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源+3節流 江耀宗領高鐵市值成長近千 - 股票

By Callum
at 2021-02-05T14:50
at 2021-02-05T14:50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原文標題:2開源+3節流 江耀宗領高鐵市值成長近千億
原文連結:https://bit.ly/2YJmPNe
發布時間:2021-02-04 09:06
原文內容:
江耀宗自2016年底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除了公司治理績效卓著外,業績亦十分亮眼。分析
近幾年的表現,關鍵就在開源和節流,江耀宗如何採用雙管齊下策略,讓高鐵化身交通部金
雞母呢?
台灣雖然不大,但過往不論出差或旅遊、南下北上一旦跨過了台中,就經常得過夜。直到20
07年台灣高鐵通車之後,南來北往的直達車僅需九十分鐘,一日生活圈成型。
通車14年來,高鐵早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日平均載客量從通車之初的四萬三千人
,成長到現在的十八萬五千人,每天多了四倍多的台灣人,在高鐵上南來北往。
擺脫財務壓力,化身金雞母
表面上看起來,雖然載客量一路成長,但做為一個民間投資的BOT計畫,高鐵其實有著極大
的財務負擔。近五千億的興建成本,以及後續的營運、折舊、攤提、利息等支出,再加上需
要上繳超過千億回饋金給政府,表現亮麗風光的高鐵背後,一直危機四伏。
從通車第一天起,直到2016年財務問題改善前,除了提高營運績效外,財務問題一直讓高鐵
管理階層傷透腦筋。
但在財務體質逐步改善後,2016年10月上任的董事長江耀宗,終於繳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上任至2020年3月底,締造104%的總股東報酬率及市值成長952億元的成績,江耀宗代表
台灣高鐵,入榜《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2020年台灣CEO100強,位居第58名,也是
百強中唯二的航運與運輸業。
另外,以2017到2019年來說,台灣高鐵的運量年複合成長率是5.5%,稅後淨利年複合成長
率更高達22.5%。
現在的台灣高鐵,不但不需要政府照顧,更已成為最大股東交通部的金雞母,近五年來上繳
的現金股利、股票市值、回饋金等,合計已超過千億新台幣。
業界評價,儘管台灣高鐵是公股民營企業,江耀宗也不會只想平安度過任期,而會積極挑戰
更多事情。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營收較2019上半年同期下滑27%,但去年下半年已開始
反轉,到2020年底時,每日運量已經回升到2019高峰時期的水準,全年營業額估計可超過39
0億。
「以這樣的環境,有這樣的結果,應該還是對利害關係人、股東可以交代,」江耀宗說。
台灣高鐵營業資深副總孫鴻文表示,江耀宗經常勉勵同仁,在逆境中不能驚慌,要有信心度
過危機,「因為我們是準備好的,所以結果才能超乎預期。」
將屆70歲的江耀宗,歷任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局長、華航董事長及中鋼董事長等要職,雖然在
運輸業資歷豐富,但要讓高鐵這頭大象翻身,挑戰也不小。
台灣高鐵的出身,堪稱是台灣最大型的BOT計畫,一開始由民間公司籌資、興建及營運,五
大原始股東出資一千億外,另外八成經費向銀行團聯貸,長期背負龐大的債務,2015年時一
度還傳出破產危機。
在江耀宗上任前,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高鐵董事長劉維琪等主管就開始推動一連串的財務
改革,之後推動歸還站區土地、減資再增資,甚至將特許期間從35年延長為70年等,更是關
鍵,才讓高鐵財務壓力逐漸鬆解!
「所以從2016年開始,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正常的方式來經營這家企業,」江耀宗說,台灣
高鐵也因此能保有民間企業的彈性、效率和創意。高鐵也在同一年上市。
分析台灣高鐵近幾年的表現,關鍵就在於開源和節流雙管齊下。
台灣高鐵:開源節流拚成長
節流
1. 減輕利息負擔:提前清償債務697億,並與聯貸銀行協商下修利率,節省約47億的利息。
