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投資80億興建5奈米EUV代工廠緊追台積 - 股票

By Kristin
at 2020-05-26T09:40
at 2020-05-26T09:40
Table of Contents
三星投資80億興建5奈米EUV代工廠緊追台積電之代工商機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2WXXRtm
2.原文內容:
三星預計在韓國平澤市的興建一座半導體工廠,預計耗資約80億美元,主要用於晶圓代工
業務領域,並期望能夠利用5奈米EUV製程生產出可執行邊緣或雲端運算的AI之高性能晶片
,以及5G網路設備所需之晶片。基本上,這一工廠必須購買昂貴且高度自動化的設備。三
星預計該設施將於2021年下半年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EUV是最新且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方法,由於需要花費數千萬美元的機器設備讓其生產的晶
片中提供更好的精度和性能。因此,無論是三星或者是台積電都正積極往EUV製程前進。
近年來,由於大型雲端廠商需要更低功耗且更高性能的晶片,因而推升了市場對於5奈米
處理器的需求。此外,2020年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2預計也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製
造出A14 Bionic晶片。這說明了5奈米晶片於未來幾年的重要性將不斷增加。
借助該新工廠,三星於2021年之後在美國和韓國的晶圓廠將擁有7座之多,更何況三星也
宣告,如果未來有3奈米需求且其技術準備妥當,也會讓平澤市這一工廠使用更為先進的3
奈米製程技術。
其實5月中,台積電已經宣布將在美國建設一座耗資120億美元的5奈米晶圓廠,但是該晶
圓廠要到2023年才能投入營運。如果到時候產業往3奈米製程靠攏,台積電當然也可能讓
其成為製造3奈米製程的工廠。
其實,這幾年三星為了進一步實現營收來源的多元化,於2019年4月就曾經首次對外公佈
其針對邏輯晶片的企圖心藍圖,宣布到2030年對其非記憶體和晶圓代工業務投資將投資
133萬億韓圜(約合1,120億美元),且預計招聘數千名邏輯晶片技術的員工,以引領在晶
圓代工成為領導者的基石。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三星在2020年第一季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營收比例達17%,
僅次於台積電的56%。由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台積電不僅赴美投資還可能於120天之後,會
喪失華為的新訂單,因此,三星與台積電之間的競爭,在美中貿易戰之下,變得更為詭譎
多變。
對於台積電來說,其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與三星在平澤市的新工廠不同之處,在於台積電
為美國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有助於增取訂單,甚至長期與半導體設備廠合作帶來新商機。
不過,短期三星的壓力以及可能失去華為訂單的風險,將為兩雄之戰,添加了許多可能性
。
3.心得/評論:
三星將在南韓新建一座半導體工廠,主要負責晶圓代工業務,並表示未來3奈米技術純熟
後,此工廠也會投入3奈米製程。
--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2WXXRtm
2.原文內容:
三星預計在韓國平澤市的興建一座半導體工廠,預計耗資約80億美元,主要用於晶圓代工
業務領域,並期望能夠利用5奈米EUV製程生產出可執行邊緣或雲端運算的AI之高性能晶片
,以及5G網路設備所需之晶片。基本上,這一工廠必須購買昂貴且高度自動化的設備。三
星預計該設施將於2021年下半年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EUV是最新且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方法,由於需要花費數千萬美元的機器設備讓其生產的晶
片中提供更好的精度和性能。因此,無論是三星或者是台積電都正積極往EUV製程前進。
近年來,由於大型雲端廠商需要更低功耗且更高性能的晶片,因而推升了市場對於5奈米
處理器的需求。此外,2020年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2預計也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製
造出A14 Bionic晶片。這說明了5奈米晶片於未來幾年的重要性將不斷增加。
借助該新工廠,三星於2021年之後在美國和韓國的晶圓廠將擁有7座之多,更何況三星也
宣告,如果未來有3奈米需求且其技術準備妥當,也會讓平澤市這一工廠使用更為先進的3
奈米製程技術。
其實5月中,台積電已經宣布將在美國建設一座耗資120億美元的5奈米晶圓廠,但是該晶
圓廠要到2023年才能投入營運。如果到時候產業往3奈米製程靠攏,台積電當然也可能讓
其成為製造3奈米製程的工廠。
其實,這幾年三星為了進一步實現營收來源的多元化,於2019年4月就曾經首次對外公佈
其針對邏輯晶片的企圖心藍圖,宣布到2030年對其非記憶體和晶圓代工業務投資將投資
133萬億韓圜(約合1,120億美元),且預計招聘數千名邏輯晶片技術的員工,以引領在晶
圓代工成為領導者的基石。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三星在2020年第一季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營收比例達17%,
僅次於台積電的56%。由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台積電不僅赴美投資還可能於120天之後,會
喪失華為的新訂單,因此,三星與台積電之間的競爭,在美中貿易戰之下,變得更為詭譎
多變。
對於台積電來說,其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與三星在平澤市的新工廠不同之處,在於台積電
為美國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有助於增取訂單,甚至長期與半導體設備廠合作帶來新商機。
不過,短期三星的壓力以及可能失去華為訂單的風險,將為兩雄之戰,添加了許多可能性
。
3.心得/評論:
三星將在南韓新建一座半導體工廠,主要負責晶圓代工業務,並表示未來3奈米技術純熟
後,此工廠也會投入3奈米製程。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Lauren
at 2020-05-28T23:24
at 2020-05-28T23:24

