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強化「全面戰略協作」美國擔憂:中俄 - 股票

By Selena
at 2019-06-07T18:19
at 2019-06-07T18:19
Table of Contents
https://www.storm.mg/article/1364407
中俄強化「全面戰略協作」美國擔憂:中俄協調行動,美國面臨兩線作戰
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正酣之際,高調訪問俄羅斯並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習近平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宣布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還宣示共同維護全球
戰略穩定,在國際事務上貢獻「中俄方案」。在北京與莫斯科軸心強化之際,美國與中俄
關係同時惡化引發美國安全專家的關切。他們尤其擔心中俄之間採取協調性的戰略行動,
從而使美國不得不同時在東歐和西太平洋面臨兩線作戰。
中美貿易戰正酣,習近平高調出訪俄羅斯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的國是訪問正值中俄兩國建交70周年,是他在中美交惡以
及美俄關係繼續處於低谷時進行訪問,也是他在中美兩國展開新一輪貿易戰之後的首次重
要出訪。
除了國是訪問,習近平還率領隨行的1000多名官員和商界人士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成為這個俄羅斯年度投資論壇的主角,而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因為俄羅斯今年2月
逮捕一名美國投資銀行家而抵制這次論壇。
中俄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在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雙方發表了《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
明》。聲明列出了當前中俄關係的主要特徵:高度的政治互信;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
合作機制;內容豐富、具有戰略意義的務實合作;堅實的世代友好民意基礎以及密切有效
的國際協調。
克里姆林宮公布的數據顯示,中俄貿易去年幾乎成長了25%,總貿易額達到1008億美元,
突破了1000億美元的關口。
從貢獻「中國方案」到「中俄方案」
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時說,當前的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身處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中方願意同俄方共同努力,在國際事務中貢獻更多的「中俄方
案」。
在訪問期間,習近平與普京除了宣布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外,還宣示要共
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習近平說,這項聲明「在當前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體現了「中俄
的擔當精神和兩國戰略協作的積極效應」。
俄羅斯公司與華為簽署5G合約
在雙方簽署的經濟合作協議中,特別引人矚目的是俄羅斯最大運營商俄羅斯移動電信系統
公司(MTS)與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簽署的5G合約。美國目前正以安全為由全力阻止其他
國家使用華為設備。MTS總裁兼執行長孔亞(Alexey Kornya)在一份聲明中說,與華為的
協議不僅可以為俄羅斯開發出商用5G網絡,還將「為俄羅斯和中國間發展更加緊密的經濟
關係做出貢獻」。
習近平:普京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4年在莫斯科因吞併克里米亞而受到西方經濟制裁與孤立之際宣布向亞
洲轉向,之後中俄關係出現顯著改善。
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這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也是
2013年以來第八次訪問俄羅斯。習近平與普京會面的次數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領導人之間
的見面次數。習近平在接受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的典禮上說:「普京是中
國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也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習近平在中俄與美國的關係都持續緊張的時候訪問俄羅斯,凸顯
了北京與莫斯科軸心的強化。
杜如松:特別擔憂中俄協調戰略行動
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院的布魯金斯─耶魯博士後研究員杜如松(Rush Doshi)對中俄之間
日益密切的合作感到擔憂。
他日前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一個研討會上談到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時表示:「我們看到,從
1990年代中期開始,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就在穩步上升,這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我
認為,目前這種關係有更多軍事方面的內容。在通常的武器銷售以外,我聽說雙方在電子
戰領域也進行更多訓練。這是我很擔心的事。我最關切的是雙方之間的協調性戰略行動。
如果我們看到中國在東海採取行動而俄羅斯同時在波羅的海採取行動的話,那麼我們就面
臨著兩條戰線的問題。」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跨大西洋安全計畫的高級研究員坎代爾─泰勒(Andrea
Kendall-Taylor)和美國國際共和黨研究所的高級顧問沙爾曼(David Shullman)指出,
中俄雙方在投資、運輸、航天導航以及開發具有潛在軍事應用的敏感技術等領域都在密切
合作。在他們看來,中俄關係的日益密切的確給美國軍方帶來潛在的挑戰。
他們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說,「這兩個國家可能永遠也不會建立正式的軍事聯盟,