同時發行公司債,借新還舊。
2. 以採購本土廠商為優先,降低成本,合作對象包括工研院、中科院、台灣車輛等。
開源
1. 移峰填谷:利用高鐵假期及生日、快閃等行銷手法,提供優惠車票加飯店套裝行程,提
高離峰時段的空位利用率。
2. 善用會員經濟:推出TGo個人會員,會員可享多重禮遇優惠,並可利用會員點數兌換各類
商品。
3. 提升非票務營收:包括停車場、車站店租,以及車站、車廂及列車雜誌廣告;並推出獨
家聯名商品於車站內販售。
節流1:降低銀行融資規模
節流面,有二項主要做為,第一是減輕公司的利息負擔。
江耀宗上任後,就積極降低銀行融資的規模。怎麼做?除了提撥部分營收還款外,還發行了
二筆三十年的公司債,以較低的利息來清償較高的聯貸利率。同時努力與聯貸銀行協商,將
利率由2.08%下修至1.92%。
總計四年多來,高鐵一共清償了697億貸款,因此節省約47億的利息成本。
節流2:扶植本地廠商
第二是調整採購辦法,以採購本土廠商為優先,同時擴大採購對象,增加商源,一方面扶植
國內廠商,也能大幅降低成本。
以前高鐵多數設備、零件材料或維修,都要依靠外商,價格較昂貴。近幾年開始多方尋找國
內相關的技術或供應商,向國內廠商採購。例如,2019年就相繼完成兩項與工研院及台灣車
輛公司的合作案簽約。
其中工研院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可有效提升列車維修品質及轉向架測試效益;而台
灣車輛公司為高鐵量身打造的「柴液型調度機關車」,則是未來維修部隊的主力。兩項設備
預計在明年1月就可啟用。
另外,也與台灣廠商完成列車塗裝漆料的開發。國產漆料的品質、色澤,與日本原廠相比不
但毫不遜色,附著力標準甚至比原廠要求規格還高出1.5倍,經過長達一千小時的紫外線照
射破壞測試,也不會產生龜裂。
軟體的本土化,高鐵也大有斬獲。委託中科院研發的新型駕駛艙模擬機,軟硬體功能和模擬
的情境,都優於前一代日本原廠模擬機,最重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硬體加軟體,價格只要
原廠價的四分之一!另外,裝設在車站大廳、售票處、閘門口及月台的「旅客資訊系統」,
也都委託國內廠商逐步汰換更新。
江耀宗指出,以維修物料來說,之前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這幾年努力下來,已有30%可由國
內供應,未來還要再成長,擴大節流綜效。
開源1:「移峰填谷」行銷法
更關鍵的則是開源,高鐵營運不能只靠自然成長,更需要有效的行銷,「移峰填谷」是一個
關鍵手段。
大眾運輸的特性就是有離尖峰的區別,尖峰時一票難求,自由座車廂連站立都很困難,離峰
時卻空出一堆位子。如何提高離峰時的空位利用率,就變成行銷的重點,也因此催生了「高
鐵假期」套裝旅遊行程。
這個做法雖在江耀宗前任就已開始,但在他任內,搭高鐵遊台灣的人數快速成長,從2016年
的129萬人次,來到2019年的318萬人次,成長率高達147%。2020年雖然人數下滑,但全年2
55萬人次,也接近2018年268萬人次的水準。
為了加大高鐵假期的行銷力道,江耀宗特別成立了專責單位「旅遊事業課」,後來又提升位
階為「旅遊事業部」,以指定車次的方式提供專屬的旅遊優惠,目前提供的產品項目超過17
0項,也成為新的營收來源。
以去年5月下旬的高鐵假期「快閃專案」來說,只要在一週預購時間內,選擇車票加飯店的
套裝行程,不但可享第二人半價,若是高鐵TGo會員,還另外加贈不限區間、不限車次的標
準車廂對號座5折電子優惠券。
原本高鐵內部預估可賣二千套,沒想到居然賣出了超過一萬三千套!
2021年則是推出1至3月的「壽星專案」,除了高鐵加飯店七折起的優惠外,還享有飯店為壽
星提供的多重專屬禮遇;若是生日當天入住,更可以獲得高鐵標準車廂對號座半價乘車券乙
張。
開源2:會員機制,推動業績紅火
在旅遊商品之外,高鐵的會員行銷也為營收添了不少柴火,最受矚目的就是高鐵個人會員TG
o。
高鐵自2017年10月起推出TGo個人會員,三年多已累計超過150萬會員,活躍度超過七成。會
員可享受指定車次優惠、會員生日禮、列車販售商品折扣等禮遇。去年7月下旬推出的「點
數365」平台,讓會員利用乘車累積的點數兌換烘培飲品、超商餐飲、交通休閒、伴手禮以
及知名飯店住宿等,更是大受歡迎,推出半年就吸引逾二十萬的兌換人次。
開源3:積極拓展票務外營收
下一步江耀宗則希望創造出票務營收以外的商機。目前票務(含旅遊)仍占高鐵整體營收的
97%,其他3%則來自停車場、車站店租,及車站、車廂及列車雜誌T-Life廣告等,其實大
