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貨來自台灣」貿易戰掀MIT浪潮 - 股票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5-18T13:10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94076

2.原文內容:

「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不受美中貿易戰關稅波及,《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最
新一期封面故事以「此貨來自台灣」為主題,探討原在中國設廠的台商和港商應對貿易戰
,部分正部署把廠房遷出,如同其他外資轉移陣地一般,令人關注未來會否重新引爆「M
IT」浪潮。

周刊封面設計是一個台灣牛皮紙箱,白色貨單印上大字樣「此貨來自台灣」,條碼下標註
:「寄出地台灣,目的地美國」。報導被大量網友分享,臉書留言「我台灣我驕傲」、「
Made in Taiwan會是下一個新浪潮…NoDoubtAboutit(無庸置疑)」。

報導指出,不少台商過去一直在中國設廠,在美國向中國提高關稅後,台商「中國製造」
的出口貨品也被課徵重稅;為避免成本大幅增加,台商因此逐步把工廠由中國撤回台灣,
電源管理大廠台達電就是一例,台達電未來三年將在台投資一三二億元,執行長鄭平更證
實未來五年計畫僱用逾七千位工程師。

台達電、廣達回台 擴廠增產

此外,廣達電腦去年底也斥資四十二.八億元買下桃園龜山華亞科技園區土地及近八九○
○坪廠房,預計做為雲端伺服器等高階產品「MIT」的生產基地。

美中貿易戰延燒,全球製造業供應鏈被打破後大遷徙,彭博新聞日前直指,這是台灣「把
錢帶回家」的機會。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接受周刊訪問表示,美中
貿易戰產生的影響是跨國供應鏈重組,對台灣的正面影響是台商回流;經濟部上月公布台
商回流投資已達二千億元,對GDP(國內生產毛額)是一.一%的提升。

港商加速撤中 「移民台灣」

另外,根據報導,香港中小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正想把中國廠房移到台灣,
主因台灣在關稅上具有優勢,且相對於東南亞國家,台灣語言和風土人情等對港商也是優
勢,不少港商已逐步撤廠離開中國,「移民台灣」是否成為港商下一個大潮流,值得關注


3.心得/評論:

