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未爆彈衝擊全民6000萬張保單!壽險業 - 保險
By Kristin
at 2020-06-21T14:32
at 2020-06-21T14:32
Table of Contents
出處連結:https://reurl.cc/8GA79y
3大未爆彈衝擊全民6000萬張保單!壽險業生死關
2020-06-10 作者: 洪綾襄
「每每看著金融統計指標、保險業產值、管理總資產一直增加,資金還不斷倒進去,真的
不是正常現象。所以我們認為,是該進行調整了,」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語重心長地
表示。
中華信評金融評等部副總經理張書評在5月時,更將國泰、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南山
、新壽、中壽7家台灣主要壽險公司的展望,一口氣降至「負向」;張書評指出,衡量壽
險體質不能只看營收獲利,而是要看淨值,近來只要國內外金融市場一有波動,保險業淨
值就會受未實現虧損而大幅修正。(延伸閱讀:沖脫拋蓋送 5大行動搶救危急壽險)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4
金管會頻頻示警 壽險業走到生死存亡關鍵年
近20年來,壽險業是台灣金融業中唯一持續大幅成長的業態,資產規模以每年13.8%的複
合成長率暴增,從2000年的2.5兆元,截至2019年已達29.4兆元台幣,占整體金融業比率
35.5%,讓台灣成為保險滲透率全球第一、壽險密度全球第4的國家。迄至2019年,光保險
業一個產業的產值就占國內生產總額(GDP)逾2%,去年因停賣部分躉繳型和終身型商品
才使得保費收入略減,但總保費收入仍高達3.4670兆元,年複合成長率達8.3%。
然而,外表看來金流橫溢,裡子卻是千瘡百孔,3月全球金融市場崩跌正是試金石!「壽
險業是慢性病,沒做健檢前都不擔心,一做發現滿是紅字,」政大風管系教授彭金隆分析
。
自2018年年底起,保險局便展開雷厲風行的整頓:要求業者調整商品結構、增資以提高資
本適足率,明確訂定接軌國際會計準則17號公報(IFRS17)時程,在2025年(今年再延至
2026年)一定要讓台灣保險業負債按市價衡量。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甚至呼籲,業者應
厚實資本,保留銀彈充實資本。
本刊採訪多位專家都指證歷歷,今年將是壽險產業生死關鍵年,甚至可能再度出現壽險業
者被接管。(延伸閱讀:觀察名單》宏泰靠賣祖產 硬撐淨值比和資本適足率)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6
生死關1:業務萎縮保費懸崖現形 商品結構扭曲 利差損擴大入不敷出
先從營運面來看,今年1~4月初年度保費收入較去年度衰退逾4成,總保費收入衰退12.4%
,保費懸崖已陡然現形。接下來不僅要提高死亡保額,還要調降各幣別新契約保單的責任
金準備利率與宣告利率,若業者因保費漲價、利率不夠有誘因而導致保費收入減少,無法
維持成長,營運風險也勢必攀高。
不只是收入減少,早期壽險公司大量販售的高利保單,壽險業須支付給保戶的利息很高,
但投資報酬率卻愈來愈少,利差損明顯擴大;保單賣愈多、反而虧愈大。
在景氣大好的2019年,6大壽險業者全年投報率也不超過4%,台銀、中華郵政等公股壽險
更不到3%;但相較於壽險公司平均要支付給保戶早年保單高達9%的利息,可說是入不敷出
。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教授陳錦稷分析,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公債等固定收益投資
標的選擇有限,壽險業為了應付保單成本,必須在投資組合中,達到3%到4%以上的投資收
益率,才能克服利差損,因而不得不到海外尋求更高收益的機會。
但他也提出警訊,若不扭轉商品結構,只是一味想提升投資報酬率,利差損的缺口只會愈
來愈大。加上17號公報上路,負債面必須以市價衡量,未來保費收入採分期認列,但一有
損失必須在當期完全反應,嚴重影響損益,且隨著保險負債放大,勢必嚴重壓縮股東權益
,帶來潛在的巨額增資壓力。
國外信評機構曾估算,若以壽險業總資產29.4兆元估算,業界利差損可能高達數千億甚至
到上兆元。
由於全球低利,大企業滿手現金,國際板債券爆贖回潮,再發的債券利率都愈來愈低,而