有成長潛力。因此近期高鐵已推出卡娜赫拉聯名瓶裝水、爆米花等商品,希望直接推升營收
、毛利。
除了推出開源節流的創新做法,江耀宗在管理面也有諸多做為。他強調,高鐵追求的是長期
營運,組織和制度都必須不斷優化,而公司治理更是他從擔任華航董事長任內就堅持的大原
則。
台灣高鐵近年陸續被納入MSCI台灣指數、富時台灣50指數、公司治理100指數等;也連續三
年獲得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佳績。
尊重專業不獨斷行事
此外,「謀定而後動」及「執行力」也是江耀宗管理的重點。
「謀定而後動」是確保計畫推動的可行性和效率。江耀宗強調,創造績效必須找出最有效及
最省資源的方式,其中的關鍵就是「尊重專業」。
「不能董事長說了算,董事長懂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他強調,每個計畫推動之前,都要從
第一線的基層人員開始匯整意見,經過層層專業意見的改進調整,最後再報到管理階層,如
此的決策過程,才會更加完善。
更重要的是,謀定而後動講究的是完整的決策流程,執行時便能一擊中的,不但效率提升,
同仁的參與及接受度也更高。
至於執行力更是江耀宗的註冊商標。十多年前他接任華航董事長時就曾強調,無法容忍執行
不力或沒有執行力。而高鐵同仁對這位領導人的執行力更有深刻體會,當年他一上任,馬上
就在3天內召開了19場會議,更利用週末假日親自走訪全台12個高鐵站。
一位高鐵高階主管觀察,江耀宗經常提醒同仁,在執行面不斷精進。舉例來說,如果某項有
關安全性的議題重覆發生,他就會不斷追問:「下次還會不會再發生?」「改善的方式是什
麼?」「多久可以完成?」
在台灣高鐵「引領進步、創造美好生活品牌」的願景下,江耀宗也訂出4T的策略主軸,分別
是專業運輸(Transportation)、創新科技(Technology)、深耕在地(Taiwan)以及永續
關懷(Touch)。依據每項主軸訂定相關的專案計畫,經常性地檢討修正,讓台灣高鐵不只
是運輸事業,更要成為公股民營企業典範,以及軌道工業領頭羊。
心得/評論:
好了,利多新聞出來了,而且還是篇超大幅專訪
去年6月站回年前高點後(39.95元),現在股價只有當時四分之三(29.40)
接下來還有東延宜蘭跟南延屏東,股價究竟會怎麼跑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原文標題:2開源+3節流 江耀宗領高鐵市值成長近千億
原文連結:https://bit.ly/2YJmPNe
發布時間:2021-02-04 09:06
原文內容:
江耀宗自2016年底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除了公司治理績效卓著外,業績亦十分亮眼。分析
近幾年的表現,關鍵就在開源和節流,江耀宗如何採用雙管齊下策略,讓高鐵化身交通部金
雞母呢?
台灣雖然不大,但過往不論出差或旅遊、南下北上一旦跨過了台中,就經常得過夜。直到20
07年台灣高鐵通車之後,南來北往的直達車僅需九十分鐘,一日生活圈成型。
通車14年來,高鐵早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日平均載客量從通車之初的四萬三千人
,成長到現在的十八萬五千人,每天多了四倍多的台灣人,在高鐵上南來北往。
擺脫財務壓力,化身金雞母
表面上看起來,雖然載客量一路成長,但做為一個民間投資的BOT計畫,高鐵其實有著極大
的財務負擔。近五千億的興建成本,以及後續的營運、折舊、攤提、利息等支出,再加上需
要上繳超過千億回饋金給政府,表現亮麗風光的高鐵背後,一直危機四伏。
從通車第一天起,直到2016年財務問題改善前,除了提高營運績效外,財務問題一直讓高鐵
管理階層傷透腦筋。
但在財務體質逐步改善後,2016年10月上任的董事長江耀宗,終於繳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上任至2020年3月底,締造104%的總股東報酬率及市值成長952億元的成績,江耀宗代表
台灣高鐵,入榜《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2020年台灣CEO100強,位居第58名,也是
百強中唯二的航運與運輸業。
另外,以2017到2019年來說,台灣高鐵的運量年複合成長率是5.5%,稅後淨利年複合成長
率更高達22.5%。
現在的台灣高鐵,不但不需要政府照顧,更已成為最大股東交通部的金雞母,近五年來上繳