但他們可能以令美國頭痛的方式聯合行動。例如,中國可能會在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
的同時採取積極舉措,支持其在南海的主權要求。美國軍隊將難以有效應對這兩種戰略。
」
歐漢龍:美國應避免對小規模衝突做出過度反應
布魯金斯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認為,美國需要避免他所稱的
「釣魚島悖論」,亦即對小規模或是厲害關係不大的衝突做出過度反應;以避免在東歐和
西太平洋兩條戰線上同時對付俄羅斯和中國。
這位安全問題專家日前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避免做出過度反應)最主要是因為你不
希望看到局勢惡化與大國戰爭,也因為你不能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西太平洋,從而為普
京提供在波羅的海為所欲為的機會。」
在他看來,美國既需採取外交手段,也需展現軍事決心,二者缺一不可,無法相互替代。
羅德:美在美中俄三角關係中的地位惡化
前美國駐華大使羅德(Winston Lord)也對美國在美中俄三角關係中的劣勢地位感到擔憂
,儘管他不認為中俄會建立長期同盟關係。
羅德日前在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參加座談會時表示,1969年蘇聯陳兵中俄邊境,儘管華盛
頓與北京當時並沒有外交關係,但美國總統尼克森與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決定站在中國一
邊,就是出於這樣一個戰略考量,即在美中俄這個三角關係中,美國和這兩個國家的關係
要比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好。
他說:「不幸的是,今天的情況正好相反。在今天的三角關係中,我們處於最糟糕的狀態
。我不認為中俄會建立長期的聯盟,矛盾太多了。但很明顯,在這個三角關係中,我們現
在的狀態比40年前差了很多。」
厄哈德:中俄永遠也不會走到一起
不過,華盛頓的防務研究機構長期戰略集團負責防務戰略的副主席厄哈德(Thomas
Erhard)說,在大家都在談論美國必須避免俄羅斯和中國走到一起,但他想要的恰恰相反
。
他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研討會上說:「我希望我們能夠在戰略上務實和讓人害怕,從而促
使他們走到一起。他們真的是很糟糕的朋友。他們不擅長做彼此的朋友。他們都記憶 著
持續了上千年的敵意。他們永遠也不會走到一起。我對他們目前的日益接近一點也不介意
。」(相關報導:誰是北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最新研究:俄羅斯西伯利亞神秘古代人可望
解開謎團!|更多文章)
這位擔任過國防部高級戰略顧問的專家同時表示,美國需要盡可能加強對中國和俄羅斯這
兩個戰略競爭對手瞭解的深度與精細度,這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
軍事層面。在他看來,美國對中國與俄羅斯的瞭解,遠遠不如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的瞭解
comment:
1. 美國就像國際社會上的惡霸,要聯合其他人孤立別人
結果自己被國際社會孤立
2. 中美貿易戰不會太久,抓準川普跪下前的時機,大舉進場買陸股
替自己提早規劃財務自由的美好生活
--
吾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http://tinyurl.com/nqprycc
--
中俄強化「全面戰略協作」美國擔憂:中俄協調行動,美國面臨兩線作戰
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正酣之際,高調訪問俄羅斯並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習近平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宣布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還宣示共同維護全球
戰略穩定,在國際事務上貢獻「中俄方案」。在北京與莫斯科軸心強化之際,美國與中俄
關係同時惡化引發美國安全專家的關切。他們尤其擔心中俄之間採取協調性的戰略行動,
從而使美國不得不同時在東歐和西太平洋面臨兩線作戰。
中美貿易戰正酣,習近平高調出訪俄羅斯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的國是訪問正值中俄兩國建交70周年,是他在中美交惡以
及美俄關係繼續處於低谷時進行訪問,也是他在中美兩國展開新一輪貿易戰之後的首次重
要出訪。
除了國是訪問,習近平還率領隨行的1000多名官員和商界人士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成為這個俄羅斯年度投資論壇的主角,而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因為俄羅斯今年2月
逮捕一名美國投資銀行家而抵制這次論壇。
中俄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在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雙方發表了《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
明》。聲明列出了當前中俄關係的主要特徵:高度的政治互信;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
合作機制;內容豐富、具有戰略意義的務實合作;堅實的世代友好民意基礎以及密切有效
的國際協調。
克里姆林宮公布的數據顯示,中俄貿易去年幾乎成長了25%,總貿易額達到1008億美元,
突破了1000億美元的關口。
從貢獻「中國方案」到「中俄方案」
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時說,當前的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身處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中方願意同俄方共同努力,在國際事務中貢獻更多的「中俄方
案」。
在訪問期間,習近平與普京除了宣布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外,還宣示要共
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習近平說,這項聲明「在當前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體現了「中俄
的擔當精神和兩國戰略協作的積極效應」。
俄羅斯公司與華為簽署5G合約
在雙方簽署的經濟合作協議中,特別引人矚目的是俄羅斯最大運營商俄羅斯移動電信系統