台灣因為資金氾濫,台幣長天期計價商品稀缺,央行也不開放國內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商
品(NDF)業務,少有證券化商品可供壽險業投資,在選擇有限下,業者只好連90天期的
財政部國庫券都搶。
然而,為了追求更高投資報酬的海外投資標的,據統計,壽險海外投資金額已高達17兆
5997億元台幣,占整體資金的66.56%;但是,匯損也因此成為壽險業揮之不去的夢魘。(
延伸閱讀:投保教戰》3大新制7月上路 保費漲定了,怎麼買最划算?)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8壽險業去年底因台幣兌美元升值,導致匯損創新高來到2912億元,今年第1季台幣兌美元
貶值0.5%,但整體壽險業涵蓋兌換、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金後的合計數仍有負528億
元。
海外投資部位高居不下的另一個風險,則來自於近來不少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市場、金融機
構次順位債、能源公司債券都遭信評機構連續性降評;儘管4、5月全球股市反彈,但不確
定性氣氛仍濃厚,壽險公司手上的較低評等債券恐成未爆彈。壽險公司的投資紀律顯得更
為重要。
理論上,壽險投資應以大型高股息企業或高評等債券為主,如美國公債或蘋果、AT&T等龍
頭企業公司債,但為了獲取較高收益,仍有業者重押單一股票標的,甚至較低評級債,例
如新光金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金債信風險集中度最高,相較同業集中於新興市場主權債和能源
債,是直接導致3月淨值比暴跌的主因。但部位過大,如今才要調整資產配置,也有再投
資風險。
財報顯示,今年第1季整體壽險業稅後獲利雖達5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1倍,但整
體淨值卻較上季的1兆9476億元,短少4680億元。為什麼獲利創高,淨值卻大幅蒸發?最
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FVOCI」和「攤銷後成本AC」等會計項下,
金融資產價值因股災而大幅波動。
生死關3:淨值大幅短少 全球股債雙殺 體質惡化浮上台面
簡單來說,壽險業所操作的金融資產分成3大塊:「損益按公允價值FVPL」,主要為國內
外股票;「FVOCI」,通常指收益型的股票或做短期價差的債券;以及「AC」,則是持有
到期、不會隨意買賣的債券老本。(延伸閱讀:投資評價》整體產業湧暗潮 苦日子來了
,壽險股還能買嗎?)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7
3月股災引起公司債及金融債信用風險貼水上升,造成FVOCI項下的債券資產評價下跌,連
AC的未實現利益,也從去年底的8724億元降低了近3712億元。儘管4月風險貼水雖已回落
,但若市場波動,評價勢必再受衝擊。
一旦淨值過低,就顯示該業者有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必要時監理機關將可要求退場。過
去金管會以資本適足率(RBC)為預警指標,每半年公布一次,去年為加強監管,又增列
「資產淨值比」為監測指標。
截至去年底,台灣業者資本適足率都在200%以上,尚未有資本不足的情事,但是若資本適
足率連續兩次在250%以下、淨值比低於3%,就落入增資警戒區,需要限期改善或增資。目
前宏泰人壽資本適足率僅238.85%、淨值比0.53%情況最為危急;中華郵政、新光人壽和三
商美邦也於本季淨值比低於3%。保險局指出,由於須連續2期(半年報、年報)淨值比率
低3%才屬資本不足,因此最快在明年3月前完成財務體質的調整改善即可,對業者而言應
仍有充足時間。
所幸4月市場快速回升,若經濟惡化下去,對壽險千瘡百孔的商品結構和已然脆弱的投資
部位可能更形不堪,但國內業者仍須在6年內準時接軌17號公報,從資產、負債到整個系
統都要更新,保險局監管力道必須相當確實。
「台灣金融業韌性還是很強的,」施瓊華期許,透過監管超前部署,不要再發生接管壽險
的情事,否則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難以估算。(延伸閱讀:觀察名單》Q1淨值蒸發480億元
... 新壽投資頻踩雷,淨值愈攤愈平)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5
生死關2:海外投資比重過大 資金集中低評級債 瀕危券種成未爆彈
