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款年增長率39年最低 錢哪去了? - 股票

By Heather
at 2018-10-02T10:37
at 2018-10-02T10:37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1/n10754103.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李心茹綜合報導)
中共央行近期數據顯示,今年8月,大陸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年增8.3%,創39年來最低。近10年間,城鄉居民存款增速從18%下滑到了7%左右。有專家稱,「中共刻意製造的通貨膨脹,掠奪了人民的財產」。
據《新京報》報導,與存款增速的整體下滑相比,中國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為嚴重,截至2018年7月底,全國住戶存款總計692371.85億元人民幣,較上月減少2932億元,今年4月的住戶存款更是出現1.32萬億元的大跳水。居民似乎越來越不熱衷存錢了。
很多網民回應:「沒錢怎麼存?」;「錢都在中共手上,存個毛?」;「被賣地和賣房的合夥掏空了,哪還有錢存?」
房貸「吃掉」一半工資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資產的73.6%為房產。而在工薪家庭裡,房產占了78.2%。
「房貸就吃掉我一半的工資,剩下的還要支撐我的日常生活,月收入3萬,每個月能存下來兩三千塊錢都算是多的了。」在北京有3年工作經驗的佳佳(化名)說。
大家普遍認為:最近這幾年,不只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升,連三四線的小城市房價也飆升了。大部分人的工資收入,不到房價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河南沁陽網民稱:一年光景,房價從3000左右漲到4000左右。工資沒有漲一分仍然2000,養老金卻多繳了。近期生活必需品飛漲……
除了房貸,在大城市生活的房租成本也消耗了年輕人的一大筆收入。7月底,北京房租同比上漲了25.6%,部分地段的漲幅接近40%。
「上個月連續租了3年的房子到期,房租一次性漲了500塊,一年的房租漲到3.6萬左右。」京城北漂一族趙瓊(化名)深感來自房租壓力,想存錢很困難了。
掙的錢都哪去了?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屬溫和水平。對於官方的數據,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曾表示,北京很多生活消費品的上漲可能已經達到40%,確實感到官方數據不靠譜。
有網民稱;「利息能比得上通貨膨脹嗎?」「平均每5年貶值一半的貨幣有儲蓄的必要嗎?」「把錢存入中國銀行,等於把自己的血汗白白被政府注水稀釋。自己拚死拚活流的血汗錢,哪裡趕得上政府巨大的印錢水泵注得快啊。」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共刻意製造的通貨膨脹,掠奪了中國人民的財產。
謝田說:「中共製造的通貨膨脹,讓百姓覺得不值得存錢了,存了也白費,或者更糟糕,雖然中國百姓從骨子裡還是要存錢的。」
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花銷有哪些?你掙的錢都去哪裡了?在廣東打工的網民稱:「月薪一萬,住公司單人宿舍,房租水電200多,一個月吃飯500多,每個月寄7500給老婆,她和女兒在廣西老家住自建房,母女2人平均月花3000元。我本人就是獨生子,但是我仍然不敢要二胎,目前就是靠親戚幫襯,外加啃老……」
有老年網民稱:「物價年年瘋漲,工資14年才漲,14年爬坡越爬越累越爬越被瘋狂的物價甩在後面,1996年心臟病退,2018年至本月2448元。老公3340元,患了癌症加中風偏癱,水果屬於奢侈品、晚間買點便宜的,每天兩老各一個做晚餐配饅頭吃。肉魚蛋類嚴控。可買可不買統統不買,非買不可權衡再三,很艱難。唯一電視機很老了不能遙控,過一天算一天,只要沒有感覺很嚴重的病就拖一天算一天吧。」
居民存款減少的隱患
不久前,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公開表示,「中國居民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赤字部門,後果很嚴重」,引發關注。
謝田表示,居民儲蓄降低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對中國未來的負面影響,還有投資的降低,會有長遠的負面效應。」
3.心得/評論:
中國人的錢有非常大一部分都套在房產裡,
同時官方一直在用高負債刺激經濟高速發展:
超發貨幣(貨幣放水)→高負債→高投資→經濟高速增長
在這種扭曲的資本循環下,造成中國房市只能漲、不能跌。
更別說中國政府有一堆規則從人民買房的過程中摳出錢來,
買一次房除房價外還可以被摳個五六七八次錢;
還好中國人的觀念也都很配合、寧願吃土也要買房,
於是房市狂漲、收入卻一樣低,結果就是存款每年遞減,
現在已經到了即便吃土也買不起房的時候。
所以泡泡終究有破的一天、中國房市已撐不了太久,
看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萬科最近動作頻頻就知道;
而這種情況下崩盤的影響絕對比日本當年嚴重百倍。
--
「川普總統天天看大紀元」 真實報導獲讚賞