公司(MTS)與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簽署的5G合約。美國目前正以安全為由全力阻止其他
國家使用華為設備。MTS總裁兼執行長孔亞(Alexey Kornya)在一份聲明中說,與華為的
協議不僅可以為俄羅斯開發出商用5G網絡,還將「為俄羅斯和中國間發展更加緊密的經濟
關係做出貢獻」。
習近平:普京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4年在莫斯科因吞併克里米亞而受到西方經濟制裁與孤立之際宣布向亞
洲轉向,之後中俄關係出現顯著改善。
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這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也是
2013年以來第八次訪問俄羅斯。習近平與普京會面的次數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領導人之間
的見面次數。習近平在接受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的典禮上說:「普京是中
國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也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習近平在中俄與美國的關係都持續緊張的時候訪問俄羅斯,凸顯
了北京與莫斯科軸心的強化。
杜如松:特別擔憂中俄協調戰略行動
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院的布魯金斯─耶魯博士後研究員杜如松(Rush Doshi)對中俄之間
日益密切的合作感到擔憂。
他日前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一個研討會上談到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時表示:「我們看到,從
1990年代中期開始,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就在穩步上升,這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我
認為,目前這種關係有更多軍事方面的內容。在通常的武器銷售以外,我聽說雙方在電子
戰領域也進行更多訓練。這是我很擔心的事。我最關切的是雙方之間的協調性戰略行動。
如果我們看到中國在東海採取行動而俄羅斯同時在波羅的海採取行動的話,那麼我們就面
臨著兩條戰線的問題。」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跨大西洋安全計畫的高級研究員坎代爾─泰勒(Andrea
Kendall-Taylor)和美國國際共和黨研究所的高級顧問沙爾曼(David Shullman)指出,
中俄雙方在投資、運輸、航天導航以及開發具有潛在軍事應用的敏感技術等領域都在密切
合作。在他們看來,中俄關係的日益密切的確給美國軍方帶來潛在的挑戰。
他們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說,「這兩個國家可能永遠也不會建立正式的軍事聯盟,
但他們可能以令美國頭痛的方式聯合行動。例如,中國可能會在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
的同時採取積極舉措,支持其在南海的主權要求。美國軍隊將難以有效應對這兩種戰略。
」
歐漢龍:美國應避免對小規模衝突做出過度反應
布魯金斯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認為,美國需要避免他所稱的
「釣魚島悖論」,亦即對小規模或是厲害關係不大的衝突做出過度反應;以避免在東歐和
西太平洋兩條戰線上同時對付俄羅斯和中國。
這位安全問題專家日前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避免做出過度反應)最主要是因為你不
希望看到局勢惡化與大國戰爭,也因為你不能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西太平洋,從而為普
京提供在波羅的海為所欲為的機會。」
在他看來,美國既需採取外交手段,也需展現軍事決心,二者缺一不可,無法相互替代。
羅德:美在美中俄三角關係中的地位惡化
前美國駐華大使羅德(Winston Lord)也對美國在美中俄三角關係中的劣勢地位感到擔憂
,儘管他不認為中俄會建立長期同盟關係。
羅德日前在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參加座談會時表示,1969年蘇聯陳兵中俄邊境,儘管華盛
頓與北京當時並沒有外交關係,但美國總統尼克森與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決定站在中國一
邊,就是出於這樣一個戰略考量,即在美中俄這個三角關係中,美國和這兩個國家的關係
要比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好。
他說:「不幸的是,今天的情況正好相反。在今天的三角關係中,我們處於最糟糕的狀態
。我不認為中俄會建立長期的聯盟,矛盾太多了。但很明顯,在這個三角關係中,我們現
在的狀態比40年前差了很多。」
厄哈德:中俄永遠也不會走到一起
不過,華盛頓的防務研究機構長期戰略集團負責防務戰略的副主席厄哈德(Thomas
Erhard)說,在大家都在談論美國必須避免俄羅斯和中國走到一起,但他想要的恰恰相反
。
他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研討會上說:「我希望我們能夠在戰略上務實和讓人害怕,從而促
使他們走到一起。他們真的是很糟糕的朋友。他們不擅長做彼此的朋友。他們都記憶 著
持續了上千年的敵意。他們永遠也不會走到一起。我對他們目前的日益接近一點也不介意
。」(相關報導:誰是北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最新研究:俄羅斯西伯利亞神秘古代人可望
解開謎團!|更多文章)
這位擔任過國防部高級戰略顧問的專家同時表示,美國需要盡可能加強對中國和俄羅斯這
兩個戰略競爭對手瞭解的深度與精細度,這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
軍事層面。在他看來,美國對中國與俄羅斯的瞭解,遠遠不如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的瞭解
comment:
1. 美國就像國際社會上的惡霸,要聯合其他人孤立別人
結果自己被國際社會孤立
2. 中美貿易戰不會太久,抓準川普跪下前的時機,大舉進場買陸股
替自己提早規劃財務自由的美好生活
--
吾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http://tinyurl.com/nqprycc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Oliver
at 2019-06-11T08:31
at 2019-06-11T08:31