壽險業去年底因台幣兌美元升值,導致匯損創新高來到2912億元,今年第1季台幣兌美元
貶值0.5%,但整體壽險業涵蓋兌換、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金後的合計數仍有負528億
元。
海外投資部位高居不下的另一個風險,則來自於近來不少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市場、金融機
構次順位債、能源公司債券都遭信評機構連續性降評;儘管4、5月全球股市反彈,但不確
定性氣氛仍濃厚,壽險公司手上的較低評等債券恐成未爆彈。壽險公司的投資紀律顯得更
為重要。
理論上,壽險投資應以大型高股息企業或高評等債券為主,如美國公債或蘋果、AT&T等龍
頭企業公司債,但為了獲取較高收益,仍有業者重押單一股票標的,甚至較低評級債,例
如新光金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金債信風險集中度最高,相較同業集中於新興市場主權債和能源
債,是直接導致3月淨值比暴跌的主因。但部位過大,如今才要調整資產配置,也有再投
資風險。
財報顯示,今年第1季整體壽險業稅後獲利雖達5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1倍,但整
體淨值卻較上季的1兆9476億元,短少4680億元。為什麼獲利創高,淨值卻大幅蒸發?最
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FVOCI」和「攤銷後成本AC」等會計項下,
金融資產價值因股災而大幅波動。
生死關3:淨值大幅短少 全球股債雙殺 體質惡化浮上台面
簡單來說,壽險業所操作的金融資產分成3大塊:「損益按公允價值FVPL」,主要為國內
外股票;「FVOCI」,通常指收益型的股票或做短期價差的債券;以及「AC」,則是持有
到期、不會隨意買賣的債券老本。(延伸閱讀:投資評價》整體產業湧暗潮 苦日子來了
,壽險股還能買嗎?)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7
3月股災引起公司債及金融債信用風險貼水上升,造成FVOCI項下的債券資產評價下跌,連
AC的未實現利益,也從去年底的8724億元降低了近3712億元。儘管4月風險貼水雖已回落
,但若市場波動,評價勢必再受衝擊。
一旦淨值過低,就顯示該業者有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必要時監理機關將可要求退場。過
去金管會以資本適足率(RBC)為預警指標,每半年公布一次,去年為加強監管,又增列
「資產淨值比」為監測指標。
截至去年底,台灣業者資本適足率都在200%以上,尚未有資本不足的情事,但是若資本適
足率連續兩次在250%以下、淨值比低於3%,就落入增資警戒區,需要限期改善或增資。目
前宏泰人壽資本適足率僅238.85%、淨值比0.53%情況最為危急;中華郵政、新光人壽和三
商美邦也於本季淨值比低於3%。保險局指出,由於須連續2期(半年報、年報)淨值比率
低3%才屬資本不足,因此最快在明年3月前完成財務體質的調整改善即可,對業者而言應
仍有充足時間。
所幸4月市場快速回升,若經濟惡化下去,對壽險千瘡百孔的商品結構和已然脆弱的投資
部位可能更形不堪,但國內業者仍須在6年內準時接軌17號公報,從資產、負債到整個系
統都要更新,保險局監管力道必須相當確實。
「台灣金融業韌性還是很強的,」施瓊華期許,透過監管超前部署,不要再發生接管壽險
的情事,否則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難以估算。(延伸閱讀:觀察名單》Q1淨值蒸發480億元
... 新壽投資頻踩雷,淨值愈攤愈平)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5
想法評論:這樣的新聞對於保險公司真的非常傷,現在越來越多保戶在質疑保險公司
的永續經營
--
3大未爆彈衝擊全民6000萬張保單!壽險業生死關
2020-06-10 作者: 洪綾襄
「每每看著金融統計指標、保險業產值、管理總資產一直增加,資金還不斷倒進去,真的
不是正常現象。所以我們認為,是該進行調整了,」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語重心長地
表示。
中華信評金融評等部副總經理張書評在5月時,更將國泰、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南山
、新壽、中壽7家台灣主要壽險公司的展望,一口氣降至「負向」;張書評指出,衡量壽
