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現在該用那種選股策略? 文獻理論說明 - 經濟
By Agnes
at 2012-04-25T22:01
at 2012-04-25T22:01
Table of Contents
滿有趣的 值得一看 只是文中提到的文獻都有點年紀了
注意:投資盈虧請自行負責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423/KFJSQH5DUG37I.shtml
壹、前言
總體經濟由於供需作用,由低迷到復甦、成長到高峰再進入衰退、「潮起潮落」荏苒。大
多數「市場經濟」很少有高峰不退;是會有少數經濟體是低谷不起、但大多數經濟體也都
是落底後再上、也很少有低迷不起的。市場門庭若市時、通常是價格最貴之際;而門可羅
雀之時、是價格最便宜之時。門可羅雀情形的正常演變過程是:先出現「供給遠多於需求
」,之後會伴隨著市場利空訊息圍繞,最後供給者不計血本、傾巢而出,還本與否已非主
要訴求了,只求兌現。但此時,若單以「價格」來看,其實它已經是便宜了,反而是值得
投資時。總體經濟如此、產業、股市亦若是。
貳、選股策略--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與逆風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個體經濟學」的基本的行為原則是:人在消費、廠商在生產時,他們的行為準則為:在
有限的收入預算下、消費者的效用 (Utility) 最大;在有限的生產成本下,利潤
(Profit) 最高。「投資學」的基本的行為原則也是:在有限的風險 (Risk)下、投資的
報酬率 (Return) 最大。
因此 Harry Markowitz (1959) 告訴我們,在同等的「風險」中要選擇「預期報酬率」
(Expect Return) 最高的,在同等「預期報酬率」中要選「風險」最低的。Harry
Markowitz 就是以這個理念建構「效率前緣」(Efficiency Frontier) 投資組合理論。
「效率前緣」落實在實際的行為中便是,在下跌 (風險) 的過程中,要選擇「預期報酬率
」(利潤) 最高的標的;「預期報酬率」由兩種收益組成:「股利」與「價差」。「股利」
由「前期獲利」所決定、價差由「未來成長」所定奪。滿足「預期報酬率」最高的選股策
略可簡略分為兩大類,即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與逆風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一、Narasimhan Jegadeesh And Sheridan Titman (1993) 提及「順勢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 ),作法是:我們要先計算所有股票過去 3 到 12 個月的報酬率,買進過去
報酬率最高 1% 的股票投、賣掉過去報酬率最差的 1% 的股票,即「買強賣弱」,則未來
會獲得顯著的報酬。
二、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 (1994) 以長期的資料
(1963-1990年) 也得到另外一種策略,即「逆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也就
是與 Momentum Strategies 剛好相反的作法,即「買弱賣強」,買進過去一段期間中報
酬率最差的股票、賣出過去一段期間中報酬率最好的股票。
叁、理論的落實程序
「買強賣弱」的投資策略是用在上漲將會持續的行情中,「買弱賣強」則用在下跌持續的
過程;以台股為例,目前緩跌格局反應對 iPhone 5 訂單的落失與其它國內外的利空等,
雖然市場名諺常言,當「多數人都看壞時」就是買進的時候,但判定上必需有一個量化明
確的指標,也就是什麼是「多數人都看壞」?
