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Insights:2026年中國製造IC(含外企) - 股票QA

By Dinah
at 2022-05-31T15:59
at 2022-05-31T15:59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IC Insights:2026年中國製造IC(含外企)仍僅佔中國IC市場21.2%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8yhqB7
發布時間:
2022/5/31
記者署名:
何思穎
原文內容:
中國製造與中國國內IC需求間存在巨大落差
根據IC Insights報告預測,至2026年,以中國為基地(China-based)的IC生產預計將佔中
國IC市場的21.2%,其中有超過50%以上為外國公司(如:三星、SK海力士、台積電)。
中國的IC市場和中國製造IC產量(含外國企業於中國生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落差。IC
Insights報告指出,中國自2005年以來便持續坐穩全球最大IC市場的寶座,但這並不意味
中企能大量生產IC。2021年中國企業的IC生產僅占其國內1865億美元IC市場的16.7%,雖
然已高於10年前(2011年)的12.7%。IC Insights預測,此一市占率將從2021年的16.7%
增加4.5%上升至2026年的21.2%(平均每年增加0.9%)。
中國製造產量仍是外商天下 中國製造 IC之全球佔比極低
2021年,在中國製造的IC產值為312億美元,但由中國企業製造者僅為123億美元(39.4%
),僅占中國1865億美元IC市場的6.6%。其他則為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
電和其他在中國設有IC晶圓廠的外國公司。IC Insights估計,在中國製造的價值123億美
元IC中,約27億美元來自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另外96億美元則來自中芯國際這樣的
純代工廠。
即使中國生產的IC真如IC Insights所預測的於2026年達到582億美元,中國製造IC仍只占
2026年全球IC市場(總額7177億美元)的8.1%。縱使針對部分中國製造商的IC產量進行加
計(許多中國IC生產商是代工廠,將其IC賣給公司,公司再將這些產品賣給電子系統生產
商),在中國生產的IC仍可能只占2026年全球IC市場的10%左右。
結語
目前中國製造IC、中國本土企業製造IC之全球市場和本土市場佔比都很小,中國製造IC產
量多數依賴外企在中國所建立的外企半導體工廠,中國政府期望透過自主創新,降低大量
進口IC的巨額貿易逆差,試圖憑藉自身優勢的5G與電動車的帶領,發展本土IC產業,進一
步與美國科技達成脫鉤,但目前看來短期內似乎還有困難。
心得/評論:
中國砸大錢以期達到2025年半導體自主率達70%,但根據IC insights估計,縱使加入外企
的產能,中國製造的半導體至2026年僅達中國市場不到1/4。
--
IC Insights:2026年中國製造IC(含外企)仍僅佔中國IC市場21.2%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8yhqB7
發布時間:
2022/5/31
記者署名:
何思穎
原文內容:
中國製造與中國國內IC需求間存在巨大落差
根據IC Insights報告預測,至2026年,以中國為基地(China-based)的IC生產預計將佔中
國IC市場的21.2%,其中有超過50%以上為外國公司(如:三星、SK海力士、台積電)。
中國的IC市場和中國製造IC產量(含外國企業於中國生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落差。IC
Insights報告指出,中國自2005年以來便持續坐穩全球最大IC市場的寶座,但這並不意味
中企能大量生產IC。2021年中國企業的IC生產僅占其國內1865億美元IC市場的16.7%,雖
然已高於10年前(2011年)的12.7%。IC Insights預測,此一市占率將從2021年的16.7%
增加4.5%上升至2026年的21.2%(平均每年增加0.9%)。
中國製造產量仍是外商天下 中國製造 IC之全球佔比極低
2021年,在中國製造的IC產值為312億美元,但由中國企業製造者僅為123億美元(39.4%
),僅占中國1865億美元IC市場的6.6%。其他則為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
電和其他在中國設有IC晶圓廠的外國公司。IC Insights估計,在中國製造的價值123億美
元IC中,約27億美元來自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另外96億美元則來自中芯國際這樣的
純代工廠。
即使中國生產的IC真如IC Insights所預測的於2026年達到582億美元,中國製造IC仍只占
2026年全球IC市場(總額7177億美元)的8.1%。縱使針對部分中國製造商的IC產量進行加
計(許多中國IC生產商是代工廠,將其IC賣給公司,公司再將這些產品賣給電子系統生產
商),在中國生產的IC仍可能只占2026年全球IC市場的10%左右。
結語
目前中國製造IC、中國本土企業製造IC之全球市場和本土市場佔比都很小,中國製造IC產
量多數依賴外企在中國所建立的外企半導體工廠,中國政府期望透過自主創新,降低大量
進口IC的巨額貿易逆差,試圖憑藉自身優勢的5G與電動車的帶領,發展本土IC產業,進一
步與美國科技達成脫鉤,但目前看來短期內似乎還有困難。
心得/評論:
中國砸大錢以期達到2025年半導體自主率達70%,但根據IC insights估計,縱使加入外企
的產能,中國製造的半導體至2026年僅達中國市場不到1/4。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Zanna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Mia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Mason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Mia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Xanthe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Linda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Leila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Lauren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Daniel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Daniel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Madame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Daph Bay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Genevieve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Emma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Mary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By Michael
at 2022-05-31T16:23
at 2022-05-31T16:23

By Joe
at 2022-05-30T11:27
at 2022-05-30T11:27
Related Posts
怎麼判斷股市新聞有沒有參考價值?

By Ivy
at 2022-05-31T15:33
at 2022-05-31T15:33
111年05月31日 櫃買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Oscar
at 2022-05-31T15:28
at 2022-05-31T15:28
鴻海董座劉揚偉:Q2與全年展望 都比年初

By Mason
at 2022-05-31T15:12
at 2022-05-31T15:12
劉揚偉為鴻海股價抱屈 考慮實施員工持股

By Ida
at 2022-05-31T15:09
at 2022-05-31T15:09
111年05月31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Emma
at 2022-05-31T14:59
at 2022-05-31T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