台達電、廣達回台 擴廠增產
台灣製造業大利多
大家還有股票推薦

--
如何嘴砲 反駁對方的重點──◢◣確實指出人家論點的錯誤性 ψQSWEET
駁斥────── 用引言指出對方錯誤或矛盾的地方( 優質論文)
在嘴砲王 相反的觀點──◢████◣列出相反的論點並以事實當證據( 辯論社)
應該出現 矛盾────◢██████◣列出相反的論點但不加以證實( 論壇)
的元素 攻擊態度◢████████◣質疑對方的態度和口氣 ( 匿名版)
人身攻擊偏見▄▄▄▄▄▄▄▄▄▄▄攻擊身份和能耐幹你娘( 小朋友)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5-21T03:58
就資方來講,你以為搬家不用錢?
就勞方來講,老闆引進外勞,台勞也吃不到肉
所以你說誰得利呢?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9-05-23T06:33
重點是回台灣找的到人嗎 少子化年輕人越來越少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5-23T18:31
給的夠多就會有人r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5-27T06:05
不搬家等到沒訂單也不用還錢了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5-28T19:27
1F又胡說八道了 都說要請台灣工程師了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9-05-29T05:54
最糟的是廠蓋到一半,突然說大和解不打了,還簽貿
易協定
幾千億的資本支出到時找誰討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05-30T17:19
人少是一回事,專業也越來越糟,整天只會空談...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6-01T02:27
支那賤畜又在大家都很慘 支那人狂吃屎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6-01T09:05
還我為台灣驕傲嘞...明明是被迫撤廠回台的.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6-02T17:36
一樓,搬回台灣中國得利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6-04T03:40
想吃屎的支那廢物也不貼幾張空單來看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9-06-07T07:07
一樓真的好笑~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9-06-10T17:11
一樓 搬出中國就對了哈哈哈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6-12T01:38
中國又贏了 讓台灣得請更多外勞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9-06-16T18:26
誰都知道搬家要成本 川普現在是讓你不搬的成本比搬
家還高 那你要不要搬?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6-20T06:47
引進陸勞,這個不義之財能不碰就不碰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6-22T02:24
回樓上。不搬。不跟川普瞎起舞。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9-06-24T22:36
外來工作者 有工程師嗎 不多吧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6-27T03:05
川普堅持就算貿易協定簽了也會持續課稅 稅率多少還
沒定案罷了 他要保留中國履行承諾的武器 所以說貿易
戰會打很多年 廠商識相的話應該早就在布局移出了
能當到老闆的 腦袋應該沒這麼蠢吧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7-01T19:56
一樓心機老人87,,,,,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7-02T00:18
臺灣根本吃不了這些產能,也不需要。這根本是中美
雙方的事情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7-02T03:22
1樓神邏輯 zzzzzzzz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9-07-06T23:52
工程師開缺是利多,而作業員開缺,台灣人也未必會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07-09T15:56
也未必會應徵吧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7-13T22:55
1樓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9-07-14T23:35
這絕對爽到印度 因為不管是台灣還是越南根本吃不下
這麼大的量體 但印度絕對可以 我越來越相信日本那個
2062預言者所說的中印大戰..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7-17T06:15
公司搬回台灣,台灣虧死,中國賺大了XDDDD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9-07-20T16:00
台灣頂多吃下部分高毛利的電子製造業而已
畢竟台灣工資比起印度越南或東南亞都高太多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9-07-22T04:46
回台灣請外勞,東南亞人或成最大贏家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7-24T15:11
笑死,台灣是要製造個毛,毛利那麼低的產業,到台灣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7-26T11:33
外銷美國,利潤都變低了,蓋廠的錢什麼時候回來啊?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9-07-30T13:54
怎樣爽都是爽到印度,台灣吃不下那樣的人力,也沒
有那麼多地跟電力可以給廠商吧
若轉介到台灣利潤跟毛利貶低,到底對台灣有什麼絕大
優勢?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8-01T10:01
就工廠用地怒漲一波而已啦,其他沒了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8-02T01:26
重點在工業用電,台灣人是否願意犧牲環境去換發電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9-08-02T22:18
一個月28-35k的科技業職缺,再多五萬個也沒什麼用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9-08-03T10:35
有勞基法加班費加成在那~要學大立光操法才行!找無工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8-04T09:15
老闆:28~35K?想太多,我請一個外勞只要23K
幹嘛多花錢請台灣人?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8-07T09:14
台灣要選也是選站在美國這邊..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8-09T17:38
世界末日電影的joke應該沒啥人還記得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9-08-11T19:32
選美國至少會分點技術與資源給你 選中國只會被抄襲
光光後用官方補貼中企再回頭低價傾銷打擊你
看看面板雙虎 真是科科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9-08-13T07:54
重點在是“製造” 往製造想就知道答案了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9-08-17T09:58
題外話:還在面板雙虎 都雙鼠了吧 科科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08-19T16:26
還不是中國害的...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9-08-23T12:42
對手薪資就是低,還是台灣有要幫忙拼經濟領低薪的
有為好青年?
就說是“產品”是“製造”。。。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8-26T06:06
本勞跟外勞還是有規定比例啦 回來總是好的 雖然薪資
不高但起碼多了工作機會 多多益善啊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8-26T22:38
說個笑話 自經區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8-31T18:44
中國一線都市要的也都是高科技,非常尖端都安排到二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9-02T05:12
怎麼不搞個自黃區,還是自賭區比較容易發大財,整
天舔支發不了財的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9-09-06T03:33
電子代工已經不是一線都市要的了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9-10T22:14
這種結構性的投資移轉,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了,台灣
內需1-2年內會拉上來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9-09-12T05:38
五毛急於唱衰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9-13T11:19
反正不是共產黨得利,開心~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9-15T11:17
從中國退出的量太大 越南印尼泰國也無法完全吃下
印度基礎建設和種族問題短時間也外商不會重壓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09-15T20:59
外勞也是需要在當地消費 吃飯住宿等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9-09-17T21:48
一定會有部分流到台灣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9-17T22:55
一樓的我知道 中國得利!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9-19T07:17
伺服器的製造算電子裡頭毛利高又穩定的部分了吧,美
國一堆大企業都在賣服務,基石就是伺服器,永遠台灣
製造是好事,又不是每個人都月入數十萬才能活的富貴
命,幾萬塊能養活一個家庭的多的事。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9-20T10:05
老共超怕台商跑掉,又要派大陸妹來舔了,跟以前一
樣用酒色把小幹部養起來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9-25T00:41
MIT以前評價也很差阿 後來MIC出來後才變得比較好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09-28T04:46
假設原本中國產後直接外銷賺10% 課25%時 中國不貶值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9-10-01T06:55
所以變成賠著賣..這時移到台灣 假設當初離開台灣就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10-02T23:21
是為了省那10% 現移回來先疊高10%..與留在中國的相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10-03T05:21
此貨來自台灣的外勞工廠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10-04T22:12
比只差15% 這還沒算移廠成本喔...以未來利益考量除
非是真的非要工程師不可(主要人力) 不然怎看移去其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10-08T04:48
他地方拼看看都比較有利阿 = =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10-12T23:30
87白痴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10-13T20:20
每天收錢去洗腦別人叫名嘴 被洗到上網發瘋叫白痴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9-10-17T16:17
企業最怕的是不確定 不知道貿易戰會打多久 25%可能
不是最高的稅率 當然要走啦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9-10-18T14:25
美中對抗顯然已經不限於貿易層面 預估10年以上 不跑
更待何時?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10-21T16:12
台灣國製造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10-22T09:13
現在怎麼沒有人提ecfa了?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10-25T15:58
我從來沒看過外勞可以當工程師顧良率的,想必一樓不
是科技業從業人員,就少說嘴了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9-10-27T23:39
中高階的幾乎都台灣人,大量低階的才會用到外勞
而且外勞人數在比例上也有限制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10-29T03:06
而外勞的薪資大概會有一半直接匯回去給家人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9-11-01T00:46
剩下的幾乎都會在台灣花掉,工業區周邊都有一些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11-05T04:46
做外勞生意的商家啊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11-06T23:32
工程師良率90%可以請3個以上外勞70%
這就是答案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9-11-07T17:27
2個做出200個東西 然後140%良品 剩下60%讓第三個外
勞反工到完美
3個外勞可以做出2倍毛利率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11-11T01:54
...樓上 = = 你是在反串嗎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9-11-15T15:16
只要切割所有複雜的東西到最簡單的地步 在能量需求
和複雜度平衡 取捨而已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11-17T19:11
沒開玩笑的 除了要用模具 射出 相關 溫度精密控制
的東西以外。便宜的人手可以打敗機器人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11-19T08:56
機器人也需要維護 電費 控制 微調,產品 一直變動大
的類型多的會慘輸便宜的勞動力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11-22T08:16
低成本的製造業本就不需要機器人 機器手臂很貴的
台灣根本不需要這種低端廠商回來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11-24T23:49
沒競爭力的東西就是沒競爭力,重點在自動化也不需要
太多的工程師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11-25T03:21
樓上哪個產業? 都不用算材料損耗和機器稼動成本的??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11-27T03:10
不是成本低是機器人做這會賠到死,因為便宜的勞動力
太多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11-29T17:54
材料損耗你扣下去 200%變 150% 還是贏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12-03T02:41
材料沒這麼值錢 值錢的是最後有品牌的成品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12-06T11:05
除非成品商要求控管各部件流失嚴防盜版(勿忘幾年前