險體質不能只看營收獲利,而是要看淨值,近來只要國內外金融市場一有波動,保險業淨
值就會受未實現虧損而大幅修正。(延伸閱讀:沖脫拋蓋送 5大行動搶救危急壽險)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4
金管會頻頻示警 壽險業走到生死存亡關鍵年
近20年來,壽險業是台灣金融業中唯一持續大幅成長的業態,資產規模以每年13.8%的複
合成長率暴增,從2000年的2.5兆元,截至2019年已達29.4兆元台幣,占整體金融業比率
35.5%,讓台灣成為保險滲透率全球第一、壽險密度全球第4的國家。迄至2019年,光保險
業一個產業的產值就占國內生產總額(GDP)逾2%,去年因停賣部分躉繳型和終身型商品
才使得保費收入略減,但總保費收入仍高達3.4670兆元,年複合成長率達8.3%。
然而,外表看來金流橫溢,裡子卻是千瘡百孔,3月全球金融市場崩跌正是試金石!「壽
險業是慢性病,沒做健檢前都不擔心,一做發現滿是紅字,」政大風管系教授彭金隆分析
。
自2018年年底起,保險局便展開雷厲風行的整頓:要求業者調整商品結構、增資以提高資
本適足率,明確訂定接軌國際會計準則17號公報(IFRS17)時程,在2025年(今年再延至
2026年)一定要讓台灣保險業負債按市價衡量。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甚至呼籲,業者應
厚實資本,保留銀彈充實資本。
本刊採訪多位專家都指證歷歷,今年將是壽險產業生死關鍵年,甚至可能再度出現壽險業
者被接管。(延伸閱讀:觀察名單》宏泰靠賣祖產 硬撐淨值比和資本適足率)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6
生死關1:業務萎縮保費懸崖現形 商品結構扭曲 利差損擴大入不敷出
先從營運面來看,今年1~4月初年度保費收入較去年度衰退逾4成,總保費收入衰退12.4%
,保費懸崖已陡然現形。接下來不僅要提高死亡保額,還要調降各幣別新契約保單的責任
金準備利率與宣告利率,若業者因保費漲價、利率不夠有誘因而導致保費收入減少,無法
維持成長,營運風險也勢必攀高。
不只是收入減少,早期壽險公司大量販售的高利保單,壽險業須支付給保戶的利息很高,
但投資報酬率卻愈來愈少,利差損明顯擴大;保單賣愈多、反而虧愈大。
在景氣大好的2019年,6大壽險業者全年投報率也不超過4%,台銀、中華郵政等公股壽險
更不到3%;但相較於壽險公司平均要支付給保戶早年保單高達9%的利息,可說是入不敷出
。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教授陳錦稷分析,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公債等固定收益投資
標的選擇有限,壽險業為了應付保單成本,必須在投資組合中,達到3%到4%以上的投資收
益率,才能克服利差損,因而不得不到海外尋求更高收益的機會。
但他也提出警訊,若不扭轉商品結構,只是一味想提升投資報酬率,利差損的缺口只會愈
來愈大。加上17號公報上路,負債面必須以市價衡量,未來保費收入採分期認列,但一有
損失必須在當期完全反應,嚴重影響損益,且隨著保險負債放大,勢必嚴重壓縮股東權益
,帶來潛在的巨額增資壓力。
國外信評機構曾估算,若以壽險業總資產29.4兆元估算,業界利差損可能高達數千億甚至
到上兆元。
由於全球低利,大企業滿手現金,國際板債券爆贖回潮,再發的債券利率都愈來愈低,而
台灣因為資金氾濫,台幣長天期計價商品稀缺,央行也不開放國內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商
品(NDF)業務,少有證券化商品可供壽險業投資,在選擇有限下,業者只好連90天期的
財政部國庫券都搶。
然而,為了追求更高投資報酬的海外投資標的,據統計,壽險海外投資金額已高達17兆
5997億元台幣,占整體資金的66.56%;但是,匯損也因此成為壽險業揮之不去的夢魘。(
延伸閱讀:投保教戰》3大新制7月上路 保費漲定了,怎麼買最划算?)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8壽險業去年底因台幣兌美元升值,導致匯損創新高來到2912億元,今年第1季台幣兌美元
貶值0.5%,但整體壽險業涵蓋兌換、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金後的合計數仍有負528億
元。
海外投資部位高居不下的另一個風險,則來自於近來不少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市場、金融機
