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清查半導體供應鏈】汽車晶片本 - 股票

By Freda
at 2021-03-02T13:48
at 2021-03-02T13:48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美國拜登清查半導體供應鏈】汽車晶片本土製造成為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前哨戰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bit.ly/2MIYapO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3月2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簽屬行政命令,進行審查美國關鍵產業產品的供應鏈。其中,半導體產
業都成為焦點之一。而面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之際,新一代車用晶片將是半導體業者
首要相互交戰的地盤。
汽車服務公司Cox Automotive認為,雖然行政命令不可能即刻解決2021年汽車產業晶片短
缺的挑戰。但是長期來說,隨著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逐步成為汽車產業趨勢,如何強化美
國半導體設計至製造,將攸關於美國於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的未來競爭力。
以汽車產業為例,從汽車所使用各種晶片的生命週期(設計、驗證、測試、製造和現場操
作)中大量收集數據,是實現新一代汽車的壽命、可靠性、功能安全性和資安的關鍵。
因此,要製造出一款自動駕駛車用的晶片,必須蒐集、正相關和結構化數據,以便可以在
驗證、測試、良率和現場監控過程中,對數據進行評估和採取行動。這與現今汽車晶片中
大多數晶片都是致動器、MCU或可編程器件是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說,汽車產業的轉變會帶來改造龐大全球供應鏈的機會,並且將影響從原材料採購
到最終測試等各個階段。更重要的是,現今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端對端整體測試
解決方案。這對於美國這時候介入半導體與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甚至尋求其他共同理念的
夥伴深度合作是絕佳的時機。
如果要將7奈米或5奈米的半導體製程帶入汽車晶片領域,由於其晶片要在各方面達到嚴格
要求的水準下,預計仍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短期之內,成熟製程仍將是汽車晶片的
主流。這對台積電或三星來說,吸引力絕對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簡單來說,汽車晶片從設計到製造都比一般智慧型手機上用的晶片還要難。主要原因在於
汽車晶片要求更多的安全性、可靠性。功能安全性著眼於開車避免受傷,而可靠性則取決
於汽車運作以及維修。這在自動駕駛時代,更為重要了!
例如:AEC Q-100 / 200是壓力測試汽車IC的常用標準。無論是熱度、濕度和振動都是可
能具備損壞晶片的風險,所以材料、設計和製造過程都必須謹慎。
總之,未來無論是5G/6G、AI、感測器、半導體、軟體、電池技術都成為各個國家,在電
動車與自動駕駛時代勝利的關鍵技術。美國甚至歐洲絕對不會坐視中國對其產業的影響,
汽車供應鏈的改變勢在必行。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拜登積極重建美國本土供應鏈,長遠來看,車用半導體是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重
要的一環。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美國拜登清查半導體供應鏈】汽車晶片本土製造成為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前哨戰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bit.ly/2MIYapO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3月2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簽屬行政命令,進行審查美國關鍵產業產品的供應鏈。其中,半導體產
業都成為焦點之一。而面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之際,新一代車用晶片將是半導體業者
首要相互交戰的地盤。
汽車服務公司Cox Automotive認為,雖然行政命令不可能即刻解決2021年汽車產業晶片短
缺的挑戰。但是長期來說,隨著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逐步成為汽車產業趨勢,如何強化美
國半導體設計至製造,將攸關於美國於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的未來競爭力。
以汽車產業為例,從汽車所使用各種晶片的生命週期(設計、驗證、測試、製造和現場操
作)中大量收集數據,是實現新一代汽車的壽命、可靠性、功能安全性和資安的關鍵。
因此,要製造出一款自動駕駛車用的晶片,必須蒐集、正相關和結構化數據,以便可以在
驗證、測試、良率和現場監控過程中,對數據進行評估和採取行動。這與現今汽車晶片中
大多數晶片都是致動器、MCU或可編程器件是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說,汽車產業的轉變會帶來改造龐大全球供應鏈的機會,並且將影響從原材料採購
到最終測試等各個階段。更重要的是,現今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端對端整體測試
解決方案。這對於美國這時候介入半導體與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甚至尋求其他共同理念的
夥伴深度合作是絕佳的時機。
如果要將7奈米或5奈米的半導體製程帶入汽車晶片領域,由於其晶片要在各方面達到嚴格
要求的水準下,預計仍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短期之內,成熟製程仍將是汽車晶片的
主流。這對台積電或三星來說,吸引力絕對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簡單來說,汽車晶片從設計到製造都比一般智慧型手機上用的晶片還要難。主要原因在於
汽車晶片要求更多的安全性、可靠性。功能安全性著眼於開車避免受傷,而可靠性則取決
於汽車運作以及維修。這在自動駕駛時代,更為重要了!
例如:AEC Q-100 / 200是壓力測試汽車IC的常用標準。無論是熱度、濕度和振動都是可
能具備損壞晶片的風險,所以材料、設計和製造過程都必須謹慎。
總之,未來無論是5G/6G、AI、感測器、半導體、軟體、電池技術都成為各個國家,在電
動車與自動駕駛時代勝利的關鍵技術。美國甚至歐洲絕對不會坐視中國對其產業的影響,
汽車供應鏈的改變勢在必行。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拜登積極重建美國本土供應鏈,長遠來看,車用半導體是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重
要的一環。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avid
at 2021-03-04T14:03
at 2021-03-04T14:03