http://tinyurl.com/y9tpd2r2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1/n10754103.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李心茹綜合報導)
中共央行近期數據顯示,今年8月,大陸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年增8.3%,創39年來最低。近10年間,城鄉居民存款增速從18%下滑到了7%左右。有專家稱,「中共刻意製造的通貨膨脹,掠奪了人民的財產」。
據《新京報》報導,與存款增速的整體下滑相比,中國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為嚴重,截至2018年7月底,全國住戶存款總計692371.85億元人民幣,較上月減少2932億元,今年4月的住戶存款更是出現1.32萬億元的大跳水。居民似乎越來越不熱衷存錢了。
很多網民回應:「沒錢怎麼存?」;「錢都在中共手上,存個毛?」;「被賣地和賣房的合夥掏空了,哪還有錢存?」
房貸「吃掉」一半工資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資產的73.6%為房產。而在工薪家庭裡,房產占了78.2%。
「房貸就吃掉我一半的工資,剩下的還要支撐我的日常生活,月收入3萬,每個月能存下來兩三千塊錢都算是多的了。」在北京有3年工作經驗的佳佳(化名)說。
大家普遍認為:最近這幾年,不只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升,連三四線的小城市房價也飆升了。大部分人的工資收入,不到房價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河南沁陽網民稱:一年光景,房價從3000左右漲到4000左右。工資沒有漲一分仍然2000,養老金卻多繳了。近期生活必需品飛漲……
除了房貸,在大城市生活的房租成本也消耗了年輕人的一大筆收入。7月底,北京房租同比上漲了25.6%,部分地段的漲幅接近40%。
「上個月連續租了3年的房子到期,房租一次性漲了500塊,一年的房租漲到3.6萬左右。」京城北漂一族趙瓊(化名)深感來自房租壓力,想存錢很困難了。
掙的錢都哪去了?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屬溫和水平。對於官方的數據,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曾表示,北京很多生活消費品的上漲可能已經達到40%,確實感到官方數據不靠譜。
有網民稱;「利息能比得上通貨膨脹嗎?」「平均每5年貶值一半的貨幣有儲蓄的必要嗎?」「把錢存入中國銀行,等於把自己的血汗白白被政府注水稀釋。自己拚死拚活流的血汗錢,哪裡趕得上政府巨大的印錢水泵注得快啊。」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共刻意製造的通貨膨脹,掠奪了中國人民的財產。
謝田說:「中共製造的通貨膨脹,讓百姓覺得不值得存錢了,存了也白費,或者更糟糕,雖然中國百姓從骨子裡還是要存錢的。」
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花銷有哪些?你掙的錢都去哪裡了?在廣東打工的網民稱:「月薪一萬,住公司單人宿舍,房租水電200多,一個月吃飯500多,每個月寄7500給老婆,她和女兒在廣西老家住自建房,母女2人平均月花3000元。我本人就是獨生子,但是我仍然不敢要二胎,目前就是靠親戚幫襯,外加啃老……」
有老年網民稱:「物價年年瘋漲,工資14年才漲,14年爬坡越爬越累越爬越被瘋狂的物價甩在後面,1996年心臟病退,2018年至本月2448元。老公3340元,患了癌症加中風偏癱,水果屬於奢侈品、晚間買點便宜的,每天兩老各一個做晚餐配饅頭吃。肉魚蛋類嚴控。可買可不買統統不買,非買不可權衡再三,很艱難。唯一電視機很老了不能遙控,過一天算一天,只要沒有感覺很嚴重的病就拖一天算一天吧。」
居民存款減少的隱患
不久前,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公開表示,「中國居民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赤字部門,後果很嚴重」,引發關注。
謝田表示,居民儲蓄降低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對中國未來的負面影響,還有投資的降低,會有長遠的負面效應。」
3.心得/評論:
中國人的錢有非常大一部分都套在房產裡,
同時官方一直在用高負債刺激經濟高速發展:
超發貨幣(貨幣放水)→高負債→高投資→經濟高速增長
在這種扭曲的資本循環下,造成中國房市只能漲、不能跌。
更別說中國政府有一堆規則從人民買房的過程中摳出錢來,
買一次房除房價外還可以被摳個五六七八次錢;
還好中國人的觀念也都很配合、寧願吃土也要買房,
於是房市狂漲、收入卻一樣低,結果就是存款每年遞減,
現在已經到了即便吃土也買不起房的時候。
所以泡泡終究有破的一天、中國房市已撐不了太久,
看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萬科最近動作頻頻就知道;
而這種情況下崩盤的影響絕對比日本當年嚴重百倍。
--
「川普總統天天看大紀元」 真實報導獲讚賞
http://tinyurl.com/y9tpd2r2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18-10-02T18:22
at 2018-10-02T18:22