構次順位債、能源公司債券都遭信評機構連續性降評;儘管4、5月全球股市反彈,但不確
定性氣氛仍濃厚,壽險公司手上的較低評等債券恐成未爆彈。壽險公司的投資紀律顯得更
為重要。
理論上,壽險投資應以大型高股息企業或高評等債券為主,如美國公債或蘋果、AT&T等龍
頭企業公司債,但為了獲取較高收益,仍有業者重押單一股票標的,甚至較低評級債,例
如新光金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金債信風險集中度最高,相較同業集中於新興市場主權債和能源
債,是直接導致3月淨值比暴跌的主因。但部位過大,如今才要調整資產配置,也有再投
資風險。
財報顯示,今年第1季整體壽險業稅後獲利雖達5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1倍,但整
體淨值卻較上季的1兆9476億元,短少4680億元。為什麼獲利創高,淨值卻大幅蒸發?最
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FVOCI」和「攤銷後成本AC」等會計項下,
金融資產價值因股災而大幅波動。
生死關3:淨值大幅短少 全球股債雙殺 體質惡化浮上台面
簡單來說,壽險業所操作的金融資產分成3大塊:「損益按公允價值FVPL」,主要為國內
外股票;「FVOCI」,通常指收益型的股票或做短期價差的債券;以及「AC」,則是持有
到期、不會隨意買賣的債券老本。(延伸閱讀:投資評價》整體產業湧暗潮 苦日子來了
,壽險股還能買嗎?)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7
3月股災引起公司債及金融債信用風險貼水上升,造成FVOCI項下的債券資產評價下跌,連
AC的未實現利益,也從去年底的8724億元降低了近3712億元。儘管4月風險貼水雖已回落
,但若市場波動,評價勢必再受衝擊。
一旦淨值過低,就顯示該業者有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必要時監理機關將可要求退場。過
去金管會以資本適足率(RBC)為預警指標,每半年公布一次,去年為加強監管,又增列
「資產淨值比」為監測指標。
截至去年底,台灣業者資本適足率都在200%以上,尚未有資本不足的情事,但是若資本適
足率連續兩次在250%以下、淨值比低於3%,就落入增資警戒區,需要限期改善或增資。目
前宏泰人壽資本適足率僅238.85%、淨值比0.53%情況最為危急;中華郵政、新光人壽和三
商美邦也於本季淨值比低於3%。保險局指出,由於須連續2期(半年報、年報)淨值比率
低3%才屬資本不足,因此最快在明年3月前完成財務體質的調整改善即可,對業者而言應
仍有充足時間。
所幸4月市場快速回升,若經濟惡化下去,對壽險千瘡百孔的商品結構和已然脆弱的投資
部位可能更形不堪,但國內業者仍須在6年內準時接軌17號公報,從資產、負債到整個系
統都要更新,保險局監管力道必須相當確實。
「台灣金融業韌性還是很強的,」施瓊華期許,透過監管超前部署,不要再發生接管壽險
的情事,否則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難以估算。(延伸閱讀:觀察名單》Q1淨值蒸發480億元
... 新壽投資頻踩雷,淨值愈攤愈平)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5
生死關2:海外投資比重過大 資金集中低評級債 瀕危券種成未爆彈
壽險業去年底因台幣兌美元升值,導致匯損創新高來到2912億元,今年第1季台幣兌美元
貶值0.5%,但整體壽險業涵蓋兌換、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金後的合計數仍有負528億
元。
海外投資部位高居不下的另一個風險,則來自於近來不少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市場、金融機
構次順位債、能源公司債券都遭信評機構連續性降評;儘管4、5月全球股市反彈,但不確
定性氣氛仍濃厚,壽險公司手上的較低評等債券恐成未爆彈。壽險公司的投資紀律顯得更
為重要。
理論上,壽險投資應以大型高股息企業或高評等債券為主,如美國公債或蘋果、AT&T等龍
頭企業公司債,但為了獲取較高收益,仍有業者重押單一股票標的,甚至較低評級債,例
如新光金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金債信風險集中度最高,相較同業集中於新興市場主權債和能源
