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發表「2011年世界智慧財產報告」 - 專利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2-03-16T17:26

Table of Contents

WIPO發表「2011年世界智慧財產報告」

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5767

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IPO)於11月14日發表一本新刊物「2011年世界智慧財產(IP)報告-
改變中的創新面相」,?述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全世界創新公司的主要策略,全球的專利申請
量由1980年代初期的80萬件,增加至2009年180萬件,該報告的結論是,創新投資的成長和
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是此趨勢的主要驅動力。

因此,IP政策已成為創新政策的最重要一環,在該報告的序言中,WIPO局長Francis Gurry
表示:「創新成長已不再是高收入國家獨享的特權,貧窮和富有國家的技術落差已經縮小
,漸進型(incremental)創新和更多的地域性創新促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世界一流的
技術創新並駕齊驅」。

該報告指出許多影響IPR需求成長的因素如下:

●以IPR為基礎的知識市場崛起,證據顯示,公司的IPR交易和授權活動日益頻繁,以全球
來看,權利金和許可費的收益,由1970年28億美元、1990年270億美元,增加至2009年
1,800億美元,成長幅度較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為高,新的市場仲介機構已然出現,
如IP信息交流中心和經紀公司。

證據顯示,知識市場使公司專業化,同時可更具創造力及更有效率,並且可以控制想要保
護哪些知識、分享哪些知識以進一步學習,而這正是當前開放創新策略的關鍵元素。

●專利案件成長最快的是所謂的複雜技術,亦即包括很多可以分別取得專利、而專利權人
各不相同的發明,這現象部分反映了技術變革,例如,複雜技術大多屬於最近數十年來快
速發展的資訊與通信技術領域。

同時,有些屬於複雜技術產業-尤其是通信、軟體、視聽技術、光學,以及最近的智慧型手
機和平板電腦-的公司,策略性的建立專利組合(patent portfolios),日漸綿密的專利
權網絡恐將使累積型創新(cumulative innovation)過程變慢,而專利池(patent pool
)這類的合作方式多少可以解決這種疑慮。

●因此,功能完善的專利機構便成為創新制度成功的基石,它們要確保核准專利的品質,
並且為專利權爭端提供平衡的解決之道。前所未有的大量專利申請案已使各專利局遭受重
大壓力,積案日增,2010年全球尚待審查的申請案達517萬件,專利局所作的抉擇對創新的
動力有深遠的影響。

●有許多國家已制定一些政策,利用公共研究來引導創新,其中一個政策就是鼓勵大學和
公共研究機構(PROs)申請專利,並將其發明商品化。因此,這些機構所提出的專利申請
案已明顯增加。以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案,1980年代幾乎沒有自大學和PRO提出
的申請案,然而,到了2010年,該類申請案已超過1萬5千件,其中大部分來自高收入國家
-尤其是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但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的申請案亦已顯著增加,
1980-2010年間,由大學所提出的PCT申請案,以中國大陸2,348件為最多,接著是巴西、
印度和南非;所有PRO提出的PCT申請案中,中國大陸和印度占78%。

為促進大學的專利技術移轉的政策改革,對於研究機構、公司企業、科學制度和經濟具有
多方面的影響。

該報告的其他結論包括:

●儘管高收入國家仍主宰全球的研發(R&D)支出,創新的地理分布已轉移,1993至2009年
期間,全球實質研發支出增加將近一倍,大多是在高收入國家,約占全球研發支出總數70%
,其研發支出約占GDP的2.5%,是中收入國家的2倍。同一期間,中低收入國家的研發支出
增加13%,中國大陸占其中最大部分,超過10%,而成為2009年全球第2大研發支出國。

●報告中的無形資產投資部分,只針對特定高收入國家進行調查,資料顯示該類投資已快
速增長,很多國家的公司對無形資產的投資都比有形資產多。在歐洲,瑞典和英國的無形
資產投資已達到GDP的9.1%。

●有明確證據顯示,創新正日漸國際化,由不同國籍作者所發表的同儕評議科學(peer-
reviewed science)和工程領域文章大幅增加,專利的發明人來自一國以上國家的比例亦
成長。另外,愈來愈多的跨國公司將其研發設施佈建在不同的國家,這種現象在某些中等
收入國家特別多,由於中等收入國家在全球經濟的份量提升,而使那些國家正依其個別需
求重新調整創新的定位。

●一些證據顯示,創新已經變得更具合作性及更開放,但是不太容易評估這些新態樣的真
正規模和重要性,例如,很難在開放創新策略和長期性的合作措施 - 如聯合研發、聯合
行銷或策略夥伴 - 之間進行明確區分;另外,有些開放創新策略–如公司內部新政策或
非正式的知識交流–則不太容易追蹤。

●儘管有這種不確定性,創新過程的合作仍可以裨益公司和社會,透過研發聯盟–尤其是
合同夥伴關係(contractual partnerships)和基於股權的合資企業–取得IP,這方面的
資料有限且不易解讀,但可以知道資訊與通信技術(ICT)、生物技術和化學工業是最常加
入企業聯盟的,社會則常因這類合作會增進創新的效率與效能而獲益。

另該報告中提到有關專利積案、結案相關數據摘譯如下:

●前所未有的專利申請量為各國專利局帶來相當大的壓力,許多專利局的積案增加,2010
年全球待審專利申請案計達517萬件(註),以?對數量來看,日本(近140萬件)、美國
(約120萬件)和歐洲專利局(約60萬件)積案最多,韓國約51萬件、德國約29萬件、加拿
大約19萬件。但若與年度申請件數比較的相對數字來看,以智利的積案比率占年度申請量
的14%為最高,越南和秘魯各占10%,巴西占7.8%,德國和加拿大占5%,日本占4%。

●1996至2007年,USPTO的專利審結平均時間由21.5個月增加為32個月,EPO則由24.4個月
增加至45.3個月。

註:此數字係WIPO以70個專利局待審案件數估算,包括前20大專利局,但中國大陸、印度
和新加坡除外。有些專利局-如日本和德國-的申請人可以讓申請案延遲被審查若干年;另
JPO最近下修待審專利申請案件數。

2011年世界智慧財產報告http://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11/article_0027.html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2-03-17T13:51
第一個一百萬件花了26年,第二個一百萬件花了6年,目前中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2-03-18T11:07
國中興通訊跟日本松下拼第一拼的很猛(PCT)

誠徵專職/兼職專利工程師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2-03-16T10:53
誠徵專職/兼職專利工程師 事務所位於高雄市 專職工程師無經驗可 需工科畢業 會使用機械製圖軟體(如AutoCAD等) 兼職工程師(高雄市) 需有撰寫專利說明書經驗 意者請站內信聯絡 謝謝 - ...

智慧局170位壯士正備取名單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2-03-16T09:33
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5775 備取名額好少,是認為正取的大部分都會去報到嗎? 祝榜上有名!! - ...

台灣企業在印度專利申請量年僅百餘件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2-03-15T18:43
http://ppt.cc/QtFb 台灣企業在印度專利申請量年僅百餘件 遠遜國際大廠佈局 李淑蓮/北美智權 2012.03.15 國際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估,印度經濟成長率最快將在2013年超過中國,2013~20 ...

智慧財產局研發替代役口試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2-03-14T21:27
前幾天公布了,242 取 70 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5768 99 年的研替到現在還沒結束 目前應該還不知道去這裡對以後就業的影響 - ...

中國的行政查處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2-03-14T20:14
請問 有誰對中國智權行政查處這一塊有實務經驗的 有事想請教 另外....對於廣東東莞一帶 有沒有比較值得信賴或智權實務經驗比較豐富的律師 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