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崩盤理論 - 股票

By Anonymous
at 2018-08-21T19:49
at 2018-08-21T19:4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iger (瘋狂米哥)》之銘言:
: ※ 引述《gdchess (飄弈)》之銘言:
: : 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台股不會崩盤,為什麼葉倫敢說這輩子都不會看到股災
: : 後來想想其實滿有道理的,因為股災時資金大量投入時會產生資產翻倍,如果
: : 股市作手或黑手(很有錢的人想成一個人),散戶集結體也想成一個人,那股市作手
: : 不可能製造出一個散戶必贏的趨勢,所以股市永遠會波動,且過高拉回,過低上漲,
: : 所以股勢必勝的方式就是在低點大量買入股票,在高點大量賣出股票,
: 為什麼最近會有一堆這種害人的文啊
: 股市大跌當下的氛圍,就是每個人都悲觀到覺得不應該買股票了
: 本多之所以終勝是因為本厚到放股市也沒關係
: 一般散戶錢不多,看到大股災早就會撤資金
: 人踩人,才是崩盤的開始
: 每次看到這種上帝視角真的無言…
我來說說金融海嘯到現在的觀察。
先排除因為實體毀滅造成的金融崩盤。戰爭、地震、隕石……如果直接把社會經濟
活動摧毀了,別談護盤,直接開始重建吧。
但如果是因為對金融資產的安全性失去信心,因而出現大量拋售,其實還真能說已
經無法造成股災。因為這十年來,美歐日央行已經實驗了很多種方式,可以直接把
大量,不,海量現金直接注入經濟體內,確保流動性無虞。而流動性,是最容易恢
復信心的方式。
就像台灣二、三十年前,經常發生基層金融機構遭擠兌,被擠兌的農會、信合社,
必然要擺出成堆成堆的現金,供人提領,通常一兩天風波就會平息。這些資金是自
己的嗎?當然不是,都是政府緊急調撥支援的。如果政府袖手旁觀,機構拉下鐵門
不給提款,風波反而會愈演愈烈。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政府可以立即注入海量現金,來維持債市、股市的流動性。不
過還有兩個問題,也許是我孤陋寡聞,目前暫時還不知道怎麼解決。
一是匯率如何調整而不打擊實體經濟。資金流動如果牽涉到換匯,以目前各央行的
協議,在重大危機前是無能為力的。例如中國的企業和民眾想把手上人民幣換成外
幣保值的話,別說人行的外匯儲備不夠用,美歐日央行也未必能生出這麼多錢供兌
換。勢必要以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方式,來反映人民幣的真實價值。但這不可能不衝
擊實體經濟,不然人行完全可以放手。
二是政府介入後如何退場。目前看來美國可以照計劃逐步退場,但歐日似乎看不見
能退場的時間。政府退場後遭遇危機,可以再來一次。但在退場前就又遭遇危機的
話……
所以如果還有金融危機,美國的應對能力應該還是最高的。而歐日,乃至其他小型
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還是會有救不起來的崩盤危機。
--
: ※ 引述《gdchess (飄弈)》之銘言:
: : 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台股不會崩盤,為什麼葉倫敢說這輩子都不會看到股災
: : 後來想想其實滿有道理的,因為股災時資金大量投入時會產生資產翻倍,如果
: : 股市作手或黑手(很有錢的人想成一個人),散戶集結體也想成一個人,那股市作手
: : 不可能製造出一個散戶必贏的趨勢,所以股市永遠會波動,且過高拉回,過低上漲,
: : 所以股勢必勝的方式就是在低點大量買入股票,在高點大量賣出股票,
: 為什麼最近會有一堆這種害人的文啊
: 股市大跌當下的氛圍,就是每個人都悲觀到覺得不應該買股票了
: 本多之所以終勝是因為本厚到放股市也沒關係
: 一般散戶錢不多,看到大股災早就會撤資金
: 人踩人,才是崩盤的開始
: 每次看到這種上帝視角真的無言…
我來說說金融海嘯到現在的觀察。
先排除因為實體毀滅造成的金融崩盤。戰爭、地震、隕石……如果直接把社會經濟
活動摧毀了,別談護盤,直接開始重建吧。
但如果是因為對金融資產的安全性失去信心,因而出現大量拋售,其實還真能說已
經無法造成股災。因為這十年來,美歐日央行已經實驗了很多種方式,可以直接把
大量,不,海量現金直接注入經濟體內,確保流動性無虞。而流動性,是最容易恢
復信心的方式。
就像台灣二、三十年前,經常發生基層金融機構遭擠兌,被擠兌的農會、信合社,
必然要擺出成堆成堆的現金,供人提領,通常一兩天風波就會平息。這些資金是自
己的嗎?當然不是,都是政府緊急調撥支援的。如果政府袖手旁觀,機構拉下鐵門
不給提款,風波反而會愈演愈烈。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政府可以立即注入海量現金,來維持債市、股市的流動性。不
過還有兩個問題,也許是我孤陋寡聞,目前暫時還不知道怎麼解決。
一是匯率如何調整而不打擊實體經濟。資金流動如果牽涉到換匯,以目前各央行的
協議,在重大危機前是無能為力的。例如中國的企業和民眾想把手上人民幣換成外
幣保值的話,別說人行的外匯儲備不夠用,美歐日央行也未必能生出這麼多錢供兌
換。勢必要以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方式,來反映人民幣的真實價值。但這不可能不衝
擊實體經濟,不然人行完全可以放手。
二是政府介入後如何退場。目前看來美國可以照計劃逐步退場,但歐日似乎看不見
能退場的時間。政府退場後遭遇危機,可以再來一次。但在退場前就又遭遇危機的
話……
所以如果還有金融危機,美國的應對能力應該還是最高的。而歐日,乃至其他小型
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還是會有救不起來的崩盤危機。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harlotte
at 2018-08-23T01:43
at 2018-08-23T01:43

