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的信託借券權益補償問題 - 股票
By Dora
at 2018-03-14T09:17
at 2018-03-14T09:17
Table of Contents
是這樣的, 當我們把自己的股票使用信託借券來借給他人的期間, 遇到了除權息,
這時會有權益補償這套機制將權息返還給我們(出借人), 如果遇到了"借出但未賣"
的情況, 大多數的資料就說跟我們自行持有時的除權息一樣, 二代健保和所得稅的
金額也一樣.
但, 問題來了, 0050的除息來源跟一般股票很不同, 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大家都有
的54C(盈餘所得), 另一類則是他與眾不同的76(財產交易所得), 這兩類差不多各
佔50%上下, 而76類所得是免二代健保, 也免所得稅的.
我去年將手中的0050放入信託借券, 今年一月除息時剛好是"借出但未賣"的狀態,
昨天除息發放下來時, 發現所有的股息都被課徵了二代健保. 如果沒有出借的話,
那只有約50%的金額會被課徵二代健保而以(76類是免課二代健保).
例如我出借了一張, 預計領到的股息會是$2.2*1,000=$2,200, 我因為沒有收到基
金收益分配通知書, 所以不確定這次的54C和76的組成比例, 姑且當作50%/50%好
了, 也先暫時忽略54C類的"扣繳稅額", 因此一般狀況下我只需繳二代健保:
$1,100 * 1.91% = $21
但是昨天領到權益補償時, 卻發現被課徵了$42($2,200 * 1.91%)
此外, 照這邏輯推論下來, 是不是變成全部的股息要課徵所得稅了? 以往只有約一
半的股息需要課徵所得稅而以.
若是全部股息都要課徵二代健保和所得稅, 那等於多繳了一整個月的借券收入.
我已經有打電話請信託部的人員幫我查詢細節了. 想在這邊請教有經驗的版友們,
你們的經驗是如何呢? 可否分享一下呢?
感激不盡!!
--
這時會有權益補償這套機制將權息返還給我們(出借人), 如果遇到了"借出但未賣"
的情況, 大多數的資料就說跟我們自行持有時的除權息一樣, 二代健保和所得稅的
金額也一樣.
但, 問題來了, 0050的除息來源跟一般股票很不同, 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大家都有
的54C(盈餘所得), 另一類則是他與眾不同的76(財產交易所得), 這兩類差不多各
佔50%上下, 而76類所得是免二代健保, 也免所得稅的.
我去年將手中的0050放入信託借券, 今年一月除息時剛好是"借出但未賣"的狀態,
昨天除息發放下來時, 發現所有的股息都被課徵了二代健保. 如果沒有出借的話,
那只有約50%的金額會被課徵二代健保而以(76類是免課二代健保).
例如我出借了一張, 預計領到的股息會是$2.2*1,000=$2,200, 我因為沒有收到基
金收益分配通知書, 所以不確定這次的54C和76的組成比例, 姑且當作50%/50%好
了, 也先暫時忽略54C類的"扣繳稅額", 因此一般狀況下我只需繳二代健保:
$1,100 * 1.91% = $21
但是昨天領到權益補償時, 卻發現被課徵了$42($2,200 * 1.91%)
此外, 照這邏輯推論下來, 是不是變成全部的股息要課徵所得稅了? 以往只有約一
半的股息需要課徵所得稅而以.
若是全部股息都要課徵二代健保和所得稅, 那等於多繳了一整個月的借券收入.
我已經有打電話請信託部的人員幫我查詢細節了. 想在這邊請教有經驗的版友們,
你們的經驗是如何呢? 可否分享一下呢?
感激不盡!!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18/03/14 盤中閒聊
By Steve
at 2018-03-14T08:30
at 2018-03-14T08:30
川普宣布提勒森離職 中情局長接替國務卿
By Harry
at 2018-03-14T08:12
at 2018-03-14T08:12
不堪母賠光上億股票狂索錢 千金李宓露點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3-14T07:11
at 2018-03-14T07:11
股東會紀念品
By Wallis
at 2018-03-14T02:03
at 2018-03-14T02:03
宏達電拚VR《一級玩家》將上映可望助攻
By Bennie
at 2018-03-14T00:30
at 2018-03-14T00:30