的現金股利、股票市值、回饋金等,合計已超過千億新台幣。
業界評價,儘管台灣高鐵是公股民營企業,江耀宗也不會只想平安度過任期,而會積極挑戰
更多事情。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營收較2019上半年同期下滑27%,但去年下半年已開始
反轉,到2020年底時,每日運量已經回升到2019高峰時期的水準,全年營業額估計可超過39
0億。
「以這樣的環境,有這樣的結果,應該還是對利害關係人、股東可以交代,」江耀宗說。
台灣高鐵營業資深副總孫鴻文表示,江耀宗經常勉勵同仁,在逆境中不能驚慌,要有信心度
過危機,「因為我們是準備好的,所以結果才能超乎預期。」
將屆70歲的江耀宗,歷任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局長、華航董事長及中鋼董事長等要職,雖然在
運輸業資歷豐富,但要讓高鐵這頭大象翻身,挑戰也不小。
台灣高鐵的出身,堪稱是台灣最大型的BOT計畫,一開始由民間公司籌資、興建及營運,五
大原始股東出資一千億外,另外八成經費向銀行團聯貸,長期背負龐大的債務,2015年時一
度還傳出破產危機。
在江耀宗上任前,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高鐵董事長劉維琪等主管就開始推動一連串的財務
改革,之後推動歸還站區土地、減資再增資,甚至將特許期間從35年延長為70年等,更是關
鍵,才讓高鐵財務壓力逐漸鬆解!
「所以從2016年開始,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正常的方式來經營這家企業,」江耀宗說,台灣
高鐵也因此能保有民間企業的彈性、效率和創意。高鐵也在同一年上市。
分析台灣高鐵近幾年的表現,關鍵就在於開源和節流雙管齊下。
台灣高鐵:開源節流拚成長
節流
1. 減輕利息負擔:提前清償債務697億,並與聯貸銀行協商下修利率,節省約47億的利息。
同時發行公司債,借新還舊。
2. 以採購本土廠商為優先,降低成本,合作對象包括工研院、中科院、台灣車輛等。
開源
1. 移峰填谷:利用高鐵假期及生日、快閃等行銷手法,提供優惠車票加飯店套裝行程,提
高離峰時段的空位利用率。
2. 善用會員經濟:推出TGo個人會員,會員可享多重禮遇優惠,並可利用會員點數兌換各類
商品。
3. 提升非票務營收:包括停車場、車站店租,以及車站、車廂及列車雜誌廣告;並推出獨
家聯名商品於車站內販售。
節流1:降低銀行融資規模
節流面,有二項主要做為,第一是減輕公司的利息負擔。
江耀宗上任後,就積極降低銀行融資的規模。怎麼做?除了提撥部分營收還款外,還發行了
二筆三十年的公司債,以較低的利息來清償較高的聯貸利率。同時努力與聯貸銀行協商,將
利率由2.08%下修至1.92%。
總計四年多來,高鐵一共清償了697億貸款,因此節省約47億的利息成本。
節流2:扶植本地廠商
第二是調整採購辦法,以採購本土廠商為優先,同時擴大採購對象,增加商源,一方面扶植
國內廠商,也能大幅降低成本。
以前高鐵多數設備、零件材料或維修,都要依靠外商,價格較昂貴。近幾年開始多方尋找國
內相關的技術或供應商,向國內廠商採購。例如,2019年就相繼完成兩項與工研院及台灣車
輛公司的合作案簽約。
其中工研院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可有效提升列車維修品質及轉向架測試效益;而台
灣車輛公司為高鐵量身打造的「柴液型調度機關車」,則是未來維修部隊的主力。兩項設備
預計在明年1月就可啟用。
另外,也與台灣廠商完成列車塗裝漆料的開發。國產漆料的品質、色澤,與日本原廠相比不
但毫不遜色,附著力標準甚至比原廠要求規格還高出1.5倍,經過長達一千小時的紫外線照
射破壞測試,也不會產生龜裂。
軟體的本土化,高鐵也大有斬獲。委託中科院研發的新型駕駛艙模擬機,軟硬體功能和模擬
的情境,都優於前一代日本原廠模擬機,最重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硬體加軟體,價格只要
原廠價的四分之一!另外,裝設在車站大廳、售票處、閘門口及月台的「旅客資訊系統」,
也都委託國內廠商逐步汰換更新。
江耀宗指出,以維修物料來說,之前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這幾年努力下來,已有30%可由國
內供應,未來還要再成長,擴大節流綜效。
開源1:「移峰填谷」行銷法