不然重點永遠是成本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9-12-11T09:42
機器人移動 更慘的 便宜的勞工移動機台整出產線 跟
幾個工程師在那邊慢慢調誰快?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9-12-11T19:15
哪個產業這樣搞的? 你在家庭代工哦?? 唬爛不用錢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12-13T19:05
現在除了少數品牌外 誰有機會自動化?頂多部位部件
自動化,但是過沒多久又要改尺寸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12-16T03:11
一堆慘業搞不定的地方就趕快排人手下去當機器人 等
工程師調好機台啦XD。battleneck會死人的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12-20T23:32
實際可自動化的就是容錯要要求到0.01cm的部位件 組
裝才能達到自動化。其他都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射出
”原料溫度等要求程度而已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9-12-23T16:24
要移來台灣 也沒剩幾家能移 還要穩定的電和穩定的
價格才能計算單價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9-12-28T07:55
這種良率算法...我都分不清你是真蠢還是搞笑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9-12-29T13:24
跟美的市場大還是 東協加3的大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12-31T16:55
噗,整合和製程的看到你這推文應該會吐血而亡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0-01-04T09:01
關稅優勢?

港媒:若美堅持禁華為 全球成輸家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5-18T12:43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 ...

中國3月大賣逾百億美債 持有量減至2年低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5-18T12:32
整理一下目前資訊 假設中國3兆美金為真 從板友分享以及查到的中國的外匯結構推測如下 --購買的1.13兆美債 --在EUR=1.44買的歐債(四千多億歐元?) --油價一百元時,買的原油資產(記得也是四千多億) --俄羅斯簽訂的幾十年的供油合約 --鐵礦砂高位的時候,買的一堆鐵礦砂場(記得跟其他原物料合計 ...

華為恐起死回生! 美國擬縮減對華為貿易限制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9-05-18T11:44
1.原文連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94107 2.原文內容: 華為恐起死回生! 美國擬縮減對華為貿易限制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發言人17日表示,美國商務部本週將中國電信巨頭華 為列入黑名單,讓華為幾乎不可能購買美國生產的 ...

美國禁售令立即生效 雙向圍堵下華為的命運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5-18T11:40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17/n11264830.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周慧心採訪報導) 美國商務部5月16日正式將華為和其分布在二十多個國家的68家分支機構納入「實體名單」,如果美國公司要售賣零部件給華為,必須取得美國商務部工業 ...

德媒:儘管美國威脅愈演愈烈 歐洲國家仍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05-18T11:35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0518/31334380.html 德媒:儘管美國威脅愈演愈烈 歐洲國家仍反對排除華為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德媒稱,儘管美國人的威脅愈演愈烈,但是大多數歐洲國家仍傾 向於不把華為排除在5G網路建設之外。 據德國《商報》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