行業吧
: 先進產業都被別人掐手上
: 而低端製造又隨人力成本高產業外流
: 可以預見10年後 中國老人爆增
: 會開始靠北要向美國繳藥稅
: 然後搞個新藥大耀進...
: 中國向來就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 中國唯一的優勢只剩手段沒有底線
: 連人口紅利也將變人口負債
: 1955年2004万 65歲
: 1956年2004万
: 1957年1502万
: 1958年1928万
: 1959年1665万
: 1960年1381万 60歲
: 1961年1187万
: 以下開始井噴
: -----------------------------
: 1962年2491万
: 1963年3000万
: 1964年2759万
: 1965年2748万 55歲
: 1966年2795万
: 1967年2593万
: 1968年2795万
: 1969年2752万
: 1970年2774万 50歲
: 中國退休年齡60歲 因大饑荒 中國目前退休人口剛好是最少的時候 未來十年會增加至
少5
: 0%
: 如果還要考量退休金不被通膨吃掉 光養老金支出足夠讓財政急遽惡化
: 更重要的是 家裡若老人有慢性病 甚至臥床 家庭消費力就會立刻停滯
: 其實今年經濟又是靠基建 消費上半年是負增長了
: 而美國則是先進國中出生率最高的 移民數最多的 且退休制度行之有年 人口對經濟衝
擊
: 小
: 而全球只要人口老化 不管德國韓國 經濟都只能跪
: 不過套句之前聽他們那邊投資大老的話
: 經濟增長有統計局我不擔心太差呵呵
: 總之 我想中國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中美的實力差距
: 那不是一點半點
: 中美爭霸只是假議題 用來顧政權而已
--
什麼是gdp
什麼是薪水
gdp漲幅原則上跟薪水漲幅很接近
但是意義差很多
gdp有點類似企業的財務報表
要做出美好的營業額很簡單
但是要賺錢就要靠真本事
還有你的數據真的很有問題
中國什麼時候人均gdp有1萬5美金了
連1萬都沒有
台灣目前是2萬3-4左右
今年不知道
也許會降一點
原則就是不要把中國說得那麼神
也不要把中國當做吳下阿蒙
有些台灣人真的很神經病
世界那麼大
幹嘛整天圍著中國轉
好像中國吃香蕉皮你就會吃人嵾一樣
※ 引述《alanwon (SiuyoFabierre)》之銘言:
: 習一開始可能真的想中美爭霸
: 正如他ㄧ開始想搞人民幣國際化
: 想搞一帶一路
: 想搞雄安新區
: 想搞足球霸權
: 想搞全面小康..
: 現在我覺得更多的是
: 想穩固政權
: 人民仇美 什麼都美國的錯
: 產業沒升級 打壓華為
: 人民薪資停滯 美國打壓
: 製造業外流 貿易戰
: 物價暴漲 美國QE
: 事實上 中國根本問題在自以爲計畫經濟
: 首先 中國gdp絕對造假
: 你中國大概6億農民 人均三千鎂就不錯
: 你城市人口要人均1.5萬鎂以上才捕的齊
: 北上廣深才7000萬人 而且又不是每個都華為工程師
: 他們基本薪資一萬出頭 服務業多半低薪
: 一線都不一定人均1.5萬鎂了
: 三線以下到18線小縣城最好有人均1.5萬鎂
: 其實他們商界 官員都公開吐槽他們統計局了
: 城市人均一萬鎂可能真的 carry農村還有一萬鎂
: 打個7、8折比較合理
: 再來 gdp的問題 其實是資源的錯配
: 比如獨山縣1600億 你水泥鋼筋等等有讓廠商賺
: 但你產出誰用到?
