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ares核心積極配置ETF-AOA分析介紹 - 投資
By Kelly
at 2017-05-15T01:22
at 2017-05-15T01:22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針對AOA這支ETF仔細地研究了一下,加強關於債券持股與費用的討論,
寫了一篇介紹文,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
網頁好讀版https://vinceonn.wordpress.com/2017/05/15/aoa-2/
------------------------分隔線---------------------------------------
(一)投資經過
最初是在PTT ForeignInv版的redlance與ericlin0940介紹下,才認識AOA這支ETF。
去年年底時,將美國券商大部份的資產轉回台灣改採複委託,
原先持有的多個標的縮減成只有AOA一支,帶來的效益比預期中好很多,
例如減少了閒置資金,因為原先是每年匯款一次至海外券商,
所以資金從台灣銀行帳戶->匯款至券商->實際投入市場,
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雖然有一些標的可以提供資金停泊使用,
但還是與立即能夠投入市場有所不同,更換為複委託後,
現在每季直接從外幣帳戶扣款投入市場,閒置時間從一年縮短為三個月,
整體資金的報酬與市場參與比例較過去高出很多。此外縮減成一個標的後,
管理投資的工作變成輕鬆很多,投入前不用打開試算表試算各標的的投入金額與比例,
這些好處是當初所沒有想到的。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加強對於AOA的認識,
將裡頭比較不易瞭解的債券配置,及容易產生誤會的費用率,分離出來進行研究。
(二)簡介
AOA為iShare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所發行的一檔ETF,
全名為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發行於2008年,
追蹤指數為S&P Target Risk Aggressive Index。
AOA透過組合式基金的方式,幫助投資人簡單高效地進行全球股債配置。
因為設定風險目標為「積極(Aggressive)」,所以有相當高比例的資產投入於股市中,
股債比設定為80:20。而其他與AOA相似的家族成員還有AOR(成長)、AOM(穩健)、AOK(保守)
,主要差異在於股債比的不同。
http://imgur.com/lkjkqSK
(三)特色
1. 一支股票輕鬆涵蓋全球股市、債市,持有超過7,600檔股票與債券
2. 高積極性資產配置,股債比80:20
3. 自動執行再平衡(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4. 低費用率
(四)持股
AOA主要為透過10支iShares旗下ETF,達成分散全球投資目標。
資產種類與投入標的如下圖:
http://imgur.com/HgsYPzt
針對其中債券部分進行進一步分析,根據晨星查詢資料顯示,
AOA所間接持有的債券評等如下:
http://imgur.com/bkFwWkH
有55%的債券為AAA評等,但遜於同類型指標基金的74.58%,看似風險程度很高,
但大多還是在投資等級BBB以上,整體平均信用品質為A,
在報酬與風險間取了一個平衡點。
http://imgur.com/ApracSS
按類型分析,從上圖可以看到,47.75%投入於政府,31.07%於企業,
與Vanguard發行的BND相去不遠,但在REITs部分AOA的佔比為6.86%,
而BND則為24.71%,主要原因為AOA下持有的IUSB所造成,
按下圖可以看到IUSB的現金部位高達22.56%,而REITs的部分僅有12.76%。
http://imgur.com/VO3MAq7
(五)指數調整
AOA的追蹤指數S&P Target Risk Aggressive Index在2016/01/29時,
將國際債券納入其指數當中,佔比設定為債券投資部分之15% ,
所以國際債券在AOA整體投資組合佔比為3%(債券比20%15%=3%),
剩餘其他債券投資則按市值比例分配。從這點我們也可以得知,
該指數有持續地進行修正,以求投資於整體市場的完整性與涵蓋範圍。
(六)費用率
AOA所採用的投資架構為組合型ETF,由10支ETF所組成,
這樣在費用方面會產生一個缺點,除了母基金本身的管理費外,
投資在子基金的部分,也會被收取一筆內扣管理費,
這種間接費用稱之為Acquired Fund Fees and Expenses (AFFE)。
我們將AOA持有的各ETF內扣費用加權計算後可以得到子基金間接費用(見下圖)
http://imgur.com/thlPiHf
將子基金與母基金的管理費合併計算後,可以得到AOA的總費用,
但發行公司也提供一項優惠,減免子基金所產生的間接費用,
原先這項優惠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1日,不過最近已經更改條款,
優惠時間延長至2021年11月30日,所以大致上可以預期這是一項長期優惠。
AOA整體淨費用率為0.25%。
http://imgur.com/YgpSs0c
(七)費用比較
許多人會將AOA與VT搭配BND的組合進行比較,我們試算一下
VT、BND採80:20的投資組合費用率,
http://imgur.com/EogYxe2
費用率計算結果為0.1%,與AOA相比低了0.15%,AOA的費用率為VT&BND組合的2.5倍,
差異非常巨大。儘管如此,但AOA的效益仍不容忽視,當投資管道為複委託時,
AOA的多元資產組合將可省去購入多種標的之佣金費用。
此外當投資額逐漸增加時,每年0.15%的差異將會被放大,但仍然推薦選擇AOA,
因為高投資額於進行再平衡時,所產生的標的轉換費用將非常可觀,
AOA的自動再平衡特性,將可以省下不少費用。
以上兩點特性使得AOA相當適合使用複委託作為投資管道的投資者,
而使用海外券商的朋友可以考慮以VT&BND或更細緻的組合來作為投入標的。
(八)除息日
AOA每季會進行配息,而海外投資人請避免在除息日前下單購買,
以免白白被扣30%股利稅額,詳細解說請參考綠角大的文章
「不要花錢買配息(Don’t Buy Dividends)」與「ETF的三個重要日子。」
AOA在2017年的除息日分別為
Q1:2017/04/04
Q2:2017/07/06
Q3:2017/10/03
Q4:2017/12/28
----------------文章結束-----------
假如有什麼錯誤或想進一步瞭解的地方,再麻煩大家告知了!
