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孟晚舟?中國政府警告科技產業「沒 - 股票

By Kelly
at 2018-12-13T14:46
at 2018-12-13T14:46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4023?=pq
2.原文內容:
下一個孟晚舟?中國政府警告科技產業「沒事別去美國」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遭逮捕後獲交保,也引發中國科技業人士自危。《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有在中國較敏感的科技產業公司任職的研究人
員已被示警,有鑒於孟案,若非必要就「不要到美國去」,似乎深怕成為下一個孟晚舟。
《南華早報》報導,據匿名的爆料者透露,有內部備忘錄呼籲中國相關產業的研究員,到
美國的行程能閃則閃,若萬不得已必須踏入美國的土地,最好記得移除手機、筆電等設備
內的「敏感資訊」,以防萬一。
11月間《南華早報》也曾報導,美國駐北京的使館撤銷了部分中美關係專業研究員的10年
多次入境簽證,這些研究員大多在政府支持的機構任職,而美國對這項簽證的收緊措施並
未多做說明原因,引發外界揣測。
2名消息人士指,美國海關甚至會對部分研究員的電腦、手機實施檢查。一名頻繁往來太
平洋兩岸的學者表示,近期美國變換的態度人憂心,尤其對中國一下合作、一下翻臉,可
能導致美國對中國的全面圍堵戰略。
中國企業人士憂赴美時落難
「華為公主」孟晚舟在1日遭加拿大應美方的要求下逮捕,並已於11日交保獲釋,未來有
可能因涉嫌詐欺、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遭引渡至美國。此事爆發迄今,中、美兩國的
企業人士都備感擔憂,《南華早報》引述一名業務橫跨東南亞、非洲的中國企業主管表示
,孟案讓自己與同業對於出國都感到不安。
美國與中國近期才剛達成90天的貿易休兵,蜜月期都還沒好好開始,孟晚舟事件就讓兩國
因科技安全議題再度瀕臨撕破臉。報導指出,有中國企業人士表示,若美國的司法巨手不
斷外延、孟晚舟又真的被美國引渡,恐怕會令中國企業只敢待在中國,以免羊入虎口。
這名企業人士的擔憂到底會不會成真?孟晚舟會面對遭引渡入美的命運嗎?根據《美國有
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自從孟晚舟遭初步逮補後,有60天的期限提出正式的引渡
要求,並交付相關支持文件給加拿大。
之後,加拿大司法部有30天的時間評估美方的資料,並在許可舉行引渡聽證會後,交由法
官決定是否接受美國的引渡要求。CNN報導,決定是否引渡的程序可能會拖上數個月;以
目前時程來看,孟晚舟須在2019年2月6日再度走上法院。
孟晚舟讓科技業人士產生「家裡蹲」情結,情形不只影響中國,美國企業界也傳出對赴中
出行卻步。據《南華早報》,美國科技業巨頭思科(Cisco)7日對員工發出電郵,要求減
少到中國的「非必要」行程,原因正是擔心中國會藉機拿美國人開刀,報復孟晚舟的落難
。有思科在美員工表示,的確收到該電郵,其限制力也即刻生效,但思科表示,雖然確實
發出電郵,但為「對部分員工的誤傳。」
前加拿大外交官被捕後 加外長:有第二人失聯中
美國企業的擔心或許不是沒道理。10日間,一名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
)突在中國被國安人員逮捕拘留,中國也不願透露康明凱的下落。康明凱現為國際非政府
推動反衝突的「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高級顧問。康明凱被捕
隔天,《路透》(Reuters)引述消息指出,美國正再考慮是否警告國人赴中。
據《衛報》援引中國官媒的說法,康明凱是由於從事「傷害中國國家安全」之活動遭到逮
捕、訊問。加拿大政府目前不願直接將此事,與孟晚舟案連結一塊。但另一方面,前加拿
大駐中國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s)11日接受加拿大媒體訪問時,表示「對中國,
沒有巧合這件事」,直言中國的目的就是對加國政府施壓。
繼康明凱被捕後,加拿大外交部長惠里蘭(Chrystia Freeland)表示,可能已有另一名
加拿大公民,在孟案爆發之後被中國訊問。《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惠里蘭12日
表示,一名加拿大人先前聯繫加國官員,因為他遭到中國當局「問問題」;此後加拿大無
法和他取得聯繫,正在積極確認他的下落與狀況,也已和中國官方、其家屬接洽。
貿易戰才休兵 孟案恐又引發美中互相報復
中國對美、加的報復不只自上而下,民間的不滿也可能成為利用的手段。據CNN,已有中
國企業、商團鼓勵員工抵制蘋果(Apple)和其他美國廠商的產品,改而購買華為商品;
若中國政府放任人民憤怒蔓延,或許會出現類似2012年因釣魚台爭議而起的反日運動態勢
。另外,中國也可以透過入境管制、網軍攻擊等手法加以報復。
同時,《南華早報》消息指出,似乎有幕僚正在建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
對中國人實施入境禁令,擔心中國對美國的滲入。過去,美國指控中國竊取美方科技、智
慧財產,強迫技術轉移,並以不公的貿易政策打擊美國經濟,也企圖進入美國的高科技產
業。
川普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針對中國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等價值鏈升級政策有所防範
。《南華早報》指出,美國也在6月便開始限縮赴美攻讀機器人學、航空或高技術製造業
的中國研究生,簽證有效期從最高5年縮短至12個月。
3.心得/評論:
哈哈 偷人東西 竊人家機密 被抓包了
趕快叫中國人別去美國 免得被抓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18-12-15T16:17
at 2018-12-15T16:17