債,是直接導致3月淨值比暴跌的主因。但部位過大,如今才要調整資產配置,也有再投
資風險。
財報顯示,今年第1季整體壽險業稅後獲利雖達5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1倍,但整
體淨值卻較上季的1兆9476億元,短少4680億元。為什麼獲利創高,淨值卻大幅蒸發?最
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FVOCI」和「攤銷後成本AC」等會計項下,
金融資產價值因股災而大幅波動。
生死關3:淨值大幅短少 全球股債雙殺 體質惡化浮上台面
簡單來說,壽險業所操作的金融資產分成3大塊:「損益按公允價值FVPL」,主要為國內
外股票;「FVOCI」,通常指收益型的股票或做短期價差的債券;以及「AC」,則是持有
到期、不會隨意買賣的債券老本。(延伸閱讀:投資評價》整體產業湧暗潮 苦日子來了
,壽險股還能買嗎?)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7
3月股災引起公司債及金融債信用風險貼水上升,造成FVOCI項下的債券資產評價下跌,連
AC的未實現利益,也從去年底的8724億元降低了近3712億元。儘管4月風險貼水雖已回落
,但若市場波動,評價勢必再受衝擊。
一旦淨值過低,就顯示該業者有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必要時監理機關將可要求退場。過
去金管會以資本適足率(RBC)為預警指標,每半年公布一次,去年為加強監管,又增列
「資產淨值比」為監測指標。
截至去年底,台灣業者資本適足率都在200%以上,尚未有資本不足的情事,但是若資本適
足率連續兩次在250%以下、淨值比低於3%,就落入增資警戒區,需要限期改善或增資。目
前宏泰人壽資本適足率僅238.85%、淨值比0.53%情況最為危急;中華郵政、新光人壽和三
商美邦也於本季淨值比低於3%。保險局指出,由於須連續2期(半年報、年報)淨值比率
低3%才屬資本不足,因此最快在明年3月前完成財務體質的調整改善即可,對業者而言應
仍有充足時間。
所幸4月市場快速回升,若經濟惡化下去,對壽險千瘡百孔的商品結構和已然脆弱的投資
部位可能更形不堪,但國內業者仍須在6年內準時接軌17號公報,從資產、負債到整個系
統都要更新,保險局監管力道必須相當確實。
「台灣金融業韌性還是很強的,」施瓊華期許,透過監管超前部署,不要再發生接管壽險
的情事,否則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難以估算。(延伸閱讀:觀察名單》Q1淨值蒸發480億元
... 新壽投資頻踩雷,淨值愈攤愈平)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085
想法評論:這樣的新聞對於保險公司真的非常傷,現在越來越多保戶在質疑保險公司
的永續經營
--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20-06-24T16:20
at 2020-06-24T16:20
By Odelette
at 2020-06-26T05:35
at 2020-06-26T05:35
By David
at 2020-06-29T07:45
at 2020-06-29T07:45
By Oscar
at 2020-07-02T11:58
at 2020-07-02T11:58
By Zanna
at 2020-07-07T09:40
at 2020-07-07T09:40
By Victoria
at 2020-07-10T10:45
at 2020-07-10T10:45
Related Posts
0歲女 新生兒保單規劃
By Zenobia
at 2020-06-21T14:25
at 2020-06-21T14:25
33歲女 既有保單檢視/實支實付規劃
By Charlotte
at 2020-06-21T14:01
at 2020-06-21T14:01
搭飛機5年「延誤900次」!大媽爽賺千萬理
By Hardy
at 2020-06-21T11:12
at 2020-06-21T11:12
25歲男 第一份保單規劃
By Zenobia
at 2020-06-21T09:26
at 2020-06-21T09:26
有非意外非手術不住院的實支實付嗎?
By Lauren
at 2020-06-21T09:09
at 2020-06-21T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