By Zora
at 2021-03-09T01:56
at 2021-03-09T01:56

By Ophelia
at 2021-03-10T23:59
at 2021-03-10T23:59

By Queena
at 2021-03-11T23:28
at 2021-03-11T23:28

By Dinah
at 2021-03-14T22:12
at 2021-03-14T22:12

By Zora
at 2021-03-16T22:28
at 2021-03-16T22:28

By Kristin
at 2021-03-18T13:10
at 2021-03-18T13:10

By Ivy
at 2021-03-19T22:13
at 2021-03-19T22:13

By Eartha
at 2021-03-22T09:25
at 2021-03-22T09:2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3-22T12:09
at 2021-03-22T12:09

By Jack
at 2021-03-23T00:40
at 2021-03-23T00:40

By Daniel
at 2021-03-25T00:10
at 2021-03-25T00:10

By Quintina
at 2021-03-29T05:18
at 2021-03-29T05:18

By Leila
at 2021-03-30T17:37
at 2021-03-30T17:37

By Steve
at 2021-04-02T04:57
at 2021-04-02T04:57

By Edith
at 2021-04-04T19:01
at 2021-04-04T19:01

By Rosalind
at 2021-04-05T03:04
at 2021-04-05T03:04

By Donna
at 2021-04-08T22:33
at 2021-04-08T22:33

By Kumar
at 2021-04-11T18:51
at 2021-04-11T18:51

By Isla
at 2021-04-15T07:44
at 2021-04-15T07:44

By George
at 2021-04-19T16:16
at 2021-04-19T16:16

By Doris
at 2021-04-21T17:26
at 2021-04-21T17:26

By Odelette
at 2021-04-26T07:50
at 2021-04-26T07:50

By Belly
at 2021-04-30T00:13
at 2021-04-30T00:13

By Doris
at 2021-05-03T02:01
at 2021-05-03T02:01

By Agnes
at 2021-05-03T14:23
at 2021-05-03T14:23

By Susan
at 2021-05-06T09:26
at 2021-05-06T09:26

By Megan
at 2021-05-11T00:11
at 2021-05-11T00:11

By Jessica
at 2021-05-11T10:55
at 2021-05-11T10:55

By Susan
at 2021-05-12T16:09
at 2021-05-12T16:09

By Ophelia
at 2021-05-15T16:03
at 2021-05-15T16:03

By Hamiltion
at 2021-05-20T12:35
at 2021-05-20T12:35

By Susan
at 2021-05-22T19:20
at 2021-05-22T19:20

By Queena
at 2021-05-27T04:07
at 2021-05-27T04:07

By William
at 2021-05-30T09:18
at 2021-05-30T09:18

By Victoria
at 2021-06-02T15:49
at 2021-06-02T15:49

By Genevieve
at 2021-06-03T04:28
at 2021-06-03T04:28

By Jack
at 2021-06-05T07:30
at 2021-06-05T07:30

By Lily
at 2021-06-07T22:59
at 2021-06-07T22:59
Related Posts
大同 多

By Dora
at 2021-03-02T13:17
at 2021-03-02T13:17
三星德州晶圓廠恐停工至4月中 營收損數千

By Ina
at 2021-03-02T13:14
at 2021-03-02T13:14
2603 長榮 瑟瑟發抖的空

By Agatha
at 2021-03-02T13:09
at 2021-03-02T13:09
航運族群走強 華航股價創5年高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3-02T12:55
at 2021-03-02T12:55
華航 燃料不足 油箱空空

By Eden
at 2021-03-02T12:51
at 2021-03-02T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