更關鍵的則是開源,高鐵營運不能只靠自然成長,更需要有效的行銷,「移峰填谷」是一個
關鍵手段。
大眾運輸的特性就是有離尖峰的區別,尖峰時一票難求,自由座車廂連站立都很困難,離峰
時卻空出一堆位子。如何提高離峰時的空位利用率,就變成行銷的重點,也因此催生了「高
鐵假期」套裝旅遊行程。
這個做法雖在江耀宗前任就已開始,但在他任內,搭高鐵遊台灣的人數快速成長,從2016年
的129萬人次,來到2019年的318萬人次,成長率高達147%。2020年雖然人數下滑,但全年2
55萬人次,也接近2018年268萬人次的水準。
為了加大高鐵假期的行銷力道,江耀宗特別成立了專責單位「旅遊事業課」,後來又提升位
階為「旅遊事業部」,以指定車次的方式提供專屬的旅遊優惠,目前提供的產品項目超過17
0項,也成為新的營收來源。
以去年5月下旬的高鐵假期「快閃專案」來說,只要在一週預購時間內,選擇車票加飯店的
套裝行程,不但可享第二人半價,若是高鐵TGo會員,還另外加贈不限區間、不限車次的標
準車廂對號座5折電子優惠券。
原本高鐵內部預估可賣二千套,沒想到居然賣出了超過一萬三千套!
2021年則是推出1至3月的「壽星專案」,除了高鐵加飯店七折起的優惠外,還享有飯店為壽
星提供的多重專屬禮遇;若是生日當天入住,更可以獲得高鐵標準車廂對號座半價乘車券乙
張。
開源2:會員機制,推動業績紅火
在旅遊商品之外,高鐵的會員行銷也為營收添了不少柴火,最受矚目的就是高鐵個人會員TG
o。
高鐵自2017年10月起推出TGo個人會員,三年多已累計超過150萬會員,活躍度超過七成。會
員可享受指定車次優惠、會員生日禮、列車販售商品折扣等禮遇。去年7月下旬推出的「點
數365」平台,讓會員利用乘車累積的點數兌換烘培飲品、超商餐飲、交通休閒、伴手禮以
及知名飯店住宿等,更是大受歡迎,推出半年就吸引逾二十萬的兌換人次。
開源3:積極拓展票務外營收
下一步江耀宗則希望創造出票務營收以外的商機。目前票務(含旅遊)仍占高鐵整體營收的
97%,其他3%則來自停車場、車站店租,及車站、車廂及列車雜誌T-Life廣告等,其實大
有成長潛力。因此近期高鐵已推出卡娜赫拉聯名瓶裝水、爆米花等商品,希望直接推升營收
、毛利。
除了推出開源節流的創新做法,江耀宗在管理面也有諸多做為。他強調,高鐵追求的是長期
營運,組織和制度都必須不斷優化,而公司治理更是他從擔任華航董事長任內就堅持的大原
則。
台灣高鐵近年陸續被納入MSCI台灣指數、富時台灣50指數、公司治理100指數等;也連續三
年獲得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佳績。
尊重專業不獨斷行事
此外,「謀定而後動」及「執行力」也是江耀宗管理的重點。
「謀定而後動」是確保計畫推動的可行性和效率。江耀宗強調,創造績效必須找出最有效及
最省資源的方式,其中的關鍵就是「尊重專業」。
「不能董事長說了算,董事長懂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他強調,每個計畫推動之前,都要從
第一線的基層人員開始匯整意見,經過層層專業意見的改進調整,最後再報到管理階層,如
此的決策過程,才會更加完善。
更重要的是,謀定而後動講究的是完整的決策流程,執行時便能一擊中的,不但效率提升,
同仁的參與及接受度也更高。
至於執行力更是江耀宗的註冊商標。十多年前他接任華航董事長時就曾強調,無法容忍執行
不力或沒有執行力。而高鐵同仁對這位領導人的執行力更有深刻體會,當年他一上任,馬上
就在3天內召開了19場會議,更利用週末假日親自走訪全台12個高鐵站。
一位高鐵高階主管觀察,江耀宗經常提醒同仁,在執行面不斷精進。舉例來說,如果某項有
關安全性的議題重覆發生,他就會不斷追問:「下次還會不會再發生?」「改善的方式是什
麼?」「多久可以完成?」
在台灣高鐵「引領進步、創造美好生活品牌」的願景下,江耀宗也訂出4T的策略主軸,分別
是專業運輸(Transportation)、創新科技(Technology)、深耕在地(Taiwan)以及永續
關懷(Touch)。依據每項主軸訂定相關的專案計畫,經常性地檢討修正,讓台灣高鐵不只
是運輸事業,更要成為公股民營企業典範,以及軌道工業領頭羊。
心得/評論:
好了,利多新聞出來了,而且還是篇超大幅專訪
去年6月站回年前高點後(39.95元),現在股價只有當時四分之三(29.40)
接下來還有東延宜蘭跟南延屏東,股價究竟會怎麼跑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21-02-06T17:29
at 2021-02-06T17:29