By Candice
at 2018-08-26T00:59
at 2018-08-26T00:59

By Necoo
at 2018-08-26T06:11
at 2018-08-26T06:11

By Leila
at 2018-08-27T20:56
at 2018-08-27T20:56

By Lauren
at 2018-08-29T04:24
at 2018-08-29T04:24

By Victoria
at 2018-09-02T04:42
at 2018-09-02T04:42

By Poppy
at 2018-09-07T02:29
at 2018-09-07T02:29

By Agatha
at 2018-09-11T22:45
at 2018-09-11T22:45

By Sarah
at 2018-09-13T05:42
at 2018-09-13T05:42

By Franklin
at 2018-09-16T12:42
at 2018-09-16T12:42

By Jack
at 2018-09-18T08:02
at 2018-09-18T08:02

By Oliver
at 2018-09-19T01:25
at 2018-09-19T01:25

By Charlie
at 2018-09-21T02:21
at 2018-09-21T02:21

By Vanessa
at 2018-09-23T23:07
at 2018-09-23T23:07

By Quintina
at 2018-09-26T00:53
at 2018-09-26T00:5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9-30T10:04
at 2018-09-30T10:04

By Ina
at 2018-10-04T09:20
at 2018-10-04T09:20

By Zora
at 2018-10-07T22:25
at 2018-10-07T22:25

By Damian
at 2018-10-12T06:28
at 2018-10-12T06:28

By Lauren
at 2018-10-16T13:30
at 2018-10-16T13:30

By Agnes
at 2018-10-17T11:48
at 2018-10-17T11:48

By Barb Cronin
at 2018-10-21T23:40
at 2018-10-21T23:40

By Aaliyah
at 2018-10-22T14:08
at 2018-10-22T14:08

By Barb Cronin
at 2018-10-25T10:40
at 2018-10-25T10:40

By Hedwig
at 2018-10-30T00:22
at 2018-10-30T00:22

By Kama
at 2018-10-30T13:00
at 2018-10-30T13:00

By Mary
at 2018-10-31T23:59
at 2018-10-31T23:59

By Genevieve
at 2018-11-03T06:42
at 2018-11-03T06:42

By Lily
at 2018-11-07T18:15
at 2018-11-07T18:15

By Puput
at 2018-11-10T18:07
at 2018-11-10T18:07

By Barb Cronin
at 2018-11-15T09:00
at 2018-11-15T09:00

By Rachel
at 2018-11-15T20:09
at 2018-11-15T20:09

By Doris
at 2018-11-16T14:51
at 2018-11-16T14:51

By Ula
at 2018-11-20T19:50
at 2018-11-20T19:50

By Jacky
at 2018-11-25T17:42
at 2018-11-25T17:42

By Hedda
at 2018-11-26T12:32
at 2018-11-26T12:32

By Catherine
at 2018-11-30T04:16
at 2018-11-30T04:16

By Annie
at 2018-12-02T03:36
at 2018-12-02T03:36

By Emma
at 2018-12-04T18:26
at 2018-12-04T18:26

By Yedda
at 2018-12-06T05:01
at 2018-12-06T05:01

By Genevieve
at 2018-12-06T20:06
at 2018-12-06T20:06

By Quanna
at 2018-12-07T09:12
at 2018-12-07T09:12

By Freda
at 2018-12-07T13:58
at 2018-12-07T13:58

By Ida
at 2018-12-11T15:36
at 2018-12-11T15:36

By Joseph
at 2018-12-15T09:03
at 2018-12-15T09:03

By Odelette
at 2018-12-17T11:53
at 2018-12-17T11:53

By Heather
at 2018-12-21T18:52
at 2018-12-21T18:52

By Adele
at 2018-12-22T03:27
at 2018-12-22T03:27

By Hardy
at 2018-12-24T10:49
at 2018-12-24T10:49

By Anthony
at 2018-12-24T12:35
at 2018-12-24T12:35

By Bethany
at 2018-12-25T19:02
at 2018-12-25T19:02
Related Posts
重押空 太陽能10家公司

By Xanthe
at 2018-08-21T18:51
at 2018-08-21T18:51
蘋果股價恐大跌23% 理由竟是iX太夯

By Candice
at 2018-08-21T18:42
at 2018-08-21T18:42
3026 禾伸堂

By Oscar
at 2018-08-21T18:10
at 2018-08-21T18:10
1402遠東新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8-21T17:38
at 2018-08-21T17:38
電巴新黑馬 凱勝綠能業績衝

By Lily
at 2018-08-21T17:22
at 2018-08-21T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