Fama and French 的三因子模型 (1992) 的第三因子及可以做為具體衡量的指標,Fama
and French 認為現在投資於高的「每股淨值市價比」(B/P),未來將會有顯著的高報酬。
因為在高淨值低市價時,市價反應出這個公司的風險,但是由於公司「未來成長」與現在
的每股淨值是「自我相關」(Autocorrelation),也就是現在「每股淨值」較高的股公司
其「未來成長」的機會與幅度也會較為顯著,因此投資給予的「風險溢酬」也較高。「每
股淨值市價比」為「價值投資」、亦即「逆向策略」實際運用的指標。在現實市場,股價
下跌的過程不是只有系統性風險 (Systematic Risk),系統性風險也會影響每個公司自身
的非系統因子 (Non-Systematic Risk),而這兩因子也會互相影響,因此它們「各自效應
」與「共伴效應」會使股價的下跌與理論的驗證有落差。
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一、首先出現的是個股或類股或全部股票本益比下降,這個過程中隱
含著「未來的盈餘」可能沒你現在所想像的美好。二、第二步的股價持續下跌,是落後反
應者或之前反應不足者跟進退出市場。三、若有第三階段的下跌,此時會令投資者感到訝
異,因為此刻股價離「每股淨值」雖不近亦不遠;而這一個時刻,就是市場「價值投資」
開始進場點。四、Fama and French 並沒提到淨值市價比在多少範圍內是進場點,但是實
務經驗告訴我們,此刻也是「逆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 的最好買點;去年底
今年初的筆記型電腦、太陽能類股都是這樣 (如圖一:宏碁,最佳買點2011/11/24,B/P>
1)。
五、如果股價再往下跌,「每股淨值」的再下一個衡量的指標則是隱含有「財務危機」
(Financial Distress) 的「股價總市值」與「公司總負債值」相比的概念;即股價已跌
到「股價總市值」快小於負債,則這公司可能已發生「財務危機」。這一指標適用在台股
目前的 DRAM (如圖二,南科最低股價,2011/12/29) 與 TFT 產業;但要注意的是,雖然
它現在有財務危機 (Financial Distress),但它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溢酬」也可能最
大化。
肆、結論
目前台股雖易跌難漲,但回歸基本面,如果去年 11 月是這一波景氣循環的起始點 (如圖
三與表一),則股價的修正程度可能只是本益比的調整。若此,則建議運用 Narasimhan
Jegadeesh And Sheridan Titman 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的選股策略。但若
台股再出現非預期性國內外利空,而導致去年 11 月的景氣循環的谷底遭到否定,股價再
下跌,屆時應可運用 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 逆風
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的選股策略。
--
注意:投資盈虧請自行負責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423/KFJSQH5DUG37I.shtml
壹、前言
總體經濟由於供需作用,由低迷到復甦、成長到高峰再進入衰退、「潮起潮落」荏苒。大
多數「市場經濟」很少有高峰不退;是會有少數經濟體是低谷不起、但大多數經濟體也都
是落底後再上、也很少有低迷不起的。市場門庭若市時、通常是價格最貴之際;而門可羅
雀之時、是價格最便宜之時。門可羅雀情形的正常演變過程是:先出現「供給遠多於需求
」,之後會伴隨著市場利空訊息圍繞,最後供給者不計血本、傾巢而出,還本與否已非主
要訴求了,只求兌現。但此時,若單以「價格」來看,其實它已經是便宜了,反而是值得
投資時。總體經濟如此、產業、股市亦若是。
貳、選股策略--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與逆風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個體經濟學」的基本的行為原則是:人在消費、廠商在生產時,他們的行為準則為:在
有限的收入預算下、消費者的效用 (Utility) 最大;在有限的生產成本下,利潤
(Profit) 最高。「投資學」的基本的行為原則也是:在有限的風險 (Risk)下、投資的
報酬率 (Return) 最大。
因此 Harry Markowitz (1959) 告訴我們,在同等的「風險」中要選擇「預期報酬率」
(Expect Return) 最高的,在同等「預期報酬率」中要選「風險」最低的。Harry
Markowitz 就是以這個理念建構「效率前緣」(Efficiency Frontier) 投資組合理論。
「效率前緣」落實在實際的行為中便是,在下跌 (風險) 的過程中,要選擇「預期報酬率
」(利潤) 最高的標的;「預期報酬率」由兩種收益組成:「股利」與「價差」。「股利」
由「前期獲利」所決定、價差由「未來成長」所定奪。滿足「預期報酬率」最高的選股策
略可簡略分為兩大類,即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與逆風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一、Narasimhan Jegadeesh And Sheridan Titman (1993) 提及「順勢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 ),作法是:我們要先計算所有股票過去 3 到 12 個月的報酬率,買進過去
報酬率最高 1% 的股票投、賣掉過去報酬率最差的 1% 的股票,即「買強賣弱」,則未來
會獲得顯著的報酬。
二、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 (1994) 以長期的資料
(1963-1990年) 也得到另外一種策略,即「逆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也就
是與 Momentum Strategies 剛好相反的作法,即「買弱賣強」,買進過去一段期間中報
酬率最差的股票、賣出過去一段期間中報酬率最好的股票。
叁、理論的落實程序
「買強賣弱」的投資策略是用在上漲將會持續的行情中,「買弱賣強」則用在下跌持續的
過程;以台股為例,目前緩跌格局反應對 iPhone 5 訂單的落失與其它國內外的利空等,
雖然市場名諺常言,當「多數人都看壞時」就是買進的時候,但判定上必需有一個量化明
確的指標,也就是什麼是「多數人都看壞」?