--
寫了一篇介紹文,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
網頁好讀版https://vinceonn.wordpress.com/2017/05/15/aoa-2/
------------------------分隔線---------------------------------------
(一)投資經過
最初是在PTT ForeignInv版的redlance與ericlin0940介紹下,才認識AOA這支ETF。
去年年底時,將美國券商大部份的資產轉回台灣改採複委託,
原先持有的多個標的縮減成只有AOA一支,帶來的效益比預期中好很多,
例如減少了閒置資金,因為原先是每年匯款一次至海外券商,
所以資金從台灣銀行帳戶->匯款至券商->實際投入市場,
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雖然有一些標的可以提供資金停泊使用,
但還是與立即能夠投入市場有所不同,更換為複委託後,
現在每季直接從外幣帳戶扣款投入市場,閒置時間從一年縮短為三個月,
整體資金的報酬與市場參與比例較過去高出很多。此外縮減成一個標的後,
管理投資的工作變成輕鬆很多,投入前不用打開試算表試算各標的的投入金額與比例,
這些好處是當初所沒有想到的。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加強對於AOA的認識,
將裡頭比較不易瞭解的債券配置,及容易產生誤會的費用率,分離出來進行研究。
(二)簡介
AOA為iShare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所發行的一檔ETF,
全名為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發行於2008年,
追蹤指數為S&P Target Risk Aggressive Index。
AOA透過組合式基金的方式,幫助投資人簡單高效地進行全球股債配置。
因為設定風險目標為「積極(Aggressive)」,所以有相當高比例的資產投入於股市中,
股債比設定為80:20。而其他與AOA相似的家族成員還有AOR(成長)、AOM(穩健)、AOK(保守)
,主要差異在於股債比的不同。
http://imgur.com/lkjkqSK
(三)特色
1. 一支股票輕鬆涵蓋全球股市、債市,持有超過7,600檔股票與債券
2. 高積極性資產配置,股債比80:20
3. 自動執行再平衡(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4. 低費用率
(四)持股
AOA主要為透過10支iShares旗下ETF,達成分散全球投資目標。
資產種類與投入標的如下圖:
http://imgur.com/HgsYPzt
針對其中債券部分進行進一步分析,根據晨星查詢資料顯示,
AOA所間接持有的債券評等如下:
http://imgur.com/bkFwWkH
有55%的債券為AAA評等,但遜於同類型指標基金的74.58%,看似風險程度很高,
但大多還是在投資等級BBB以上,整體平均信用品質為A,
在報酬與風險間取了一個平衡點。
http://imgur.com/ApracSS
按類型分析,從上圖可以看到,47.75%投入於政府,31.07%於企業,
與Vanguard發行的BND相去不遠,但在REITs部分AOA的佔比為6.86%,
而BND則為24.71%,主要原因為AOA下持有的IUSB所造成,
按下圖可以看到IUSB的現金部位高達22.56%,而REITs的部分僅有12.76%。
http://imgur.com/VO3MAq7
(五)指數調整
AOA的追蹤指數S&P Target Risk Aggressive Index在2016/01/29時,
將國際債券納入其指數當中,佔比設定為債券投資部分之15% ,
所以國際債券在AOA整體投資組合佔比為3%(債券比20%15%=3%),
剩餘其他債券投資則按市值比例分配。從這點我們也可以得知,
該指數有持續地進行修正,以求投資於整體市場的完整性與涵蓋範圍。
(六)費用率
AOA所採用的投資架構為組合型ETF,由10支ETF所組成,
這樣在費用方面會產生一個缺點,除了母基金本身的管理費外,
投資在子基金的部分,也會被收取一筆內扣管理費,
這種間接費用稱之為Acquired Fund Fees and Expenses (AFFE)。
我們將AOA持有的各ETF內扣費用加權計算後可以得到子基金間接費用(見下圖)
http://imgur.com/thlPiHf
將子基金與母基金的管理費合併計算後,可以得到AOA的總費用,
但發行公司也提供一項優惠,減免子基金所產生的間接費用,
原先這項優惠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1日,不過最近已經更改條款,
優惠時間延長至2021年11月30日,所以大致上可以預期這是一項長期優惠。
AOA整體淨費用率為0.25%。
http://imgur.com/YgpSs0c
(七)費用比較
許多人會將AOA與VT搭配BND的組合進行比較,我們試算一下
VT、BND採80:20的投資組合費用率,
http://imgur.com/EogYxe2