By Emma
at 2019-06-14T12:31
at 2019-06-14T12:31

By Carol
at 2019-06-18T13:14
at 2019-06-18T13:14

By Leila
at 2019-06-22T18:11
at 2019-06-22T18:11

By Charlie
at 2019-06-27T16:23
at 2019-06-27T16:23

By Vanessa
at 2019-06-29T02:11
at 2019-06-29T02:11

By Lydia
at 2019-06-30T07:24
at 2019-06-30T07:24

By Sandy
at 2019-07-03T23:25
at 2019-07-03T23:25

By Donna
at 2019-07-06T06:53
at 2019-07-06T06:53

By Ula
at 2019-07-09T02:21
at 2019-07-09T02:21

By Donna
at 2019-07-11T08:23
at 2019-07-11T08:23

By Hazel
at 2019-07-12T15:14
at 2019-07-12T15:14

By Margaret
at 2019-07-13T04:56
at 2019-07-13T04:56

By Xanthe
at 2019-07-13T18:20
at 2019-07-13T18:20

By Candice
at 2019-07-17T07:54
at 2019-07-17T07:54

By Suhail Hany
at 2019-07-19T18:57
at 2019-07-19T18:57

By Lucy
at 2019-07-20T20:41
at 2019-07-20T20:41

By Thomas
at 2019-07-23T03:49
at 2019-07-23T03:49

By Quanna
at 2019-07-26T22:07
at 2019-07-26T22:07

By Linda
at 2019-07-30T00:52
at 2019-07-30T00:52

By Hamiltion
at 2019-07-31T05:54
at 2019-07-31T05:54

By Hazel
at 2019-08-01T15:53
at 2019-08-01T15:53

By Kama
at 2019-08-04T01:30
at 2019-08-04T01:30

By Eartha
at 2019-08-07T13:23
at 2019-08-07T13:23

By Kristin
at 2019-08-09T20:09
at 2019-08-09T20:09

By Zenobia
at 2019-08-13T07:40
at 2019-08-13T07:40

By George
at 2019-08-13T11:16
at 2019-08-13T11:16

By George
at 2019-08-15T04:09
at 2019-08-15T04:09

By Bennie
at 2019-08-18T21:52
at 2019-08-18T21:52

By Madame
at 2019-08-23T17:57
at 2019-08-23T17:57

By Cara
at 2019-08-26T16:03
at 2019-08-26T16:03

By Annie
at 2019-08-28T20:12
at 2019-08-28T20:12

By Heather
at 2019-09-01T23:07
at 2019-09-01T23:07

By Heather
at 2019-09-03T04:49
at 2019-09-03T04:49

By Michael
at 2019-09-04T14:39
at 2019-09-04T14:39

By Olga
at 2019-09-08T12:06
at 2019-09-08T12:06

By Oscar
at 2019-09-13T00:37
at 2019-09-13T00:37

By Odelette
at 2019-09-16T20:10
at 2019-09-16T20:10

By Thomas
at 2019-09-21T08:36
at 2019-09-21T08:36

By Joe
at 2019-09-25T22:45
at 2019-09-25T22:45

By Gilbert
at 2019-09-27T12:13
at 2019-09-27T12:13