Fama and French 的三因子模型 (1992) 的第三因子及可以做為具體衡量的指標,Fama
and French 認為現在投資於高的「每股淨值市價比」(B/P),未來將會有顯著的高報酬。
因為在高淨值低市價時,市價反應出這個公司的風險,但是由於公司「未來成長」與現在
的每股淨值是「自我相關」(Autocorrelation),也就是現在「每股淨值」較高的股公司
其「未來成長」的機會與幅度也會較為顯著,因此投資給予的「風險溢酬」也較高。「每
股淨值市價比」為「價值投資」、亦即「逆向策略」實際運用的指標。在現實市場,股價
下跌的過程不是只有系統性風險 (Systematic Risk),系統性風險也會影響每個公司自身
的非系統因子 (Non-Systematic Risk),而這兩因子也會互相影響,因此它們「各自效應
」與「共伴效應」會使股價的下跌與理論的驗證有落差。
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一、首先出現的是個股或類股或全部股票本益比下降,這個過程中隱
含著「未來的盈餘」可能沒你現在所想像的美好。二、第二步的股價持續下跌,是落後反
應者或之前反應不足者跟進退出市場。三、若有第三階段的下跌,此時會令投資者感到訝
異,因為此刻股價離「每股淨值」雖不近亦不遠;而這一個時刻,就是市場「價值投資」
開始進場點。四、Fama and French 並沒提到淨值市價比在多少範圍內是進場點,但是實
務經驗告訴我們,此刻也是「逆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 的最好買點;去年底
今年初的筆記型電腦、太陽能類股都是這樣 (如圖一:宏碁,最佳買點2011/11/24,B/P>
1)。
五、如果股價再往下跌,「每股淨值」的再下一個衡量的指標則是隱含有「財務危機」
(Financial Distress) 的「股價總市值」與「公司總負債值」相比的概念;即股價已跌
到「股價總市值」快小於負債,則這公司可能已發生「財務危機」。這一指標適用在台股
目前的 DRAM (如圖二,南科最低股價,2011/12/29) 與 TFT 產業;但要注意的是,雖然
它現在有財務危機 (Financial Distress),但它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溢酬」也可能最
大化。
肆、結論
目前台股雖易跌難漲,但回歸基本面,如果去年 11 月是這一波景氣循環的起始點 (如圖
三與表一),則股價的修正程度可能只是本益比的調整。若此,則建議運用 Narasimhan
Jegadeesh And Sheridan Titman 順勢而為 (Momentum Strategies ) 的選股策略。但若
台股再出現非預期性國內外利空,而導致去年 11 月的景氣循環的谷底遭到否定,股價再
下跌,屆時應可運用 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 逆風
而行 (Contrarian Strategies) 的選股策略。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12-04-26T08:17
at 2012-04-26T08:17
Related Posts
勞動供給線及獨占 問題
By Rebecca
at 2012-04-24T23:25
at 2012-04-24T23:25
中油油價漲價 以經濟學角度看
By Mason
at 2012-04-24T16:58
at 2012-04-24T16:58
生產函數與規模報酬的問題
By Victoria
at 2012-04-24T00:10
at 2012-04-24T00:10
一題個經選擇題
By Zanna
at 2012-04-23T21:31
at 2012-04-23T21:31
一些經濟學選擇題(國際金融為主)
By Odelette
at 2012-04-23T17:33
at 2012-04-23T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