By Catherine
at 2020-05-31T10:45
at 2020-05-31T10:45

By Caitlin
at 2020-06-05T08:32
at 2020-06-05T08:32

By Ula
at 2020-06-08T17:05
at 2020-06-08T17:05

By Sarah
at 2020-06-10T01:19
at 2020-06-10T01:19

By Hedda
at 2020-06-14T07:58
at 2020-06-14T07:58

By Elizabeth
at 2020-06-17T20:37
at 2020-06-17T20:37

By Ophelia
at 2020-06-18T20:44
at 2020-06-18T20:44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6-21T00:58
at 2020-06-21T00:58

By Queena
at 2020-06-25T00:29
at 2020-06-25T00:29

By Queena
at 2020-06-29T17:29
at 2020-06-29T17:29

By Xanthe
at 2020-07-04T01:00
at 2020-07-04T01:00

By Steve
at 2020-07-06T03:21
at 2020-07-06T03:21

By Ivy
at 2020-07-10T13:24
at 2020-07-10T13:24

By Andrew
at 2020-07-12T01:54
at 2020-07-12T01:54

By Agatha
at 2020-07-16T23:24
at 2020-07-16T23:24

By Leila
at 2020-07-18T14:25
at 2020-07-18T14:25

By Elma
at 2020-07-22T08:16
at 2020-07-22T08:1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7-25T22:02
at 2020-07-25T22:02

By Steve
at 2020-07-25T23:17
at 2020-07-25T23:17

By Zanna
at 2020-07-30T04:03
at 2020-07-30T04:03

By Donna
at 2020-07-31T20:05
at 2020-07-31T20:05

By Sierra Rose
at 2020-08-01T04:17
at 2020-08-01T04:1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8-05T19:09
at 2020-08-05T19:09

By Frederic
at 2020-08-06T21:47
at 2020-08-06T21:47

By Isabella
at 2020-08-07T12:48
at 2020-08-07T12:48

By Carol
at 2020-08-07T16:37
at 2020-08-07T16:37

By Hedda
at 2020-08-10T06:07
at 2020-08-10T06:07

By Quintina
at 2020-08-13T00:27
at 2020-08-13T00:27
Related Posts
油國基金出脫...台積被賣超70萬張 國巨、鴻海排第二第三

By Enid
at 2020-05-26T09:30
at 2020-05-26T09:30
1477聚陽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5-26T09:27
at 2020-05-26T09:27
八大建商看房市 價穩量溫

By Victoria
at 2020-05-26T09:23
at 2020-05-26T09:23
康聯生醫 6665 aii in 多

By Ida
at 2020-05-26T09:04
at 2020-05-26T09:04
金萬林警示,4月份虧損270萬,月EPS-0.13

By Franklin
at 2020-05-26T08:49
at 2020-05-26T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