: 過程等於紀錄1600億gdp送錢給鋼筋水泥廠
: 但這是無效的需求 最後廠商拿到錢擴廠又形成浪費 因為本來就沒這需求
: 同時社會流通的貨幣變多 造成通膨 只是灌到房產沒有都顯示在數據上
: 越蓋基建發的貨幣越多人民越窮
: 中國的gdp很大建築在做虛工
: 人民實際很窮 消費佔gdp39% 低於普遍6成左右
: 外國人對中國消費力的崇拜 只是因為中國人最瞧不起中國貨 讓外資賺到怕而已
: 美國市值超過一兆的 大概有200家 同期德國大概20家
: 這兩百家 主要是 藥業 軟體 金融投資 再來半導體 接著才是工業 零售等等
: 至於自動化機器 目前日本領先
: 美日佔據了未來趨勢產業
: 中國騰訊阿里 大概一半是服務業只是用平台當媒介
: 剩下的多半國企 金融 地產 基建 能源 原物料等
: 出了個抖音華為就很自豪
: 先不說半導體技術被美國掐手上
: 中國有的 人家是一片海
: 而且早就提前佈局
: 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 大概是家電行業吧
: 先進產業都被別人掐手上
: 而低端製造又隨人力成本高產業外流
: 可以預見10年後 中國老人爆增
: 會開始靠北要向美國繳藥稅
: 然後搞個新藥大耀進...
: 中國向來就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 中國唯一的優勢只剩手段沒有底線
: 連人口紅利也將變人口負債
: 1955年2004万 65歲
: 1956年2004万
: 1957年1502万
: 1958年1928万
: 1959年1665万
: 1960年1381万 60歲
: 1961年1187万
: 以下開始井噴
: -----------------------------
: 1962年2491万
: 1963年3000万
: 1964年2759万
: 1965年2748万 55歲
: 1966年2795万
: 1967年2593万
: 1968年2795万
: 1969年2752万
: 1970年2774万 50歲
: 中國退休年齡60歲 因大饑荒 中國目前退休人口剛好是最少的時候 未來十年會增加至
少5
: 0%
: 如果還要考量退休金不被通膨吃掉 光養老金支出足夠讓財政急遽惡化
: 更重要的是 家裡若老人有慢性病 甚至臥床 家庭消費力就會立刻停滯
: 其實今年經濟又是靠基建 消費上半年是負增長了
: 而美國則是先進國中出生率最高的 移民數最多的 且退休制度行之有年 人口對經濟衝
擊
: 小
: 而全球只要人口老化 不管德國韓國 經濟都只能跪
: 不過套句之前聽他們那邊投資大老的話
: 經濟增長有統計局我不擔心太差呵呵
: 總之 我想中國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中美的實力差距
: 那不是一點半點
: 中美爭霸只是假議題 用來顧政權而已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20-08-26T09:27
at 2020-08-26T09:27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8-30T19:00
at 2020-08-30T19:00
By Kyle
at 2020-09-03T12:53
at 2020-09-03T12:53
By Hamiltion
at 2020-09-05T16:52
at 2020-09-05T16:52
By Brianna
at 2020-09-07T12:01
at 2020-09-07T12:01
By Poppy
at 2020-09-09T23:48
at 2020-09-09T23:48
By Kyle
at 2020-09-14T18:57
at 2020-09-14T18:57
By Tom
at 2020-09-17T03:50
at 2020-09-17T03:50
By Una
at 2020-09-20T18:17
at 2020-09-20T18:17
By Charlie
at 2020-09-25T03:11
at 2020-09-25T03:11
By Daniel
at 2020-09-27T16:55
at 2020-09-27T16:55
By Eden
at 2020-10-01T10:32
at 2020-10-01T10:32
By Olivia
at 2020-10-04T23:22
at 2020-10-04T23:22
By Ethan
at 2020-10-09T03:16
at 2020-10-09T03:16
By Hedy
at 2020-10-11T03:39
at 2020-10-11T03:39
By Audriana
at 2020-10-15T20:44
at 2020-10-15T20:44
By Christine
at 2020-10-18T14:51
at 2020-10-18T14:51
By Dinah
at 2020-10-22T16:13
at 2020-10-22T16:13
By Rosalind
at 2020-10-25T09:04
at 2020-10-25T09:04