費用率計算結果為0.1%,與AOA相比低了0.15%,AOA的費用率為VT&BND組合的2.5倍,
差異非常巨大。儘管如此,但AOA的效益仍不容忽視,當投資管道為複委託時,
AOA的多元資產組合將可省去購入多種標的之佣金費用。
此外當投資額逐漸增加時,每年0.15%的差異將會被放大,但仍然推薦選擇AOA,
因為高投資額於進行再平衡時,所產生的標的轉換費用將非常可觀,
AOA的自動再平衡特性,將可以省下不少費用。
以上兩點特性使得AOA相當適合使用複委託作為投資管道的投資者,
而使用海外券商的朋友可以考慮以VT&BND或更細緻的組合來作為投入標的。
(八)除息日
AOA每季會進行配息,而海外投資人請避免在除息日前下單購買,
以免白白被扣30%股利稅額,詳細解說請參考綠角大的文章
「不要花錢買配息(Don’t Buy Dividends)」與「ETF的三個重要日子。」
AOA在2017年的除息日分別為
Q1:2017/04/04
Q2:2017/07/06
Q3:2017/10/03
Q4:2017/12/28
----------------文章結束-----------
假如有什麼錯誤或想進一步瞭解的地方,再麻煩大家告知了!
--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17-05-16T17:53
at 2017-05-16T17:53
By Anonymous
at 2017-05-17T21:59
at 2017-05-17T21:59
By Susan
at 2017-05-20T23:54
at 2017-05-20T23:54
By George
at 2017-05-21T05:48
at 2017-05-21T05:48
By Mason
at 2017-05-24T15:33
at 2017-05-24T15:33
By Olga
at 2017-05-28T19:24
at 2017-05-28T19:24
By Daniel
at 2017-05-31T11:46
at 2017-05-31T11:46
By Ophelia
at 2017-06-01T12:51
at 2017-06-01T12:51
By Heather
at 2017-06-02T00:15
at 2017-06-02T00:15
By Annie
at 2017-06-03T03:01
at 2017-06-03T03:01
By Linda
at 2017-06-05T08:24
at 2017-06-05T08:24
By Franklin
at 2017-06-08T05:34
at 2017-06-08T05:34
By Regina
at 2017-06-10T23:21
at 2017-06-10T23:21
By David
at 2017-06-11T11:58
at 2017-06-11T11:58
By Dorothy
at 2017-06-12T16:47
at 2017-06-12T16:47
By Erin
at 2017-06-16T20:06
at 2017-06-16T20:06
By Hedda
at 2017-06-21T15:56
at 2017-06-21T15:56
By Erin
at 2017-06-22T12:41
at 2017-06-22T12:41
By Sarah
at 2017-06-24T19:13
at 2017-06-24T19:13
By Ethan
at 2017-06-29T13:18
at 2017-06-29T13:18
By Elizabeth
at 2017-07-03T07:34
at 2017-07-03T07:34
By Anthony
at 2017-07-07T14:26
at 2017-07-07T14:26
By Ina
at 2017-07-09T19:32
at 2017-07-09T19:32
By Gilbert
at 2017-07-10T00:00
at 2017-07-10T00:00
By Frederic
at 2017-07-13T13:17
at 2017-07-13T13:17
By Cara
at 2017-07-18T11:02
at 2017-07-18T11:02
By Madame
at 2017-07-19T04:03
at 2017-07-19T04:03
By Emily
at 2017-07-21T18:34
at 2017-07-21T18:34
Related Posts
美國納稅義務人購買ETF
By Hamiltion
at 2017-05-10T04:33
at 2017-05-10T04:33
( 季配 ) 封閉式多元策略平衡基金 - JDD
By Hamiltion
at 2017-05-08T23:06
at 2017-05-08T23:06
美股記帳
By Daph Bay
at 2017-05-06T22:45
at 2017-05-06T22:45
請教有關海外券商的遺產問題
By Elizabeth
at 2017-05-06T09:46
at 2017-05-06T09:46
( 月配 ) 封閉式債券基金 - GOF
By Caroline
at 2017-05-04T02:43
at 2017-05-04T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