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邦電法說〉NOR Flash下半年市場回歸 - 股票
By Poppy
at 2018-07-27T21:26
at 2018-07-27T21:26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74580?order=3
2.原文內容: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 (2344-TW) 今 (27) 日召開法說會,華邦電總經理詹東義表示,DRAM
自主研發的第一代 38 奈米技術今年產量將持續增加,25 奈米製程技術將在第 4 季量產
,NOR Flash 目前供需健康,預期下半年市場將回復正常,他並強調,近 2 年投入的
350 億資本支出是為增加產能與進行技術轉置,將支撐華邦電到 2020 年前實力與業績
持續成長,「今年、明年、後年情況都不錯」。
DRAM 產品部份,詹東義表示,華邦電持續提升製程技術,自主研發的第一代 38 奈米技
術今年產量將持續增加,25 奈米製程技術將在第 4 季量產,許多舊的產能會移轉至 25
奈米,從第 4 季起的 2 年內都會持續增加,第三代 DRAM 製程技術也在開發中。
詹東義也說,38 奈米技術將是今年重頭戲,會持續優化產品組合與客戶組成,提升毛利
率,且目前某些應用特定客戶對華邦電的需求越趨強勁,將是驅動未來 DRAM 業績主要成
長動能。
詹東義強調,華邦電為目前全球第 4 家擁有自己 DRMA 製程開發的企業,紮根階段已完
成,第一世代的 38 奈米技術從無到有,需要較多時間,第二世代 25 奈米將走得更穩,
未來新技術節點的時間間隔,也會與其他同業差不多,未來在 DRAM 領域的實力將會越來
越強。
Flash 部份,詹東義指出,NOR Flash 去年第 4 季到今年首季,市場庫存已消化得差不
多,第 2 季起已回溫趨於穩健,目前供需健康,雖然廠商產能增加,但需求也同步成長
,任何新產能開出,一段時間內就會有效地消化完成,預期下半年 Flash 市場將回復正
常。
詹東義並強調,NOR Flash 方面華邦電走自己的路,客戶與產品組合均不同,下半年在
Flash 的營運表現不一定會與其他競業同調。華邦電原為低密度 NOR Flash 最大供應商
,經過近 2 年製程轉換,中低密度佔比已提升,目前低密度佔比不到 5 成。
SLC NAND Flash 部份,詹東義表示,市場需求成長快速且相當強勁,營收比重逐季增加
,他也重申,華邦電將專心走編碼儲存,不會做資料儲存,因此不會做 3D NAND 產品。
關於擴產產品線,詹東義指出,目前華邦電產品組合中,DRAM 與 Flash 營收占比相近,
擁有 2 個同樣強勁的產品線,未來路將非常寬廣,因此擴產也會同步進行,去年到今年
已投入約 350 億資本支出,就是為了進行技術轉置與增加產能,除製程技術大量投資外
,各產品線產能都會逐步增加,將支撐華邦電到 2020 年前實力與業績持續成長,「今年
、明年、後年情況都不錯」。
近年來華邦產能逐年增加,詹東義表示,華邦電從去年起每半年就增加產能,將從原本的
4.4 萬片增加至 4.8 萬片,再提升至 5.1 萬片,明年初可望進一步增加至 5.4 萬片。
針對美中貿易戰部分,詹東義表示,對華邦電產品影響看來不多,仍須留意是否會使全球
經濟動能降低,進而影響產品需求。
3.心得/評論:
講成這樣 美中貿易影響對多,也太樂觀了吧
大家都在衝下半年回歸正常~我看是回不去了
零件貴,成品就會愈賣愈貴,你們認為消費者會買單嗎~
加上關稅~以為大家都很有錢嗎
套一句柯市長說的:
法說會我聽到的都是假話
股市開盤後我看到的都是真話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8-08-01T05:31
at 2018-08-01T05:31
By Brianna
at 2018-08-05T21:51
at 2018-08-05T21:51
By Brianna
at 2018-08-08T15:45
at 2018-08-08T15:45
By Adele
at 2018-08-11T16:26
at 2018-08-11T16:26
By Puput
at 2018-08-12T03:11
at 2018-08-12T03:11
By Connor
at 2018-08-12T08:07
at 2018-08-12T08:07
By Rosalind
at 2018-08-15T09:09
at 2018-08-15T09:0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8-19T14:52
at 2018-08-19T14:52
By Quintina
at 2018-08-20T04:33
at 2018-08-20T04:33
By Mason
at 2018-08-21T06:26
at 2018-08-21T06:26
By Freda
at 2018-08-25T09:02
at 2018-08-25T09:02
By Leila
at 2018-08-29T23:13
at 2018-08-29T23:13
Related Posts
34萬人慘丟飯碗!郭董9月又砍7千人 台灣
By Dora
at 2018-07-27T20:47
at 2018-07-27T20:47
邁向綠能時代 首艘國造風電運維船啟用
By David
at 2018-07-27T20:03
at 2018-07-27T20:03
絕對的底部選股法
By Rosalind
at 2018-07-27T19:09
at 2018-07-27T19:09
亞太電/VMware 共創台首朵在地混和雲
By Ida
at 2018-07-27T18:22
at 2018-07-27T18:22
陸股測10年線 投信:定期定額報酬上看1成
By Caroline
at 2018-07-27T18:13
at 2018-07-27T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