By Joseph
at 2020-10-28T09:37
at 2020-10-28T09:37
By Linda
at 2020-10-31T16:53
at 2020-10-31T16:53
By Margaret
at 2020-11-03T15:30
at 2020-11-03T15:30
By Isla
at 2020-11-07T23:46
at 2020-11-07T23:46
By Gary
at 2020-11-08T19:23
at 2020-11-08T19:23
By Selena
at 2020-11-13T18:36
at 2020-11-13T18:36
By Hedda
at 2020-11-15T15:16
at 2020-11-15T15:16
By Elizabeth
at 2020-11-16T00:21
at 2020-11-16T00:21
By Frederica
at 2020-11-18T19:39
at 2020-11-18T19:39
By Lily
at 2020-11-23T08:26
at 2020-11-23T08:26
By Rebecca
at 2020-11-23T11:36
at 2020-11-23T11:36
By Oliver
at 2020-11-28T04:35
at 2020-11-28T04:35
By Enid
at 2020-12-01T17:50
at 2020-12-01T17:50
By Ethan
at 2020-12-03T19:51
at 2020-12-03T19:51
By Hazel
at 2020-12-08T06:45
at 2020-12-08T06:45
By Zenobia
at 2020-12-10T21:01
at 2020-12-10T21:01
By Necoo
at 2020-12-11T08:12
at 2020-12-11T08:12
By Sierra Rose
at 2020-12-15T21:17
at 2020-12-15T21:17
By Suhail Hany
at 2020-12-17T09:29
at 2020-12-17T09:29
By Oscar
at 2020-12-18T11:59
at 2020-12-18T11:59
By Andy
at 2020-12-23T04:37
at 2020-12-23T04:37
By Catherine
at 2020-12-24T09:45
at 2020-12-24T09:45
By Joe
at 2020-12-24T13:51
at 2020-12-24T13:51
By Isabella
at 2020-12-26T23:46
at 2020-12-26T23:46
By Joe
at 2020-12-27T03:26
at 2020-12-27T03:26
By Jacob
at 2020-12-28T15:39
at 2020-12-28T15:39
By Blanche
at 2021-01-01T21:50
at 2021-01-01T21:50
By Dora
at 2021-01-04T18:16
at 2021-01-04T18:16
By Yuri
at 2021-01-07T22:13
at 2021-01-07T22:13
By Olga
at 2021-01-12T20:06
at 2021-01-12T20:06
By Doris
at 2021-01-14T00:48
at 2021-01-14T00:48
By Olga
at 2021-01-18T04:46
at 2021-01-18T04:46
By Charlotte
at 2021-01-19T20:58
at 2021-01-19T20:58
By Thomas
at 2021-01-22T14:01
at 2021-01-22T14:01
By Brianna
at 2021-01-23T21:26
at 2021-01-23T21:26
By Hardy
at 2021-01-24T23:18
at 2021-01-24T23:18
By Damian
at 2021-01-26T20:02
at 2021-01-26T20:02
By Heather
at 2021-01-29T19:06
at 2021-01-29T19:06
Related Posts
三星華城晶圓工廠兩名員工確診:全球存儲
By Anthony
at 2020-08-24T23:07
at 2020-08-24T23:07
1315達新 滿手現金 低調多
By Zora
at 2020-08-24T22:33
at 2020-08-24T22:33
大疆無人機禁令暫停 美國ITC等待PTAB決定
By Ula
at 2020-08-24T22:30
at 2020-08-24T22:30
略談合一
By Liam
at 2020-08-24T22:21
at 2020-08-24T22:21
追加127億元資金 裕隆.鴻海合資公司可望
By Queena
at 2020-08-24T21:47
at 2020-08-24T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