By Hardy
at 2018-12-20T10:18
at 2018-12-20T10:18

By Suhail Hany
at 2018-12-24T04:48
at 2018-12-24T04:48

By Zora
at 2018-12-27T21:57
at 2018-12-27T21:57

By Eden
at 2018-12-29T06:27
at 2018-12-29T06:27

By Bethany
at 2018-12-29T13:21
at 2018-12-29T13:21

By Rosalind
at 2019-01-03T12:57
at 2019-01-03T12:57

By Leila
at 2019-01-06T05:59
at 2019-01-06T05:59

By Elizabeth
at 2019-01-09T04:04
at 2019-01-09T04:04

By Liam
at 2019-01-12T07:07
at 2019-01-12T07:07

By Ingrid
at 2019-01-12T15:43
at 2019-01-12T15:43

By Faithe
at 2019-01-13T02:34
at 2019-01-13T02:34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1-18T01:12
at 2019-01-18T01:12

By Mason
at 2019-01-19T22:20
at 2019-01-19T22:20

By Olivia
at 2019-01-21T05:18
at 2019-01-21T05:18

By Daniel
at 2019-01-25T03:30
at 2019-01-25T03:30

By John
at 2019-01-28T08:29
at 2019-01-28T08:29

By Aaliyah
at 2019-01-29T16:01
at 2019-01-29T16:01

By Tracy
at 2019-02-02T03:02
at 2019-02-02T03:02

By Kyle
at 2019-02-04T12:51
at 2019-02-04T12:51

By Bethany
at 2019-02-09T04:29
at 2019-02-09T04:29

By Joe
at 2019-02-12T09:25
at 2019-02-12T09:25

By Blanche
at 2019-02-13T15:10
at 2019-02-13T15:10

By Necoo
at 2019-02-17T17:31
at 2019-02-17T17:31

By Joseph
at 2019-02-19T16:59
at 2019-02-19T16:5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2-20T08:51
at 2019-02-20T08:51

By Joe
at 2019-02-23T02:49
at 2019-02-23T02:49

By Gilbert
at 2019-02-27T00:45
at 2019-02-27T00:45

By Dinah
at 2019-03-01T03:37
at 2019-03-01T03:37

By John
at 2019-03-04T04:55
at 2019-03-04T04:55

By Audriana
at 2019-03-06T08:06
at 2019-03-06T08:06

By Irma
at 2019-03-08T22:07
at 2019-03-08T22:07

By Robert
at 2019-03-10T08:15
at 2019-03-10T08:15

By Hedy
at 2019-03-13T03:12
at 2019-03-13T03:1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3-17T04:26
at 2019-03-17T04:26

By Jake
at 2019-03-20T19:41
at 2019-03-20T19:41

By Gary
at 2019-03-25T17:51
at 2019-03-25T17:51

By Jacob
at 2019-03-26T17:00
at 2019-03-26T17:00

By Cara
at 2019-03-31T04:19
at 2019-03-31T04:19

By Zora
at 2019-04-04T01:06
at 2019-04-04T01:06

By Oscar
at 2019-04-07T22:28
at 2019-04-07T22:28

By Anonymous
at 2019-04-11T14:14
at 2019-04-11T14:14

By Ophelia
at 2019-04-14T16:31
at 2019-04-14T16:31

By Faithe
at 2019-04-19T07:03
at 2019-04-19T07:03

By Jake
at 2019-04-22T01:52
at 2019-04-22T01:52

By Mason
at 2019-04-22T06:15
at 2019-04-22T06:15

By Eartha
at 2019-04-24T06:57
at 2019-04-24T06:57

By Steve
at 2019-04-25T11:18
at 2019-04-25T11:18

By Jake
at 2019-04-29T00:28
at 2019-04-29T00:28

By Michael
at 2019-05-02T07:19
at 2019-05-02T07:19

By Adele
at 2019-05-07T02:53
at 2019-05-07T02:53

By Annie
at 2019-05-08T00:50
at 2019-05-08T00:50

By Caitlin
at 2019-05-11T11:31
at 2019-05-11T11:31

By Rebecca
at 2019-05-12T19:09
at 2019-05-12T19:09
Related Posts
門檻最低是被動嗎

By Barb Cronin
at 2018-12-13T14:30
at 2018-12-13T14:30
美國若將關稅調至25% iPhone供應鏈考慮

By Susan
at 2018-12-13T14:24
at 2018-12-13T14:24
龍邦國際大買(1218)泰山、(5310)天剛,

By Candice
at 2018-12-13T14:18
at 2018-12-13T14:18
2018/12/13 盤後閒聊

By Gary
at 2018-12-13T14:00
at 2018-12-13T14:00
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2018年達620億美元、

By Yuri
at 2018-12-13T13:43
at 2018-12-13T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