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獲美系外資報告平反 玉晶光大 - 股票

By Connor
at 2020-07-27T14:30
at 2020-07-27T14:30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27003031-260410?chdtv
2.原文內容: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除息首日填息後就遭空襲的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獲得
美系外資平反!美系外資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從供應鏈調查,玉晶光與「可能」進入蘋果
的競爭者—韓國Semco與大陸舜宇光學重疊之處非常有限,下半年業績前景依舊強勁,近
期股價下跌更具吸引力,給予目標價900元,獲平反的玉晶光今天股價強勢反彈6.19%,收
在669元。
玉晶光7月22日除息日從喜劇變悲劇,開盤未久立刻攻高填息,未料除息正式恢復融券
交易立刻引來知空方突襲,知名分析師在玉晶光可以「放空」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預測
韓國Semco與大陸舜宇光學將分別自2020年下半年與2021年進入Apple鏡頭供應鏈,Kantat
su可能自2021年或2022年開始退出Apple供應鏈。
知名分析師並點名唱衰玉晶光,認為可能於2020年下半年進入的Semco,除會取得玉晶光
訂單份額外,也意謂著即便Kantatsu退出,玉晶光沒有機會生產更高階的長焦鏡頭,不利
該公司規格升級展望,而舜宇光學的進入,則意謂著跟玉晶光將有價格戰,不利玉晶光營
收與EPS成長,玉晶光因2021年營收與每股盈餘可能成長有限而為最大輸家。
不過,美系外資的最新報告卻與知名分析師看法大不同,美系外資報告指出,從供應鏈
調查,玉晶光與Semco、舜宇光學重疊之處非常有限,受惠於新iPhone產品周期,鏡頭規
格升級及更多分配額,預期玉晶光7月開始營收成長將非常強勁,月增率可望達40%到50%
,第3季季增率亦可望達65%。
美系外資認為,由於玉晶光將專注在5P超廣角鏡頭及首度導入的7P主鏡頭,預期玉晶光AS
P將更高,而高階7P鏡頭可望將玉晶光2020年到2022年的EPS提升5%到10%,近期股價下跌
更具吸引力,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提高至900元。
3.心得/評論:
爆量紅K季線之上單腳反轉!
這次真的要破千!
我要成為玉晶王!
https://i.imgur.com/tYcnPMy.jpg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27003031-260410?chdtv
2.原文內容: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除息首日填息後就遭空襲的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獲得
美系外資平反!美系外資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從供應鏈調查,玉晶光與「可能」進入蘋果
的競爭者—韓國Semco與大陸舜宇光學重疊之處非常有限,下半年業績前景依舊強勁,近
期股價下跌更具吸引力,給予目標價900元,獲平反的玉晶光今天股價強勢反彈6.19%,收
在669元。
玉晶光7月22日除息日從喜劇變悲劇,開盤未久立刻攻高填息,未料除息正式恢復融券
交易立刻引來知空方突襲,知名分析師在玉晶光可以「放空」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預測
韓國Semco與大陸舜宇光學將分別自2020年下半年與2021年進入Apple鏡頭供應鏈,Kantat
su可能自2021年或2022年開始退出Apple供應鏈。
知名分析師並點名唱衰玉晶光,認為可能於2020年下半年進入的Semco,除會取得玉晶光
訂單份額外,也意謂著即便Kantatsu退出,玉晶光沒有機會生產更高階的長焦鏡頭,不利
該公司規格升級展望,而舜宇光學的進入,則意謂著跟玉晶光將有價格戰,不利玉晶光營
收與EPS成長,玉晶光因2021年營收與每股盈餘可能成長有限而為最大輸家。
不過,美系外資的最新報告卻與知名分析師看法大不同,美系外資報告指出,從供應鏈
調查,玉晶光與Semco、舜宇光學重疊之處非常有限,受惠於新iPhone產品周期,鏡頭規
格升級及更多分配額,預期玉晶光7月開始營收成長將非常強勁,月增率可望達40%到50%
,第3季季增率亦可望達65%。
美系外資認為,由於玉晶光將專注在5P超廣角鏡頭及首度導入的7P主鏡頭,預期玉晶光AS
P將更高,而高階7P鏡頭可望將玉晶光2020年到2022年的EPS提升5%到10%,近期股價下跌
更具吸引力,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提高至900元。
3.心得/評論:
爆量紅K季線之上單腳反轉!
這次真的要破千!
我要成為玉晶王!
https://i.imgur.com/tYcnPMy.jpg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acky
at 2020-07-29T15:34
at 2020-07-29T15:34

By Quanna
at 2020-08-03T08:17
at 2020-08-03T08:17

By Charlie
at 2020-08-03T19:35
at 2020-08-03T19:35

By Liam
at 2020-08-05T07:08
at 2020-08-05T07:08

By Carol
at 2020-08-07T05:13
at 2020-08-07T05:13

By Frederic
at 2020-08-11T04:46
at 2020-08-11T04:46

By Donna
at 2020-08-15T15:16
at 2020-08-15T15:16

By Enid
at 2020-08-20T11:16
at 2020-08-20T11:16

By Belly
at 2020-08-25T03:12
at 2020-08-25T03:12

By Rae
at 2020-08-28T01:36
at 2020-08-28T01:36

By Connor
at 2020-08-31T22:09
at 2020-08-31T22:09

By Susan
at 2020-09-02T18:24
at 2020-09-02T18:24

By Elma
at 2020-09-06T12:18
at 2020-09-06T12:18

By Jack
at 2020-09-10T00:07
at 2020-09-10T00:07

By George
at 2020-09-14T10:41
at 2020-09-14T10:41

By Annie
at 2020-09-16T08:30
at 2020-09-16T08:30
Related Posts
這波如果沒買到台積電概念股和聯發科

By Agnes
at 2020-07-27T14:15
at 2020-07-27T14:15
台股新里程碑 漲284點收12,588創收盤紀

By Kristin
at 2020-07-27T14:14
at 2020-07-27T14:14
韓兩大面板廠押寶大尺寸、而中國搶攻智慧

By Ina
at 2020-07-27T14:13
at 2020-07-27T14:13
反轉訊號已經出現,建議先空手

By Kyle
at 2020-07-27T14:07
at 2020-07-27T14:07
雷洛傳 完

By Eden
at 2020-07-27T14:07
at 2020-07-27T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