By Olga
at 2018-10-04T02:18
at 2018-10-04T02:18

By Kelly
at 2018-10-05T23:48
at 2018-10-05T23:48

By Dinah
at 2018-10-07T17:27
at 2018-10-07T17:27

By Isla
at 2018-10-08T17:27
at 2018-10-08T17:27

By Lauren
at 2018-10-09T11:11
at 2018-10-09T11:11

By Rebecca
at 2018-10-11T13:30
at 2018-10-11T13:30

By Yedda
at 2018-10-12T08:22
at 2018-10-12T08:22

By Xanthe
at 2018-10-14T13:42
at 2018-10-14T13:42

By Cara
at 2018-10-15T13:53
at 2018-10-15T13:53

By Leila
at 2018-10-18T11:00
at 2018-10-18T11:00

By Poppy
at 2018-10-19T01:09
at 2018-10-19T01:09

By Sandy
at 2018-10-22T05:02
at 2018-10-22T05:02

By Queena
at 2018-10-24T08:28
at 2018-10-24T08:28

By Caroline
at 2018-10-28T13:31
at 2018-10-28T13:31

By Irma
at 2018-10-31T19:41
at 2018-10-31T19:41

By Dora
at 2018-11-04T16:41
at 2018-11-04T16:41

By Liam
at 2018-11-06T02:27
at 2018-11-06T02:27

By Ina
at 2018-11-07T13:35
at 2018-11-07T13:35

By Annie
at 2018-11-09T04:58
at 2018-11-09T04:58

By Ula
at 2018-11-13T15:14
at 2018-11-13T15:14

By Sarah
at 2018-11-15T12:12
at 2018-11-15T12:12

By Kyle
at 2018-11-18T22:42
at 2018-11-18T22:42

By Oscar
at 2018-11-22T01:44
at 2018-11-22T01:44

By Brianna
at 2018-11-22T11:21
at 2018-11-22T11:21

By Ida
at 2018-11-26T12:00
at 2018-11-26T12:00

By Gary
at 2018-11-30T05:39
at 2018-11-30T05:39

By Zenobia
at 2018-12-02T21:28
at 2018-12-02T21:28

By Ingrid
at 2018-12-02T23:38
at 2018-12-02T23:38

By Carol
at 2018-12-06T11:07
at 2018-12-06T11:07

By Vanessa
at 2018-12-07T07:25
at 2018-12-07T07:25

By Heather
at 2018-12-11T08:51
at 2018-12-11T08:51

By Caroline
at 2018-12-13T04:32
at 2018-12-13T04:32

By Ula
at 2018-12-16T00:46
at 2018-12-16T00:46

By Emma
at 2018-12-18T17:28
at 2018-12-18T17:28

By John
at 2018-12-23T17:18
at 2018-12-23T17:18

By Selena
at 2018-12-24T22:06
at 2018-12-24T22:06

By Jake
at 2018-12-28T23:44
at 2018-12-28T23:44

By Lily
at 2018-12-31T08:13
at 2018-12-31T08:13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1-03T08:12
at 2019-01-03T08:12

By Eden
at 2019-01-06T03:55
at 2019-01-06T03:55

By Regina
at 2019-01-08T21:09
at 2019-01-08T21:09

By Ingrid
at 2019-01-13T16:31
at 2019-01-13T16:31

By Noah
at 2019-01-17T19:16
at 2019-01-17T19:16

By Elvira
at 2019-01-20T18:04
at 2019-01-20T18:04

By Yedda
at 2019-01-23T16:41
at 2019-01-23T16:41

By Elvira
at 2019-01-23T19:01
at 2019-01-23T19:01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1-26T14:16
at 2019-01-26T14:16

By Isla
at 2019-01-30T20:03
at 2019-01-30T20:03

By Kyle
at 2019-02-01T14:02
at 2019-02-01T14:02

By Yuri
at 2019-02-05T10:33
at 2019-02-05T10:33

By Rebecca
at 2019-02-07T23:19
at 2019-02-07T23:19

By Yuri
at 2019-02-09T16:28
at 2019-02-09T16:28

By Eden
at 2019-02-09T21:04
at 2019-02-09T21:04

By Agnes
at 2019-02-11T07:22
at 2019-02-11T07:22
Related Posts
上海商銀股票競標?

By Kama
at 2018-10-02T10:26
at 2018-10-02T10:26
3231緯創 多

By Megan
at 2018-10-02T09:49
at 2018-10-02T09:49
朋友的操作手法

By Iris
at 2018-10-02T09:48
at 2018-10-02T09:48
川普:中共急切想要對話 但又不好好準備

By Connor
at 2018-10-02T09:26
at 2018-10-02T09:26
英特爾看旺 概念股加溫

By Yedda
at 2018-10-02T09:09
at 2018-10-02T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