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5G研討會變卡位大戰 - 股票

By Iris
at 2018-12-16T22:41
at 2018-12-16T22:41
Table of Contents
https://tinyurl.com/yazs9hzt
五大電信業者,分別都派出總經理,從「自家角度」 談台灣5G發展機會與挑戰。這場由台灣通訊學會例行舉辦的活動,用意是希望能促進產、官、學之間的溝通,但光是業者們之間的彼此牽制,就讓現場火藥味不斷。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4G吃到飽資費大戰,導致各家業者荷包損傷,難以回收先前投資,因此更擔心5G上路後重蹈覆轍。
「88元、188元就有4G吃到飽,已經像是在擺地攤了!」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憂心,若未來5G資費仍只有低價吃到飽,恐怕會讓電信業變成艱苦行業。
「過去大家都說4G藍海,但說不定5G是更紅的紅海。」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認為,電信業者投資5G,會需要靠4G發展收入來補貼,問題是4G上網的資費環境並不健康。他以個人觀點分析,「若不考慮補貼,以電信網路成本、頻譜費用來計算,每一名上網吃到飽的用戶成本,就超過五百元。」
賴弦五引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數據為例,今年台灣整體4G服務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第二季為555元,但過去兩年,整體4G ARPU下降了32%(-262),預估未來也將持續下滑。
他強調,消費者習慣低價吃到飽的行動通訊服務,其實反映台灣經濟沒有明顯好轉。「5G網路持有成本,可能會是4G的兩倍至三倍,或許業者到2025年之前,都無法在5G身上賺錢。」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預期未來十年內,通訊業營收變化,語音會非常低、物聯網和資通訊都會高,這種變化在台灣和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台灣的麻煩是因為4G資費下降太快,營收才會滿險峻的。」
中華電、亞太也同聲呼籲,應該讓5G資費合理、多元化。電信業者大團結,認為5G資費不能只有低價吃到飽,偏偏資費設計跟消費者需求、市場氛圍有關,難以掌控變化,一旦談起「前期頻譜規劃、基地台建置」,就各自不同調。
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認為,「台灣不宜全面開放5G共網,雖然可以節省成本,但發生天災時可能會有大規模通信中斷風險,且網路品質無法差異化,會影響市場競爭。」他建議,可優先考慮在偏鄉開放5G共網,不過要在釋照前訂定規範,避免事後爭議,影響競標執照公平性。
同樣持反對立場的,還有遠傳。
李彬表示,遠傳並不贊成共網、共頻,不過若電信管理法未來規範如此,會配合法規,前提是希望法律不應溯及既往。她說:「希望拉長執照年限,從15年變成20年,且應該規劃3張有大頻寬的執照,才能發揮5G真正影響力。」
另一邊的贊成派,則由台灣大哥大領軍。
鄭俊卿大力呼籲,「應該要頻譜共享、網路共建。」他認為在未來的三年內,5G還不會有成熟具規模的B2C商機,加上目前規劃的3.5GHz/28GHz可用頻寬太小,難以發揮5G威力,以及基地台布建難度、耗電等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同樣支持共頻共網,強調因為台灣行動通信市場收入減少,上網量卻持續上升,「去年全台行動通信總營收少了5%,平均每一用戶4G數據傳輸量已經增至17.75(GB)。」
雖然,現場與會的NCC副主委翁柏宗,並未表態挺哪一邊,僅說業者應該要加強跟垂直領域業者合作,找出更多應用場景,才能打破吃到飽的經營方式。但對業者來說,4G吃到飽傷痕太深,已經怕到不想再來一次。
除了喊話資費要合理,更想從頻譜、共網方式著手,畢竟,看得見的5G成本越來越多,但賺錢的方式,短期內卻還不夠明朗。
心得:5G根本沒到可以取代4G的地步,太早搞商轉,就是在浪費社會資源,學者官員看到一堆灌水的資料,就天真的以為5G有多大的商機,就像在腦內打手槍,還以為能換到多少GDP,真是個笑話,一定是笑話
--
蔡柯會登場柯文哲提大巨蛋【解套需中央協助】
柯戰略:頻頻砲打中央無力施政,創造自己進軍中央的有利情境
https://i.imgur.com/7NZxYLV.jpg
--
五大電信業者,分別都派出總經理,從「自家角度」 談台灣5G發展機會與挑戰。這場由台灣通訊學會例行舉辦的活動,用意是希望能促進產、官、學之間的溝通,但光是業者們之間的彼此牽制,就讓現場火藥味不斷。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4G吃到飽資費大戰,導致各家業者荷包損傷,難以回收先前投資,因此更擔心5G上路後重蹈覆轍。
「88元、188元就有4G吃到飽,已經像是在擺地攤了!」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憂心,若未來5G資費仍只有低價吃到飽,恐怕會讓電信業變成艱苦行業。
「過去大家都說4G藍海,但說不定5G是更紅的紅海。」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認為,電信業者投資5G,會需要靠4G發展收入來補貼,問題是4G上網的資費環境並不健康。他以個人觀點分析,「若不考慮補貼,以電信網路成本、頻譜費用來計算,每一名上網吃到飽的用戶成本,就超過五百元。」
賴弦五引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數據為例,今年台灣整體4G服務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第二季為555元,但過去兩年,整體4G ARPU下降了32%(-262),預估未來也將持續下滑。
他強調,消費者習慣低價吃到飽的行動通訊服務,其實反映台灣經濟沒有明顯好轉。「5G網路持有成本,可能會是4G的兩倍至三倍,或許業者到2025年之前,都無法在5G身上賺錢。」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預期未來十年內,通訊業營收變化,語音會非常低、物聯網和資通訊都會高,這種變化在台灣和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台灣的麻煩是因為4G資費下降太快,營收才會滿險峻的。」
中華電、亞太也同聲呼籲,應該讓5G資費合理、多元化。電信業者大團結,認為5G資費不能只有低價吃到飽,偏偏資費設計跟消費者需求、市場氛圍有關,難以掌控變化,一旦談起「前期頻譜規劃、基地台建置」,就各自不同調。
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認為,「台灣不宜全面開放5G共網,雖然可以節省成本,但發生天災時可能會有大規模通信中斷風險,且網路品質無法差異化,會影響市場競爭。」他建議,可優先考慮在偏鄉開放5G共網,不過要在釋照前訂定規範,避免事後爭議,影響競標執照公平性。
同樣持反對立場的,還有遠傳。
李彬表示,遠傳並不贊成共網、共頻,不過若電信管理法未來規範如此,會配合法規,前提是希望法律不應溯及既往。她說:「希望拉長執照年限,從15年變成20年,且應該規劃3張有大頻寬的執照,才能發揮5G真正影響力。」
另一邊的贊成派,則由台灣大哥大領軍。
鄭俊卿大力呼籲,「應該要頻譜共享、網路共建。」他認為在未來的三年內,5G還不會有成熟具規模的B2C商機,加上目前規劃的3.5GHz/28GHz可用頻寬太小,難以發揮5G威力,以及基地台布建難度、耗電等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同樣支持共頻共網,強調因為台灣行動通信市場收入減少,上網量卻持續上升,「去年全台行動通信總營收少了5%,平均每一用戶4G數據傳輸量已經增至17.75(GB)。」
雖然,現場與會的NCC副主委翁柏宗,並未表態挺哪一邊,僅說業者應該要加強跟垂直領域業者合作,找出更多應用場景,才能打破吃到飽的經營方式。但對業者來說,4G吃到飽傷痕太深,已經怕到不想再來一次。
除了喊話資費要合理,更想從頻譜、共網方式著手,畢竟,看得見的5G成本越來越多,但賺錢的方式,短期內卻還不夠明朗。
心得:5G根本沒到可以取代4G的地步,太早搞商轉,就是在浪費社會資源,學者官員看到一堆灌水的資料,就天真的以為5G有多大的商機,就像在腦內打手槍,還以為能換到多少GDP,真是個笑話,一定是笑話
--
蔡柯會登場柯文哲提大巨蛋【解套需中央協助】
柯戰略:頻頻砲打中央無力施政,創造自己進軍中央的有利情境
https://i.imgur.com/7NZxYLV.jpg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aitlin
at 2018-12-19T03:21
at 2018-12-19T03:21