By Ina
at 2021-02-09T02:10
at 2021-02-09T02:10

By George
at 2021-02-11T12:27
at 2021-02-11T12:27

By Zanna
at 2021-02-13T15:29
at 2021-02-13T15:29

By Erin
at 2021-02-15T07:19
at 2021-02-15T07:19

By Anthony
at 2021-02-18T18:07
at 2021-02-18T18:07

By Brianna
at 2021-02-20T10:58
at 2021-02-20T10:58

By Hazel
at 2021-02-20T20:16
at 2021-02-20T20:16

By Dora
at 2021-02-22T10:57
at 2021-02-22T10:57

By Lucy
at 2021-02-23T12:40
at 2021-02-23T12:40

By Megan
at 2021-02-25T17:26
at 2021-02-25T17:26

By Olivia
at 2021-02-27T05:24
at 2021-02-27T05:24

By Candice
at 2021-03-01T16:23
at 2021-03-01T16:23

By Eartha
at 2021-03-02T00:59
at 2021-03-02T00:59

By Elizabeth
at 2021-03-03T00:19
at 2021-03-03T00:19

By Selena
at 2021-03-04T16:16
at 2021-03-04T16:16

By Mason
at 2021-03-06T18:28
at 2021-03-06T18:28

By John
at 2021-03-08T08:04
at 2021-03-08T08:04

By Isabella
at 2021-03-12T09:42
at 2021-03-12T09:42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3-12T22:20
at 2021-03-12T22:20

By Mia
at 2021-03-17T11:14
at 2021-03-17T11:14

By Tom
at 2021-03-19T07:21
at 2021-03-19T07:21

By Sandy
at 2021-03-20T04:14
at 2021-03-20T04:14

By Ina
at 2021-03-24T02:13
at 2021-03-24T02:13

By Caroline
at 2021-03-27T06:07
at 2021-03-27T06:07

By Callum
at 2021-03-30T16:22
at 2021-03-30T16:22
Related Posts
《航運股》陽明第四艘11,000 TEU級新船

By Necoo
at 2021-02-05T14:30
at 2021-02-05T14:30
3346 麗清 多

By Hedy
at 2021-02-05T14:29
at 2021-02-05T14:29
台股市場產業寬度圖 線上工具

By Wallis
at 2021-02-05T14:28
at 2021-02-05T14:28
快訊/部桃群聚增1例本土病例!

By Mia
at 2021-02-05T14:10
at 2021-02-05T14:10
3086 華義 賭博多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2-05T14:07
at 2021-02-05T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