By Zenobia
at 2019-09-29T12:58
at 2019-09-29T12:58

By Connor
at 2019-09-29T18:34
at 2019-09-29T18:34

By Brianna
at 2019-10-04T01:51
at 2019-10-04T01:51

By Adele
at 2019-10-06T20:31
at 2019-10-06T20:31

By Eden
at 2019-10-10T02:43
at 2019-10-10T02:43

By Adele
at 2019-10-10T08:45
at 2019-10-10T08:45

By Regina
at 2019-10-12T15:49
at 2019-10-12T15:49

By Queena
at 2019-10-14T19:03
at 2019-10-14T19:03

By Yedda
at 2019-10-19T18:38
at 2019-10-19T18:38

By Victoria
at 2019-10-22T05:34
at 2019-10-22T05:34

By Leila
at 2019-10-22T21:17
at 2019-10-22T21:17

By Emily
at 2019-10-23T13:45
at 2019-10-23T13:45

By Eartha
at 2019-10-24T15:54
at 2019-10-24T15:54

By Iris
at 2019-10-26T17:21
at 2019-10-26T17:21

By Elizabeth
at 2019-10-29T02:23
at 2019-10-29T02:23

By Jake
at 2019-10-31T15:34
at 2019-10-31T15:34

By Agatha
at 2019-11-03T21:59
at 2019-11-03T21:59

By Elizabeth
at 2019-11-04T01:46
at 2019-11-04T01:46

By Elizabeth
at 2019-11-08T13:25
at 2019-11-08T13:25

By Andrew
at 2019-11-09T22:11
at 2019-11-09T22:11

By Mason
at 2019-11-13T21:10
at 2019-11-13T21:10

By Vanessa
at 2019-11-17T07:40
at 2019-11-17T07:40

By Christine
at 2019-11-19T21:13
at 2019-11-19T21:13

By Poppy
at 2019-11-21T15:48
at 2019-11-21T15:48

By Frederica
at 2019-11-23T04:14
at 2019-11-23T04:14

By Steve
at 2019-11-27T17:15
at 2019-11-27T17:15

By Poppy
at 2019-11-30T14:24
at 2019-11-30T14:24

By Hardy
at 2019-12-02T11:27
at 2019-12-02T11:27

By Yuri
at 2019-12-06T18:29
at 2019-12-06T18:29

By Edwina
at 2019-12-07T17:01
at 2019-12-07T17:01

By Catherine
at 2019-12-12T12:35
at 2019-12-12T12:35
Related Posts
經濟部盼鬆綁7休1 勞動部下周三討論

By Mia
at 2019-06-07T17:58
at 2019-06-07T17:58
中國重整鋼鐵業 寶武將與馬鋼合併 產量

By Sierra Rose
at 2019-06-07T16:43
at 2019-06-07T16:43
經濟部盼鬆綁7休1 勞動部下周三討論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6-07T15:50
at 2019-06-07T15:50
1909榮成 空 反彈拉紅都是空點必勝

By Ingrid
at 2019-06-07T15:33
at 2019-06-07T15:33
開票結果超過雙門檻!長榮空服取得罷工權

By Victoria
at 2019-06-07T15:26
at 2019-06-07T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