By Adele
at 2018-12-20T22:27
at 2018-12-20T22:27

By Enid
at 2018-12-22T23:22
at 2018-12-22T23:22

By Callum
at 2018-12-27T02:42
at 2018-12-27T02:42

By Frederic
at 2018-12-31T11:41
at 2018-12-31T11:41

By Edith
at 2019-01-02T05:43
at 2019-01-02T05:43

By Ursula
at 2019-01-04T16:01
at 2019-01-04T16:01

By Ophelia
at 2019-01-08T12:14
at 2019-01-08T12:14

By Kama
at 2019-01-10T15:17
at 2019-01-10T15:17

By Olga
at 2019-01-10T19:33
at 2019-01-10T19:33

By Charlie
at 2019-01-15T12:30
at 2019-01-15T12:30

By Kyle
at 2019-01-16T00:08
at 2019-01-16T00:08

By Daniel
at 2019-01-19T03:33
at 2019-01-19T03:33

By Barb Cronin
at 2019-01-21T15:14
at 2019-01-21T15:14

By Megan
at 2019-01-23T19:19
at 2019-01-23T19:19

By Zanna
at 2019-01-25T13:04
at 2019-01-25T13:04

By Puput
at 2019-01-25T18:52
at 2019-01-25T18:52

By Andrew
at 2019-01-30T12:05
at 2019-01-30T12:05

By Anthony
at 2019-02-01T05:45
at 2019-02-01T05:45

By Belly
at 2019-02-01T09:33
at 2019-02-01T09:33

By Olga
at 2019-02-04T01:54
at 2019-02-04T01:54

By Eden
at 2019-02-07T10:48
at 2019-02-07T10:48

By Mary
at 2019-02-09T06:49
at 2019-02-09T06:49
Related Posts
107/12/14 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暨市值比重

By Joe
at 2018-12-16T22:40
at 2018-12-16T22:40
韓國瑜見台商談樂園與愛情產業鏈

By Ida
at 2018-12-16T22:37
at 2018-12-16T22:37
8105 凌巨

By Emily
at 2018-12-16T22:35
at 2018-12-16T22:35
為何大同跌停券商買進?

By Quanna
at 2018-12-16T22:12
at 2018-12-16T22:12
指數型ETF(0050)現階段的績效

By Brianna
at 2018-12-16T21:54
at 2018-12-16T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